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方正证券,李鲁靖、刘明洋、黄凯伦)
1 直升机行业龙头,资产重组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国内领先的直升机整机及零部件供应商,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是全面支撑低空 经济发展的航空高科技核心骨干企业。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前身是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0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 年 12 月 25 日更名为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中规模最 大、产值最高、产品系列最全的主力军,现有核心产品既涉及直升机零部件制造 业务,又涵盖军民用直升机整机、航空转包生产及客户化服务、电动垂直起降飞 行器等新能源飞行器研制,构建了系统与集成级的解决方案优势。
隶属于航空工业集团,股权结构集中。航空工业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 航空制造业的主力军。中航科工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 48.56%),是香港资本市 场唯一的航空高科技产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还包括洪都航空、中航光电、中航 机载,主要业务涵盖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机载系统与航空零部件、航空 工程服务等。控股股东中航科工在航空领域技术底蕴雄厚,公司从中充分受益。
公司旗下主要包括八家控股公司、四家参股公司。八家主要控股公司分别为:哈 飞航空、哈飞集团、昌河航空、昌飞集团、惠阳航空螺旋桨、天津直升机、哈飞 通用、景航航空高新;四家主要参股公司分别为昌河阿古斯特直升机、空客(北 京)工程技术中心、中天航空工业、哈飞空客。2024 年 3 月,哈飞集团和昌飞集 团股权全部过户至公司名下,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公司直升机业务主要包括 Z 系列和 AC 系列直升机 公司所生产的 Z-系列直升机是国内最广泛使用的国产军用直升机,具体包括 Z8 系列、Z-9 系列、Z-10 系列、Z-11 系列、Z-19E。Z-8 是亚洲最大吨位的多用途 直升机,也是我国交付部队使用的第一种直升机;Z-10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 专用武装直升机;Z-11 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 机种,也是部队服役出勤率最高的直升机机种。
公司持续开展型号研制和产品性能提升工作,AC 系列直升机初步形成覆盖我国 从高原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等丰富地理环境的多场景应急救援能力,为“全灾 种、大应急”综合救援体系建设提供装备支撑。AC 系列直升机包括 AC311 系列、 AC312E、AC313 系列、AC332、AC352、AC310。2022 年 5 月 AC313A 直升机 成功首飞;7 月,7 吨级的 AC352 直升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2023 年 4 月,4 吨级面向高原应急救援市场的 AC332 型直升机实现首飞;8 月,AC332 搜索救援构型科研样机在天津成功首飞;2024 年 1 月,AC313A 完成首次高寒试 飞。目前,AC311A、AC312E 等多个型号直升机已经交付并投入医疗救助、森林 灭火、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作业,通过加装相关设备可化身“空中消防员”。
通用飞机业务主要包括运 12E 和运 12F 飞机
运 12E 飞机是航空工业哈飞自主研发的一款轻型多用途飞机,采用双发、上单翼、 剪切翼尖、单垂尾、低平尾、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的总体布局。运 12E 飞机使用 简单,机动灵活,适用于客/货运输、航空摄影、飞行训练、空投空降、医疗救护、 海洋监测、农林作业、人工降雨、地质勘探、搜索救援等多种用途; 运 12F 飞机是航空工业哈飞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多用途涡桨运输机。在保留运 12 系列飞机优点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飞机的乘座舒适性、可靠性、维修性和平台 性能。运 12F 飞机采用上单翼、单垂尾、低平尾常规布局,非增压座舱,可收放 的前三点式起落架,采用双驾驶体制。通过进行相应改装还可满足 VIP、海洋监 测、航空摄影等多种用途需要。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务主要包括螺旋桨系统,复合材料以及 C919 零部件。公司螺 旋桨系统现已实现低、中、高功率等级全谱系发展,产品配装可覆盖 100kW5000kW 动力装置,可满足教练机、无人机、运输机、特种飞机等对螺旋桨系统 的需求;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包 括直升机、通用飞机机体结构,大飞机整流罩、垂尾、平尾及舵面,复合材料桨 叶等,还与空客公司合资成立了复材制造中心,供应空客 A350 和 A320 系列飞 机复合材料零部件;公司承接了 C919 垂尾、翼身整流罩、前起舱门和主起舱门 的工作份额,并承担 C919 大型客机加工及装配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前缘缝翼 和后缘襟翼两大部段的研制与制造工作。
2.经营业绩:聚焦直升机主业,业绩规模稳步增长
