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18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加快交通强省建设,至2023年底,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达25万公里,高铁里程2537公里,基本建成以合肥为中心米字型高铁网、“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通城达乡”干线公路网、“进村入户”农村公路网、“干支衔接、通江达海”高等级航道网和“一枢七支多点”机场体系,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干线公路、村村通硬化路。
交通基础设施向“适度超前”迈进
安徽坚持交通先行,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转变,正在向“适度超前”迈进。
至2023年底,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达25万公里,高铁里程2537公里,高速公路5804公里,干线公路2.32万公里,农村公路21万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2202公里,生产性泊位879个、万吨级以上17个;运输机场6个、通用机场5个。特别是随着江淮运河的全线通航,我省正式进入“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水运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和质量跃上新的能级,为我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省将实施综合枢纽提能级专项行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主要是打造以合肥、芜湖、蚌埠为核心、联动支撑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民用、通用机场“两翼齐飞”的机场体系,建设“两枢纽一中心”协同高效的港口群,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和临港经济。
实施运输通道提能级专项行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重点是完善畅达全国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等4大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一体衔接的轨道交通网,完善广覆深达的干线公路网和建设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实施区域交通提能级专项行动,支撑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支撑皖北地区全面振兴发展,完善大黄山“快进慢游”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
近年来,安徽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深化与长三角重要机场港口合作,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和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创新打造“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体系,持续提升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加快“芜湖港”出海口建设。
截至目前,新开通2条国际直航航线、9条江淮运河航线、运营集装箱航线达64条;运行民航航线200余条、国际全货机航线9条,覆盖国内外100多个城市。1-7月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达9.0亿吨、连续10年居全国第1;公路货运量14.9亿吨,居全国第2;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华东第2、长三角第1。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
安徽正在加快建设水运强省,加快水运体系联通,重塑内河航运格局。江淮运河于2023年9月全线试运行,实现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运联通。强化部省合作,合力打造长江安徽段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完成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干支联动航道建设。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提升港口发展能级。坚持以芜湖港为龙头,大力推进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建设。其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运输服务升级。加快完善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网络,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下一步,省交通厅将着力打造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高质量打造江淮干线水运大通道,加快向海主通道扩能提升,推进干线航道联网提质。协同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加快芜湖港作为龙头港的“出海口”建设,推动沿江港口现代化转型和沿淮港口专业化建设,深入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培育国内国际航线,壮大航运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内河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
大宗货物“公转水”成效明显
据介绍,我省深化运输组织体系改革,完善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网络,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大宗货物“公转水”成效明显。今年1-7月水路货运量占综合运输比36.8%、较2023年底提升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成本占GDP降至13.4%,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其中运输成本占5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方面,省交通厅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打造向海而兴的“水运安徽”的意见》《安徽省综合交通发展能级提升行动方案》。围绕打通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中原多式联运出海通道等重点通道,积极争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加快打造“安徽样板”。
实施高速公路贯通加密扩容,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结构。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航空货运枢纽港等,加快推动芜宣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合肥机场开通欧洲客运航线、加开加密国际货运航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积极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依托合肥新桥机场,发展现代空港产业和低空经济,支持合肥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合肥国际陆港,发展临港贸易相关产业,打造临港产业示范区。
优化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公转水”和铁水联运,推动“江海河联运+集装箱直达运输”班轮化发展,支持建设汽车滚装码头。推进沪皖“新三样”危险货物海事监管互认,以及“一单制”“一箱制”运输合作试点。
全省已建成运营5个通用机场
安徽还抢抓发展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完成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智联汽车等应用场景,支持合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累计获批54个低空空域和43条航线、开通7条短途运输航线、10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园区自动驾驶项目”通过交通部现场核验。
在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徽省交通厅聚焦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保障能力提升和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三个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三网一中心一平台”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运营5个通用机场,砀山、金安、界首3个机场主体已完工,泗县、旌德、明光3个通用机场正在加快建设,绩溪、太湖、泾县、郎溪等一大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指导各市建设临时起降场地76个,满足了旅游观光、应急救援、产品测试、航空运动等飞行需求。
飞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已初步实现省内500米以上低空空域全覆盖。建成并运营省通航飞服平台A类飞行服务站,实现“一站式、一网通办”的7*24小时服务,支持指导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市依托产业发展实际,开发建设飞行服务平台,有效保障区内低空飞行活动。全省已先后开通7条低空短途运输,合肥、芜湖、黄山、安庆等地先后开通10余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大大压缩了运输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一步,省交通厅将加快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等国家试点落地见效,推进我省“三网一中心一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