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发现了第六座北洋水师人员的墓碑。9月17日,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巡洋舰“致远号”沉没130周年当天,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唐锐专程拜谒长眠于此的5位北洋水师水兵墓,并仔细查看了刚刚发现确认的第6座北洋水师人员墓碑。
这座墓碑的主人是谁?为何现在才发现?北洋水师的官兵后来怎样了?本期“微史记”周刊邀请到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军史研究的陈悦老师,为我们揭开这座墓碑之谜。
英国纽卡斯尔圣约翰墓园内新发现的北洋水师人员墓碑(图源: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
墓碑主人是谁
据媒体报道,9月13日,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块北洋水师人员的墓碑,墓碑上用汉字刻着“光绪十三年,皇清廪生莲皋甘公之墓,六月十八日立”。
“廪生,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由公家给予膳食的生员,相当于是一个初级知识分子。”陈悦介绍说,从墓碑信息看,它属于一位名为甘莲皋的人。立碑时间为西历1887年8月7日。
那么,这位甘莲皋又是谁呢?陈悦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掌握的北洋水师相关档案,是查不到这个名字的,后来很意外的,我们发现了一份1888年的英国外交档案,那是中国驻英公使馆向英国外交部进行交涉,要求为一名中国人灵柩迁葬回国的照会”。比较宝贵的是,当时的照会是双语的,一份英文版,一份中文版。照会的大概内容是说,去年有一个中国人在英国接收军舰期间去世,去世时间为8月2日去世,下葬时间为8月7日。英文版的音译拼写就是甘莲皋的发音,但是中文版的名字很明确地写为“甘肇功”。“根据这份档案,我们确认,近日发现的这座墓碑的主人就是甘肇功,莲皋可能是他的字号”。
而“甘肇功”这个名字,在北洋海军相关档案中就可以查到,李鸿章在一份奏片中直接提到过他。陈悦介绍说,1887年,北洋水师从英国接收回军舰后,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要做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包括报销、请赏、请恤等。当时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打了份报告,李鸿章根据这份报告上奏请赏,在附带的奏片里,提到有24位人员在接收军舰的过程中去世,李鸿章认为这种情形相当于战时阵亡,向清政府提议按阵亡的待遇给予抚恤。甘肇功是24人中唯一的类似官员的人物,按照县丞的待遇给予抚恤,这是24人中抚恤级别最高的。李鸿章的这份奏片,收录于2008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鸿章全集》,标题就是“甘肇功等从优议恤片”。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甘肇功的身份并非北洋水兵,也非军官,而是靖远舰上的一名医生。
陈悦告诉记者,从目前发现的资料,还无法确认甘肇功更多的信息。他认为,甘肇功家人能够为他申请迁葬回国,表明他的家庭可能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家族。另外,北洋海军里,医生这种职务在当时都是从社会上临时聘请的,他可能来自中医世家。“若想搞清楚甘肇功的具体身份,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继续查档案挖史料,一是找到他家人向政府报送的迁葬申请,再一个突破口可能是当时的中英文报纸,或许会留有蛛丝马迹的线索。”陈悦说。
既然同在英国的圣约翰墓园,为何墓碑迟至最近才被发现呢?陈悦推测说,这是因为甘肇功的墓碑跟当时墓园里英国人的墓碑式样相似,是方尖碑的造型。从常理推断,从他去世到下葬,中间只隔了大概5天左右,肯定来不及为他专门订制一块墓碑,用的应该是现成的空白墓碑直接刻字。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在他下葬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888年,他的家人向清政府请求迁葬。英国人很可能同意了这个请求。灵柩迁葬后,原墓碑便被放在墓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倒在了那里。“所以,我推测现在发现的可能并不是一座墓,而只是一座墓碑”。
停泊在英国朴茨茅斯准备回国的“靖远”舰。
第二次赴欧接收军舰,24人不幸离世
除了这块墓碑外,在圣约翰墓园,共安葬了5位北洋水师的水兵。其中2位于1881年安葬,3位于1887年落葬。
陈悦介绍说,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曾两次向英国订购军舰。
1880年底,为接收在英国定造的“超勇”“扬威”舰,北洋大臣李鸿章出于锻炼人才的考虑,不再委托欧洲人帮助把军舰开来中国,而是决定直接派出中国的海军到英国去自行接舰。当时北洋水师接舰部队分两批从天津乘船到上海集中,而后水师统领丁汝昌率领部分军官乘坐法国邮轮先行前往英国,接舰的大部队则由林泰曾、邓世昌率领,乘坐招商局的“海琛”号轮船前往英国。那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到欧洲去,也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有外国的大规模军队武装登陆英国,所以当时在英国引起很大的轰动,这批中国军人在英国工作生活了几个月之久,在1881年10月将军舰开了回来,这也是中国海军自己第一次独立进行跨洲际的远航。