公司推动直升机主业发展,业绩稳步上升。19-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 CAGR 为 10.24%,23 年达 233.3 亿元(同比+19.81%);22 归母净利润年下跌幅 度较大(-57.61%),主要系行业低迷造成部分订单减少,以及毛利率下降较大所 致,23 年归母净利润有所回暖,达 4.43 亿元(+14.11%)。24 年 3 月,昌飞集 团、哈飞集团并入公司,24H1 公司实现营收为 81.74 亿元(-31.69%),归母净利 润为 2.98 亿元(-9.18%),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主要系产品交付量同比下降所致。 根据 2023 年股东大会资料,2024 年公司预计业务规模将快速增长,预计实现营 业收入 308.13 亿元(较 23 年法定披露数据增长 32.07%,下同);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7.16 亿元(+61.74%);预计发生营业总成本 303.24 亿元(+32.04%);预计发生研发 费用 10.28 亿元(+36.30%)。
24H1 哈尔滨分部、景德镇分部贡献主要收入,哈尔滨分部贡献主要净利润。24H1 哈尔滨分部营收 47.89 亿元(较 23 年法定披露数据-37.5%,下同),占总营收比 重 58.59%,净利润 3 亿元(+27.61%),占总净利润比重 102.68%;景德镇分部 营收 37.99 亿元(+38.45%),占总营收比重 46.48%,净利润 0.8 亿元(+1131.29%), 占总净利润比重 27.45%;保定分部营收 3.63 亿元(-23.74%),净利润-0.35 亿元 (-276.82%)。分部间抵消营收 8.63 亿元,抵消净利润 0.33 亿元。
24 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21-2023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12.43%/10.30%/10.13%,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4.19%/1.99%/1.49%,盈利能力下降主 要系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所致。2024H1 上半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 13.1%(较重述 后的财务数据+3.12pct,下同),销售净利率为 3.58%(+0.93pct)。 公司业务以航空产品为主,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分产品来看,收入主要来自航空 产品, 其 占 营 收 的 比 重 各 年 均 超 98% , 21-23 年 毛利率 分 别 为 12.46%/10.24%/10.19%。24H1,航空产品收入 81.06 亿元,毛利率为 13.09%。分 地区来看,收入来源以国内为主,国外收入还较少,但国外销售毛利率正在稳步 上升,21-23 年分别为-6.89%/24.16%/25.32%。
以精细管理谋降本增效,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公司注重经营效率,管理费用 率下降明显,从 19 年的 6.13%降至 23 年的 4%;同时,公司注重科技成果转化,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3 年研发费用为 7.54 亿元(较 19 年 CAGR 为 12.13%),研发 费用率为 3.23%;19-23 年销售费用率较为稳定,在 0.69%-1.03%的区间波动;财 务费用率历年均较低,主要系公司借款需求较小,以及利息收入的抵消效应所致。 24H1 期间费用率为 8.86%(较重述后的财务数据+2.45pcts,下同),其中销售/管 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16%(+0.55pct)/5.55%(+1.69pct)/-0.02%(+0.63pct) /2.17%(-0.42pct)。
公司披露预计 24 年关联交易总金额 330 亿元,较 23 年的上限预计 695.73 亿元 下降 52.57%,主要系哈飞集团、昌飞集团已并入公司,因此下调关联交易预计金 额。其中,预计实现关联采购/接受关联人劳务 300 亿元,24H1 已发生 38.27 亿 (完成 12.76%);预计实现关联销售/向关联人提供劳务 30 亿元,24H1 已发生 4.09 亿元(完成 13.63%)。
3 低空经济产业加速,直升机装备需求量正盛
3.1 直升机是军民融合的典型代表
航空装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点,直升机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航 空工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航空工业产业链条长、技术辐 射面广、通用性强,对基础产业的技术带动效应强,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科 技、国防实力及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直升机产业作为航空产业重 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出很好的军民通用特性。直升机可作为平台开展研发,通过 改型改装实现特定的功能,可广泛用于国防建设、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应急救 援、农林作业、地质勘探、旅游观光、飞行培训等领域,目前直升机的应用已经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环节。 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升降、悬停以及以倾斜的方式飞行的飞行器。与传统的固 定翼飞机不同,直升机通过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并且具有独特的垂直起降能力。 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任意方向的飞 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 直升机可根据最大起飞重量、发动机类型、旋翼配置、和用途分类。按最大起飞 重量可分为:小型、轻型、中型、大型、重型;按发动机类型分可分为:活塞引 擎和涡轴引擎,现代直升机主要使用涡轴引擎;按旋翼配置可分为:单旋翼、双 旋翼、混合式直升机;根据用途可分为:军用和民用,民用用于通用航空市场。
