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见大, 微中观艺 大国非遗工匠潘啟慧: 这些财富只有传给后代子孙, 才有意义

上游新闻2024-09-19 17:10:41  90

9月的重庆,酷热依然眷顾着这片土地。

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秀湖水街的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里,75岁的潘啟慧正在构思一幅新的作品。

作为一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的七旬老人,他期望,用自己的所学所长,给祖国母亲75周岁华诞,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我有17位徒弟,遍布祖国各地,如今也已经各自学有所成,我希望我们能够要一起完成一幅巨作,然后把18个人的作品凑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说到这里,老人多少有些激动。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潘啟慧,退休前是璧山青山机械厂子弟学校体育老师,从小酷爱写毛笔字和画画。尽管工作与爱好大相径庭,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爱好。

幸得民间艺人王继坊的亲授,潘啟慧开始逐渐接触到雕刻这门手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还记得,为了雕刻好一幅作品,往往只能在夜深人静以后伴着灯光雕刻,周遭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靠着这样压低呼吸声、把控手腕功夫的能力,潘啟慧把《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刻到长30厘米,宽3厘米的材料上,甚至用4根白发制作了一把10厘米左右长的琵琶,在白发上刻了一首《琵琶行》。

如今,在非遗小镇的工作室里,摆满了潘啟慧毕生雕刻的作品,这些具备收藏价值的作品他视若珍宝。他说,这些财富只有传给后代子孙,才有意义。

而更需要传给后代子孙的,还有微刻这门手艺。

2022年7月,潘啟慧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委员会担任评委

从看着雕到闭着眼睛雕

微刻的境界是于无声处见天地

9月中旬,璧山区秀湖水街。

阳光透过一方天井,投射在小镇里的一处院落,屋子里,75岁的潘啟慧正拿着雕刻刀,一点一点地在玉石上雕刻着。

肉眼看过去,玉石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有通过放大镜的加持,才能看得清楚象牙上呈现的文字和书画。

燥热的天气虽然让人烦躁不安,但拿起雕刻刀的潘啟慧,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他用刻刀一点一点地在玉石上雕刻着——他并不看着玉石,而是左手扶石,右手握刀,一切全凭手感。

一阵龙飞凤舞后,他用放大镜把作品仔细端详一番,然后继续雕刻。

屋子里静得很,摆架上的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空调始终处于静音状态运行。门外,是繁花似锦的世界;屋内,是亘古通今的艺术构思。

一笔一划,一雕一刻。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文化的传承。

回忆起自己如何与微刻结缘,潘啟慧说,自己从小就很喜欢书画,那个时候写字画画没老师教,完全照着字帖模仿,然后一点点悟出门路来。悟的次数多了,感觉就越来越好,横竖撇捺之间总能有不少心得体会。同时,他还很喜欢收藏邮票、古币。

上个世纪70年代,潘啟慧认识了当时璧山县石龙镇的民间艺人王继坊。王继坊老师擅长在石头上雕刻作品,“能把作品雕刻在石头上,也是一种流传的形式。”于是,潘啟慧就跟着王继坊学雕刻,与其他人喜欢雕刻大篇章不同的是,潘啟慧更喜欢在小一点的面积上“大展宏图”。

1982年的一天,单位组织内部展览,一位同事的微刻作品让潘啟慧很感兴趣,他决定用10年的时间学习微刻。

“和雕刻相比,微刻更难。王老师从事的也不是微刻,所以,我只有自己摸索。”回忆起当年,潘啟慧笑着说,那时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开始练习雕刻,一直刻到11时甚至更晚。白天,他也刻刀和牙刷不离身,“只要有空就练。”

潘啟慧说,当时雕刻,受外界环境干扰比较大,窗外“万籁俱寂”是最好的时间,如果外面的手扶拖拉机一响,作品就得报废。但他不怕失败,一直坚持。

由于勤奋加刻苦,原计划用10年学成微刻,潘啟慧只用了5年。

而于无声处见天地微刻,就此伴随着潘啟慧的一生。

潘啟慧参加重庆市外宣办万里中国火锅宴表演悬空韵律书法

斗室装满文学巨著

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含义

1990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开眼界”栏目为潘啟慧制作了一期人物专访,以《啟示无限,慧心入微——潘啟慧和他的微刻书画艺术》为题,讲述了他对微刻艺术的爱好和钻研,并在央视播出。

如今,这八个字,成为潘啟慧工作室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他,作为一名大国非遗工匠的责任和担当。

潘啟慧的非遗工作室并不大,但却珍藏了其几十年来的微雕作品。

一块动物骨头,仅有5.29厘米长,0.24厘米宽。还没有1个成年男子手指头长。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块微小动物骨头。上面却刻着北宋张择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据了解,潘啟慧微刻的《清明上河图》作品有500余人,此外还有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

潘啟慧不但将清明上河图完整地呈现在这块骨头上,还要将其完全融合在一块指头大小的动物骨头,可谓难如登天。

为了能够完整地呈现这幅作品,在创作期间,潘啟慧除了吃饭睡觉,几乎一个心思扑在创作上。

微雕画作,需要着色。普通的毛笔,笔毫多了,无法实现“微中观艺”的目的,他学会了自制微刻毛笔,这种毛笔只有3根笔毫,“多了不好操作,少了无法吸墨,而且要在极小的空间上晕染颜色,确实也是一门技术活儿。”

