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数据统计,往往存在一个上修或者下修的概念,实际的数据偏高,那就上修,偏低则下修,但是这么一来,在统计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时间差。
然后因为这个时间差的出现,导致美国实际上的统计数据,可能已经无法用来作为降息时机的判断依据。
因为美国很多跟具体政策相关的经济会议或者政治会议,往往采纳的都是首次提交的数据,但实际的状态,却是后续进行过修正的数据。
简单来说,因为这个时间差的存在,美国很多政策的讨论和实施,往往都是基于一些错误数据所做出来的错误判断,或者说,基于一些错误数据,在蒙蔽普通民众视听的同时,所做出来的比较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决策。
比如美国商务部9月17号公布的美国零售数据,未经通胀调整的美国8月份零售数据,仅增加了0.1%,而7月份数据修正后显示增加1.1%。
7月份的数据就是经过上修的,本来是1%。
但是6月份公布的增长百分之零的数据,却进行了下修,降到了-0.2%,虽然还是高于预期的-0.3%。
但是早在之前6月份,财联社也声称美国商务部当时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零售数据几乎没有实现增长,前几个月的数据也被下修,显示消费者经济压力增大。
关键在于,这些数据虽然看起来还是正增长,但其实都没有经过通胀调整,综合华尔街日报的说法,意思就是2024年前8个月的累积纯零售消费数据,实际上增速已经跟通胀率接近,实际零增长。-
所以海外媒体普遍认为,正是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导致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降息已经迫在眉睫。
这里援引央视财经9月18号的信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本周将会开启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截止目前,争论的焦点是首次降息的幅度,到底会是多大,有说25个基点,也有说50个基点。
比如包括美国银行以及高盛在内的众多美国大型银行,相对较为支持25个基点,理由是当前通胀率仍然高于美联储2%的预期,所以美联储应该谨慎行事。
但是摩根大通则预期会降息50个基点,理由是近期美国的就业数据显示出了疲软的迹象。
然后还有更离谱的,美国马塞诸塞州的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9月17号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75个基点。
不过这里综合美国花旗银行经济学家霍斯特的相关说法,如果零售销售数据高于预期,则说明消费者支出强劲,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倾向于降息25个基点。
综合美国商务部的信息来看,8月份零售数据,确实是高于预期的-0.2%。
由于具体的修正结果还没出来,自然而然,美国这次的货币政策会议,关于零售数据的表现,采纳的也就是8月份高于预期的数据。
那么关于零售数据的判断,美联储的结果也就变成了高于预期,消费者支出强劲,相对也就会倾向于25个基点。
可如果后续对8月份数据进行了下修,且最后的结果低于预期,那又该怎么办呢?
美联储的判断肯定是改不了了。
但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如果低于预期,那么这次会议上美联储的倾向,可能就不再是25个基点,而是50个基点。
也就相当于,这次会议的结果,其实是错误的。
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而言,如果刻意关注的话,无非就是觉得美联储撒谎了,或者说美联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但实际上,美联储后续会议所可能采纳的数据,也不会是8月份的修正数据,依然还是当月提交的未修正数据。
不过其实也不要紧,因为相比于零售数据,我个人感觉还有更好的可以反映美国经济状态的数据。
就比如前面摩根大通预期降息50个基点时,所采用的美国就业数据。
综合美国劳工统计局8月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的统计周期内,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比之前预期的少了81.8万个。
从定义上来说,在不包括农场工人、私人家庭雇员以及非盈利组织雇员和现任军人等等人群的条件下,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占据了创造美国GDP总人口数量的80%。
覆盖的人群基数是很大的。
如果这部分人群的就业出现了问题,或许对整体零售数据的影响不会很大,毕竟他们只是人群基数大,不代表消费能力或者创造GDP的能力,也能达到80%。
但是这部分人群因就业问题而导致的经济压力的增加,对美国社会秩序所可能造成的破坏,其风险跟他们那80%的人口基数占比,是正儿八经对等的。
社会秩序一旦出现了混乱,那基本什么都不用谈了,因为什么都无从谈起了,
美国统计各种各样的数据,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从微观上来说,可能各自有各自的作用和目的,但是从宏观上来说,一定少不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是基本盘。
这应该就是摩根大通预期降息50个基点的主要原因,虽然8月零售数据显示消费者支出还能维持一定的强劲,但是劳动力市场的疲软,或者说,美国非农就业市场的疲软,很有可能让美国的零售市场,虽然表面上是维持一定强劲,但实则却早已后继乏力。
更何况,开头就说了,美国零售数据目前呈现出来的强劲,还都是建立在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基础之上,实际上的零增长状态已经持续很久了。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美国可能早就已经实质上进入了经济衰退。
所以也就有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决定增加降息幅度,或降息50个基点。
但这里的问题在于,美国的就业数据,跟零售是一样的,都存在这样的时间差。
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正常公布非农就业数据以后,往往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对数据进行两次修正。
偏偏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往往参考的也是当月首次公布的就业数据。
所以这就又形成了一种可能,美国劳工统计局,可能在每月首次公布非农就业数据的时候,提交一个掺水的数据,然后美联储采纳的也是这个掺水的数据,但是实际上,美国非农就业的真实数据,却是在后续的相关修正过程中,才会慢慢的有所体现。
比如美国7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结果显示,7月非农就业人数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为11.4万人,相较预期低了近40%的同时,较前值20.6万人的数据,也是大幅下降,这个前值,也就是6月份的数据,可实际上的6月份数据,当时已经下修到了17.9万人。
之前5月份的数据也大差不差,首次数据增长27.2万,高于预期的25.8万。
还有4月份,首次数据17.5万人,就不及预期24万人。
但是这两个月,也都进行了向下修正,而且四月和五月累积下修近11万人。
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水分到底有多大。
但这还不是更大的,因为8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早在9月6号就公布了,还是不及预期,而且7月份数据在本就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还进一步的下修到了8.9万人,6月份更是进一步下修到了11.8万人。
但7月份的预期前面就说了,是17.5万人,6月份则是18万人。
相信大家也能明显的看出来,单纯的针对就业数据而言,首次数据显示的基本都是高于预期,但是经过修正以后的数据,往往就低于预期了,甚至大幅低于预期。
前面说的,美国一年内新增就业岗位,相比预期要少81.8万个说法, 就是这么来的。
换句话说,美国实际上的非农就业数据,多数时候,可能都是低于预期的。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美国加息,已经实质上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造成了破坏,占据创造GDP总人口80%的非农就业人口,就业市场低迷,经济表现或许相对稳健,但社会状况,可能早已急转直下,已经事实上陷入了经济衰退。
单从这个结果来看,显然摩根大通所支持的预期降息50个基点的说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但这里的问题在于,美联储往往采纳的是首次提交的数据,也就相当于,美联储这次会议所可能采纳的,其实是8月份的数据,那么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就不再是连续低于预期,且大幅低于预期。
而是8月非农就业虽不及预期的16.5万人,但14.2万人的数据,相较7月份下修后的8.9万人数据,已经有所回升。
这神奇的文字游戏。
所以事实上具体如何,还是要等美联储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哪怕鲍威尔曾表示过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已到,可是在结果出来之前,先不说到底会降息多少个基点,按照目前所预测出来的约为64%的降息概率,美联储会不会选择降息,可能都还两说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