按照生产制造顺序,直升机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是原材料,包 括金属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碳纤维);中游是 机体制造、发动机制造、机载设备,机体制造可分为飞机结构件制造和电子元器 件制造两类,机载设备可分为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下游是总装、维修检测。中 直股份是我国直升机总装环节的龙头企业。
随着低空经济领域的快速扩张、直升机产业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持续取得突破,直 升机及相关航空技术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直升机制造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 研发投入,直升机产业主要发展趋势可分为:先进发动机、机体模块化、新型旋 翼、高速新构型、先进综合航电、集成化、综合化、精细化。
3.2 全球直升机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在全球直升机制造领域,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三大力量形成了竞争的主导格局。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和使用国家,拥有西科斯基、贝尔、波音三大直 升机制造商,占据了全球最大的直升机市场份额。而欧洲在民用直升机的研发、 生产和服务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对美国的领先地位构 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俄罗斯在军用直升机的研发制造方面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实力。 此外,日本、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也将直升机制造业视为 21 世纪的战略性 产业,并加快了发展步伐。
中国直升机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直升机工业起步较晚,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才 起步,1956 年开始生产直 5 型直升机,标志着中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开端。后通 过引进并生产直 8 和直 9 直升机,自行设计研制了直 11 直升机。近年来,随着 多款直升机的研制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中国已具备了世界一流直升机的研制生 产能力,具备了产业化及快速发展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形成了跨越式发展的局面。
3.3 军用:我国直升机数量和重型化存在一定差距
军用直升机作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作战工具,受到全球军事力量的广泛应用。 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4》,2023 年全球军机保有量 53401 架,军用直升机保 有量 20211 架,美国是拥有军机和军用直升机数量均最多的国家,分别 13209 架 和 5553 架,军用直升机占全球份额 27%,其次是俄罗斯,拥有 4255 架和 1547 架,然后是中国,拥有 3304 架和 913 架,军用直升机占全球市场份额 5%。全球 军用直升机占军机数量的比重为 37.85%,美国为 42.04%,韩国为 48.1%,而中 国为 27.63%,比重还较小。相较于美国,中国军机数量和军用直升机占军机数量 的比重均较小,中国军用直升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黑鹰系列直升机为全球最热门直升机。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4》,截止 23 年 底,全球军用直升机在役数量最多的是黑鹰系列(S-70/SH/UH-60)直升机,共 3938 架。黑鹰是美国西科斯基制造的一种多用途武装直升机,用于战斗突击运输 及救援,侦察,指挥,电子战和反潜战等,该系列具有多种变体,如 S-70 黑鹰, 据 SIPRI 数据,19-23 年出口 9.84 亿 TIV(占全球军用直升机出口的 8.69%); S-70B 海鹰,19-23 年出口 4.08 亿 TIV(占 3.6%)。 保有量第二和第三的机型是 Mi-8/17 和 AH-64,分别 2803 架和 1249 架,同时, AH-64E 阿帕奇是 19-23 年出口额最大的机型,出口 19.2 亿 TIV(占 16.96%)。
