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收入依然低迷。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2万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较之前略有扩大。今年8月份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3526亿元,同比下降34.4%,降幅也较之前有所扩大。
由于月度数据变化相对较大,从累计数据更能全面看待今年以来财政收入状况。
财政部数据显示,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4.8万亿元,同比下降2.6%。为何今年以来这一财政收入出现下滑?
第一个原因是跟特殊因素有关。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早在2022年中国实施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这笔缓税收入延缓至2023年入库,抬高了去年基数。另外2023年下半年出台了个税减税等减税降费新政,这一新政翘尾减收因素也影响今年部分收入。
财政部数据显示,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左右。
这一可比增速也低于经济增速。这是由于财政收入是现价计算,而经济增速是按不变价计算。今年以来物价偏低,使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负增长,这导致以现价计算的税收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而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也制约收入税收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收入约12.1万亿元,同比下降5.3%。
从主要税种来看,今年前8个月,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4.9%,这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5%,跟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金额增长和企业弥补新冠疫情期间亏损金额大幅增加有关,也跟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减少相关。
第三大税种国内消费税前8月同比增长4.2%,主要是成品油、卷烟、酒等产销增长带动。而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5.2%,跟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影响,也跟房屋等财产转让收入大幅下降有关。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前8个月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依然会出现下滑,且降幅略有扩大。受去年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翘尾因素等影响,前8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5.5%。
为了弥补税收减收,地方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力度,这带动了非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非税收入约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相比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下滑,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方卖地收入持续大幅下降,这使得以卖地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降,且降幅持续扩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2万亿元,同比下降25.4%。其中7月和8月这一收入降幅均超过40%。
与年初预算相比,无论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均低于年初预期。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判断,后几个月,随着宏观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再加上特殊因素影响逐步消退,将对财政收入(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形成支撑。
不过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势头短期难以改变,因此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全年仍出现明显下滑。
在“以收定支”原则下,财政收入走弱,使得整体上财政支出受限。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5%。这一增速较前7个月有所下滑,其中8月份这一支出同比下降6.7%。
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主要支出科目来看,民生支出依然得到保障,比如社保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3.3%。基建类支出总体保持一定力度,比如城乡社区支出同比增长6.5%。但民生、基建支出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
而受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制约,今年以来政府性基金支出出现大幅下滑,不过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逐步加快发行,这一支出降幅略有缩窄。
财政部数据显示,1-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171亿元,同比下降15.8%。这一降幅较前7个月(-18.5%)有所缩窄。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而广义财政支出下滑,近期专家多有呼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分析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小,全年“保5%”难度加大,近期增量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尤其是中央加杠杆。具体到财政端,根据测算,年内财政收入缺口可能超2.5万亿元,指向年内增加预算、扩大赤字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当前可以考虑追加预算赤字,同时也可以通过让既定的财政政策尽快落地推动支出增速回升,比如,加快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发行和使用也是积极财政的重要体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近日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表示,展望后续财政政策空间,可以继续利用既有的财政资源,如普通国债的8000亿元左右存量空间可能被使用。也可扩大新增专项债使用范围,如收购闲置土地和存量住房收储等,可解决目前收储去库存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还可考虑进一步调整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范围,用于对当下经济拉动较快、微观预期影响较大的领域,比如设备更新、技术创新投资、重大项目基建、弹性较大的消费和服务业领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5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