不同的材料,使用的刻刀不一样,潘啟慧的刻刀,也是他自己根据创作需要自制的。这种刻刀刀刃呈现四棱状,潘啟慧说,无论从哪一面来刻,都能精准地用力,非常方便。

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潘啟慧才完成了这幅《清明上河图》,如今,潘啟慧微刻的《清明上河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工作室里,还呈现了一套微刻精品,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其中,唐诗刻画了“八十七神仙卷”等内容。

在放大镜下,这些只能呈现在书上的人物和文字,呈现在如指甲盖大小的猛犸象牙片上,仔细观察,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文字至少与原作有9成相似,“八十七神仙卷”上的神仙,还能看得出来其婀娜的舞姿,让人惊呼。

“创作的目的,是还原作品。而坚持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潘啟慧说,很多喜欢的古董商人想出百万高价将其经典作品买入,但他都不舍得卖。“我是真心的喜欢研究琢磨,并且耗费了相当长的心血,相当于是半生艺术作品结晶。”

潘啟慧参加重庆市外宣办万里中国火锅宴表演悬空韵律书法

喜欢微刻且人品好才能投入门下

如今其弟子遍布全国把微刻发扬光大

2017年,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评选活动中,潘啟慧的名字荣耀上榜。2018年5月14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国之重器,投桃报李。

自2000年初开始,潘啟慧考虑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犹记得当年师傅的教诲:“手艺可以造福于人,也可以害人。”所以,潘啟慧就立誓,要传就要传心术正的人。

2004年,家住璧山区青杠街道的洪军向潘啟慧表达了心意。洪军是青杠的居民,书法、绘画都不在话下。因为喜欢微刻,洪军经常骑着车到潘啟慧家讨教,“我考验他们的是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坚持。”

每天练习书法,每周集中到几天,把作业送到潘老师这里检查,接下来,就是微刻手艺的传授。

把字写大不容易,把字写小更难。写好了,还要一刀一刀地刻上去,从2毫米大小开始刻,接下来是1毫米,最后把字的大小定格在零点几毫米,而终极目标是盲刻,他们刻好的成品,即便视力正常的人,也无法用肉眼看到字的内容,只有用高倍放大镜把字放大,才能看清楚写的内容,也才能从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看到大大的世界。

潘啟慧还有一名徒弟是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人,这位徒弟在自学多年发现无法自我突破后,开始通过网络全国寻师。

当他在网络上看到潘老师的作品时,一下子灵感就出来了,“我要拜的就是潘老师这样的大师。”

双方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络,在“网课”传授了近一年的时间后,这位远在延边的弟子带着爱人一起来到璧山,拜师学艺。

潘啟慧说,在他的字典里,传授没有任何保留,只要徒弟学习技术的方法是为了把微刻发扬光大,那么传授就应该倾尽全力。

在头发上刻字,是一门绝活儿。截至目前为止,学到这门绝活儿的徒弟只有几个人。

潘啟慧说,头发丝直径通常是0.06毫米,刻刀的刀刃宽度只有0.01毫米,搭载自制的刻刀,让文字变成艺术,让艺术有了生命。

如今,潘啟慧的“慧心入微非遗传承”群里成为老师和徒弟分享作品的地方,徒弟们遇到刻画上的困难,在微信里请教潘老师,他看到了随时都会回答。他创作了作品,也会通过微信群分享。非遗传承的微刻技艺,就像一股精神的纽带,把这群爱好微刻艺术的匠心之人,扭结在一起,发扬光大。

2023年国庆期间在璧山美术馆举办师徒书画微刻展(开幕式)

传承是让艺术变得有生命力

微雕的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为了锻炼自己雕刻和写字的功力,潘啟慧经常在璧山区秀湖公园附近一边打拳一边写毛笔字,这样高雅的爱好吸引了不少也喜欢书法的老人一同参与。每当天气晴好的时候,在秀湖公园门口,总能见到挥毫书法的场景。

潘啟慧说,原本他打算65岁封刀,但身体许可的条件下,微刻又多玩了10年,如今,他的工作室不仅有看起来价值不菲的作品,还有不少他自己创作的新玩意儿。

比如,一块鸡蛋大小的充满稻草纹的石头,潘啟慧看它就像一个孩子在放风筝,寥寥数笔画上一个放风筝的孩子,再洋洋洒洒刻上“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此情此景相得益彰,让人爱不释手。

一块有裂痕的石头,潘啟慧觉得更像是水的波纹,于是在裂痕的另一端画上一只翠鸟,让冰冷的石头有了十足的动感。

……

2025年,潘啟慧还将会收3位徒弟,他说,徒弟的人品这一关由老伴来把握,“我不喜欢不实诚的人,学微刻不实诚的话,是没办法学扎实基本功的,毕竟一笔一划都是自己刻上去的。”

收徒弟的梦想实现了,潘啟慧还有个微雕的想法,在他的工作室,有一个桶状的猛犸象牙,“我想用来雕刻一个笔筒,算是我的封刀之作,今年就要开始动笔动刀了。”

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说,40多年来,全凭这一门心思的爱好,让兴趣绽放,成为一生的荣耀。

通讯员邓延庆杨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969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