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仿佛在暗夜中看见了我自己。看见我在望着你,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一直望着你,望着夜空中那幸福迷人的星辰。”话剧《千里江山图》结尾,演员们在星空背景中交替朗诵原著小说中的《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这场隐秘而伟大的行动令人称奇,其中为了信仰义无反顾的牺牲更令观众忍不住拭泪。
昨晚,改编自著名作家孙甘露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长篇小说的话剧《千里江山图》迎来首演。“你打开窗朝外面看,这些人就是江山。”这是话剧中的一句暗语,而这幅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群像也被深切地定格在舞台上。
找寻历史长河里崇高的普通人
《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以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瑞金的伟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一群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为了同样的理想,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携手完成一个名为“千里江山图”的秘密计划。孙甘露笔下的《千里江山图》文字克制冷静,不追求惊心动魄,也少有大段抒情。在话剧的创排之初,导演王晓鹰就希望延续这一特点,“舞台的呈现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贴近小说风格的叙述,其二就是戏剧表达”。
“信念感”是王晓鹰通过作品想传递给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力量。“为了革命理想而牺牲的这些人,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是化在历史长河里的人,我们应该回过头去看一看他们,找一找他们,去想想他们。”不增加小说之外的文字或是台词,王晓鹰将原著中内敛含蓄的情怀通过诗化意象的方式张扬出来,放大具体的人性光辉,将伟大悲壮的牺牲精神浓缩为一场聚餐、一次告别、一个拥抱。演出中,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多次响起,这是主角陈千里和叶桃爱情的象征,如果说革命是一种浪漫,那么革命与爱情的叠加,就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内心最大的豪情。
浪漫、热血、细腻的革命故事
观众坐在台下观剧,也是一次小说“再阅读”的过程。话剧采用叙事体形式,剧中,小说朗读和戏剧表演有机组合,产生一种特别的演出效果。开场时,演员们身着现代服饰,手持小说,在舞台上共读《千里江山图》,朗读过程中,演员们依次进入情节中。当故事切换到另一个视角时,演员们又会换装“出戏”,变回朗读者。“浪漫、热血、细腻。”饰演主角陈千里的演员张瑞涵这样形容心中的《千里江山图》,排练时,他多次入戏而情不自禁地流泪。“陈千里是一个神秘的角色,但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心中非常纠结,但他知道,革命必须要做出牺牲。”
为了实现演员在“叙述”与“表演”的快速转换,《千里江山图》的舞美设计通过虚实结合,使用多媒体设计烘托氛围,注重道具的历史感和服饰的细节刻画,转台的设计也为场景的切换和舞台动线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演员们不仅要以最快的节奏将叙述和表演衔接起来,还要在演绎角色时迅速完成情绪调整,展现书中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它既是一部革命史,也是一本风物志。为了更好地呈现原著中的城市记忆,在话剧《千里江山图》中,观众能感受到具有城市特色的布景和建筑细节;看到旗袍、长衫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搭配;听到上海话、扬州话、粤语等各地方言。在特定的时间和外部环境中,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活动、思想升华与舞台上的城市风情形成呼应。
早在首演前,《千里江山图》经历加场近20场,演出票已经几近售罄。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透露,孙甘露小说还未完成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就早早向作家“预约”了这部作品。
“《千里江山图》扎根于上海的历史文化和一段燃烧的革命岁月。”张惠庆说,“上海这座城市拥有太多值得被叙述的故事,我们的舞台创作要反映这座城市的风貌,真挚地呈现经历史洗涤的人文面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