从半导体、智能手机、电信设备到人工智能,华为是为数不多并且能在全球市场,多领域开花的纯中国企业。尤其当中西科技竞争打响之后,华为不仅解决了上万个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还联合国内厂商解决了打通了中高端芯片生产线,解决了芯片设计、制造的问题。然而,当华为被广泛认为“中国科技脊梁”的同时,业内却出现了一些批评、质疑的声音。
近期,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孙院士在公开场合批评华为“华为搞封闭,搞垄断,从制造、到指令、大模型到应用,反正全都给我”,“用中式垄断去打西方式垄断,难打赢”,他认为“华为应该学习开源精神,为整个行业做出贡献,而不是独享技术成果”。
针对这件事,网友的评论也是一针见血表示,是不是影响到你研发进度了?是不是影响到了发明奖励了等等。知名互联网专家项立刚,更是批评松其原因是华为断了这帮人的财路,老觉得自己是科学家、学院派,对华为这种脚踏实地的企业很有看法。
为什么认为孙院士说华为搞垄断的观点存在误解甚至错误呢?
首先,在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华为在许多方面零部件和技术方面遭到了禁止,这里的“许多”基本可以概括为“与以美为代表国家有关的所有高端技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华为想要确保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必须在多领开展研究、研发,这是被迫的自我保护,哪里是华为的脆弱点,哪里就一定会出现问题。
其次,所谓的开源精神,为行业做出贡献,可能他将“封闭”策略视为“垄断”,这是一种误解。封闭并不等于垄断,就像华为的手机麒麟芯片,目前并没有对同行开放,只有自己的产品在用,这样做一方面可能出于技术保护,另一方面能在高端市场体现差异化,从而树立品牌形象,苹果、三星亦是如此。更重要的是,由于产能问题,目前麒麟芯片可能自己都不够用,一旦对外开放必然会影响华为终端的出货量。
另外,华为可能在芯片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如果在市场上与其他大厂比拼,其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制造工艺是一个硬伤,如果相同的生态系统使用麒麟芯片,必然会面临更严格的标准和市场的考验,华为只能为当下的芯片定制系统,专属优化。
不过华为手机芯片不对外开放,但鸿蒙系统,AI芯片,AI大模型等这些能拿得出手的技术,开始就秉承开放原则,华为热切希望更多用户和开发者参与进来。但目前为止,使用鸿蒙系统的手机厂商主要局限于华为,高端AI芯片领域许多互联网巨头仍热衷于英伟达。
所以说,孙院士批评华为搞垄断存在一些误解,很大可能是闭关太久忽视了华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我们应该理解华为的处境和抉择,同时也鼓励国内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科技之发展提供第二套解决方案!
同意的请点赞,同时转发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6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