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在库尔斯克方向的交战进入尾声,俄方也干脆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公布于2024年8月初开始进攻俄本土的乌军部队里,除了乌军剩余的机动部队,这1.3万人中至少包括4000西方雇佣兵。
【乌军部队】
实际上西方军事人员活跃在俄乌战场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直接在俄罗斯本土参与军事行动的性质显然又不一样,这也使得普京下令对其采取零容忍的政策,要求俄军直接全歼之。
俄乌战场上的西方军事人员
其实早在2014年乌克兰内战打响以后,就有大批西方军事人员前往乌克兰。
2022年俄乌冲突正式爆发以后,也曾流出过很多操着一口英美口语的西方雇佣兵的作战视频。
【乌军雇佣兵】
俄乌双方并未否认这些人员的存在,当然对待这些来自西方的敌人,俄军就要残酷很多了,很少会让其活着被俘,基本上在战场上就直接处决了。
这也是雇佣兵的性质使然,雇佣兵并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换言之他们并不享受战俘待遇,所以一旦在战场上被敌人捕捉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乌克兰向库尔斯克发动袭击以后,网络上很快就出现了一段乌军小队遭到俄军半自动迫击炮覆盖打击的视频出现。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虽然和乌军士兵的装扮无异,但嘴里说的都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很明显这就是所谓的换皮北约士兵。
【乌军雇佣兵】
而且这些士兵明显不是头脑一热参战的志愿者,从他们班组队形和战术动作来看,都是经过长期军事训练的专业人士,很可能是正儿八经的美军士兵。
俄军在战斗打响初期抓捕的乌军士兵也透露,突袭库尔斯克的行动本来就是北约主导策划的。
甚至他们在训练的时候,高层军官的交流和对话就全部靠英语,不同部队的协同训练过程中也基本是使用英语。
【乌军北约师】
毫无疑问北约和西方军事人员参与俄乌冲突的深度正在快速增加,这也意味着俄军不会再留手了。
其实俄罗斯外交部此前就明确表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西方雇佣兵,原因不仅是雇佣兵本身不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还因为这些雇佣兵的手上已经沾染了俄罗斯平民的鲜血。
在整个库尔斯克前线,所有俄军单位基本对西方雇佣兵一个态度,能处决就不俘虏。
【乌军北约师】
而网络上也已经出现了疑似美籍雇佣兵被俄军当场处决的视频。
对俄罗斯来说,西方军事人员一旦踏上俄罗斯国土作战,其实就已经突破了俄罗斯的红线,俄军对其做出什么样的惩罚都不为过。
这一次参与进攻库尔斯克的1.3万人乌军部队基本上不太可能撤回乌克兰一侧了,在失去了最后的机动兵力后,乌军接下来的防御作战要怎么打,目前还未可知。
【乌军伤兵】
揭秘外籍乌军的神秘面纱
目前活跃在乌军内部的西方军事人员非常多,但其实这些人也存在三六九等,其中最低级的就是自愿援乌的西方志愿者。
这些人基本上被乌军发放了武器就直接送上战场了,乌军高层也不指望这些人能起什么作用,说难听一点就是上去填线的炮灰。
【乌军志愿者】
援乌的西方志愿者也没有什么待遇可谈,他们的个人装具都是自己准备的,武器装备也和最低级的乌军填线师一致,这种人也是俄军在战场上最普遍遇到的西方军事人员。
其中一些人可能曾有一些军事背景,但也不乏被西方政治宣传洗脑的素人,不明不白就把性命丢在了战场上。
【乌军志愿者】
再往上一级就比较特殊了,这就是乌军所谓的北约师,这些部队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北约部队整建制换装而来的,指挥作战体系都是现成的。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北约会将这些部队和一些精锐乌军部队混编在一起训练,这一次进攻库尔斯克的乌军里就有相当数量的北约师。
这些部队的装备明显和一般的乌军部队有差异,一般的乌军穿的都是乌克兰自己的MM14数码迷彩,但北约师都是统一配发的Multicam全地形迷彩,配套的轻重武器也都是西方产品。
乌军手上数量有限的西方军援基本都集中在这些部队手里,包括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A3布莱德利步战车、M1126斯特瑞克轮战车等等。
【乌军北约师】
最顶层的外籍乌军作战单位则是由欧美现役或者退伍不久的特战人员组成的,这些人去往乌克兰的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2014/2015年,也就是乌克兰内战的时候。
西方特战人员最初抵达乌克兰的时候主要是帮助训练乌克兰自己的特战单位,比如乌克兰安全局和73特战中心。
但随着俄乌战争爆发,冲突规模扩大,这些特战人员开始组成特战小队出现在前线直接和俄军作战,他们拥有自己的ISR体系,而且装备非常精良。
【乌军特战】
一般的俄军部队遇到这些西方特战小队往往会受到重创,只有VDV或者SSO这些精锐能够与其一战。
当然对俄军来说,只要确定了对方的外籍身份,作战的时候肯定都是下死手的,这也使得一些原本活跃在一线的西方特战小队退居二线,不再参与绞肉作战。
【1】突发:莫斯科遭袭.中国新闻网.2024-09-01 [引用日期2024-09-02]
【2】乌克兰首次公开承认:使用美制武器越境袭击俄罗斯.凤凰网.2024-08-22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