1887年,北洋水师再度派出接舰部队赴欧洲,这次是接收4艘巡洋舰和1艘鱼雷艇,也就是在德国订造的“经远”“来远”,以及在英国订造的“致远”“靖远”和“左一”鱼雷艇。所以去接舰的中国海军军人规模更大。
“这两次接收军舰都有当事人的日记留存,所以从中我们能知道整个接舰过程的很多细节,在第一次接舰活动中,共有3位接收人员去世,除了2个中国水兵,在途中还有位洋员去世;第二次接舰活动中共有24位接收人员不幸去世,基本都是病故。对海军来说,如果说人在陆地或港口去世的,会买一块墓地就地安葬;如果是在海上航行的过程中去世的,一般都是海葬。从日记上看,这两次接收军舰,共有6人在英国本土去世,都被葬在了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5座水兵墓已荒败得不成样子,直到2016年,经海外华侨组织的呼吁申请,作为中国文保基金会启动的首个海外项目,将5座水兵墓全面重修。
安徽汪郎中村后山上的北洋海军烈士的夫妻合葬墓
北洋水兵后来如何了
此次发现的甘肇功墓碑,让不少人回想起了130年前的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展现出来的顽强抵抗精神和牺牲精神,至今想来仍然令人感佩。
陈悦介绍说,当时去接收军舰的中国海军官兵,第一次有200余人,第二次因要接收4艘军舰和1艘鱼雷艇,规模更为庞大。
1880年,为了接收两艘在英国造的巡洋舰,集结了北洋水师的精锐力量,军官基本是以船政学堂毕业的专业军官为主,多为福建和广东人,水兵几乎都来自山东荣成一带。这是因为当时李鸿章专门把山东荣成的绿营水师调到天津集训,挑选精锐作为水兵参加赴英接舰。为了展现中国军人的精气神,这批海军人员到上海后还重新定做了军服。
1887年接收军舰,也是从北洋水师抽调骨干精锐人员,军官仍然是福建和广东为主,水兵则主要选调在威海练勇学堂培训过的人员,大部分来自山东的荣成、文登以及烟台、蓬莱沿海一带。这批官兵回来之后,基本就是所在军舰的舰员,很多人一直干到了1894年甲午大海战,他们大多数人的结局可能就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了。
接收来的6舰中,“超勇”“扬威”“致远”“经远”4舰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后两舰的战斗过程更是广为人知:1894年9月17日,“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军舰,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中途伤重爆炸沉没,包括邓世昌在内的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仅有4人生还;“经远”舰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随同“致远”奋勇作战,“致远”沉没后,“经远”被日本联合舰队4艘巡洋舰聚攻,鏖战近一个小时,包括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策、二副陈京莹、韩锦在内的全舰232名官兵为国献身,仅18人生还,值得一提的是,林永升、陈策、陈京莹、韩锦都是第二次赴欧洲接舰部队的成员。
“来远”“靖远”两舰是在威海保卫战中沉没的:“来远”舰在黄海大战中遭重创,其后又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1895年2月6日清晨,在威海卫港内被日军鱼雷艇偷袭击沉;1895年2月9日,“靖远”舰作为代理旗舰在保卫威海湾作战时,被日本陆军占领的鹿角嘴炮台发射的炮弹击中,半沉在海中,为免资敌,北洋海军派“广丙”舰发射鱼雷将其自行击沉。这两艘舰中生还的人数稍多一些,这些幸存的海军官兵在甲午战争后大多数成为重建北洋水师的骨干。
陈悦介绍说,那是一批值得纪念的军人,他们英勇的表现至今都在激励世人。然而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清王朝一度把战争失败的责任归结到前线的军人们身上,海战中北洋海军牺牲的将士们长期没有专门的纪念场所。
参加1881年第一次赴英国接收军舰的人员中,有一位名为蓝建枢的军官,到民国初年已成为海军总司令。1918年,他南下校阅舰队时来到福州马尾,拜谒马尾的马江昭忠祠,这座祠堂是1886年为纪念马江海战中的烈士修建的。他看到祠堂当时破败荒凉,很是伤感,下令设法筹资进行修缮。蓝建枢又感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北洋海军那些战友们,一直没有可堪纪念的场所。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当时海军全军联名向政府呼吁,最终将甲午海军烈士合祀到马尾的昭忠祠里供奉纪念。
陈悦告诉记者,现代除了英国有北洋水师水兵的墓地外,国内也有一处相关的墓地,也非常值得社会加以关注和纪念。这座墓地在安徽合肥巢湖之畔的汪郎中村,那里也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故乡,当年有不少年轻人追随丁汝昌加入了北洋海军。这个村子的后山上有一座掩埋在草丛中间的墓地,是一座北洋海军烈士的夫妻合葬墓。墓的主人名叫汪受赏,根据墓碑上的碑文记载,他是在1894年9月17号爆发的黄海大海战中血战身亡,后来北洋海军发给家属100两银抚恤金。他的妻子在海战爆发的一个多月后去世,可能是得到噩耗自杀殉节。
“这是一座中国水兵孤零零的墓,在安徽的一座小山上面。另外,我在山东荣成还见过一座特殊的纪念碑,一面写着‘瑶池冰雪’,一面纪事。这是一位北洋海军水兵的妻子的纪念碑。当丈夫在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牺牲后,她侍奉公婆,终生未改,1934去世后村里人为她立了碑。其他,就没有了。”陈悦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臧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