陆军是军用直升机拥有量最多的兵种,中美陆军军用直升机保有量缺口巨大。根 据《World Air Forces 2024》,23 年底美国陆军拥有直升机 4087 架(占美国军用 直升机数量的 73.6%),中国陆军拥有 751 架(占中国军用直升机数量的 82.3%)。 中美空/陆/海军军用直升机保有量缺口为 151/3336/416 架,陆军缺口最大。 美国军用直升机在役机型主要为黑鹰系列,我国主要为 Mi-17/171 以及 Z 系列。 黑鹰系列是美军主力机型,空/陆/海军分别拥有 96/2299/454 架,总计 2849 架(占 美国军用直升机数量的 51.3%)。我国主力机型为 Mi-17/171,其是由俄罗斯米里 设计局设计,空/陆军分别拥有 16/242 架,总计 258 架(占中国军用直升机数量 的 28.3%),然后是中国自制的直系列直升机,其中 Z-19 拥有 175 架。
我国军用中型、重型直升机存在不足。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4》,按最大起 飞重量分类,23 年底中美轻型/小型/中型/大型/重型军用直升机保有量缺口为 47/356/2769/419/1049 架。中型直升机缺口主要系美国 10 吨级黑鹰系列直升机使 用巨量,而我国 10 吨级直升机还处于空白所致。重型直升机缺口归因于我国还 无在役军用重型直升机,重型化存在严重不足。
重型直升机具备垂直起降、载重极大等特点,其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 重型直升机一般是指起飞质量大于 20t,内载和外吊挂能力大于 8t,运输能力超过 50 人的直升机。长期以来由于动力系统的不足,中国缺乏类似美国“阿帕奇” AH-64D/E 和俄罗斯米-28“浩劫”那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直-10 武装直升机是 目前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主要力量,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7吨级中型武装直升机, 其弥补了中国此前在中型专用武直装备方面的空白。直 8 是在法国的 SA321“超 黄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备 13 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是我国最大吨位的直升 机,但仍然非重型直升机。
直 20 或将补齐我国 10 吨级通用直升机空白。2013 年 12 月,10 吨级通用直升机 “直-20”成功进行了首飞,从外形上看,直-20 通用战术直升机外形比较类似中 国进口的美制“黑鹰”S-70C-2 直升机,但与黑鹰不同的是,直-20 主旋翼采用五 桨叶结构,具有更好的控制性和机动性。作为通用直升机,直 20 有望能够兼顾 各种不同类型的任务,比如救援、运输、通讯等,并有可能发展为舰载机。直-20 服役后,配合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 的投送能力,中国陆军力量能够迅速被投送 到热点地区,并形成机动突击作战能力,如果未来中国海军能装备大型两栖突击 舰,搭载直-20 等机型后将能够更好的应对诸如岛礁冲突等风险。
3.4 民用:低空经济产业加速,有望推动直升机市场扩张
3.4.1 民用直升机行业发展状况
2023 年全球民用直升机市场保持增长势头,根据 GAMA 数据,2023 年全球民用 直升机交付 1020 架(同比+9.4%),交付金额 49 亿美元(+8.9%)。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制造商为空客直升机、莱昂纳多、贝尔,分别交付 20.9/13.9/8 亿美元, 占市场份额 42.5%/28.1%/16.2%,罗宾逊交付直升机数量排名第二,但交付金额 较低,为 2.2 亿美元。
中国民用直升机保有以轻型直升机为主,直升机主要应用于石油服务领域。根据 航空工业发布的《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3-2032)》,截止 2022 年底, 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为 1037 架,轻型直升机仍然是我国民用直升机机队的主力, 占比达到 40%;中国民用直升机各应用领域中,石油服务业务量最大,是市场份 额超过 20%的唯一作业领域;工农作业领域主要用于空中巡查和航空喷洒;航空 应急救援领域中,航空护林业务量最大,医疗救护、航空搜救等业务量较小。根 据《2023 年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中国民用直升机主要集中在中南和华东。
3.4.2 全球民用直升机市场应用广阔,增长潜力较大
石油服务业务增加拉动直升机需求。俄乌战争的持续导致的全球能源供应紧张, 进而带来的各国加大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力度,直升机能够迅速抵达勘探 现场,执行气象侦测、管道巡检和设备安装等任务,其高效的作业能力和广泛的 覆盖范围,为能源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常态化部署有望拉升民用直升机需求。直升机载重量大、悬停 能力强,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中担负着重要角色,相较地面救援,航空救援响应 速度快、机动性强、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是最便捷高效的“空中生命线”。应 急管理部印发的《“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指出“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常态化部署,完善重型直升机、中小型直升机布局。协同推动航空应急救援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灾害事故多发地区的航空救援网络,加强直升机起 降场地和临时起降点建设。 电动垂直起降可能成为未来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和主要增长点。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能够利用电动推进技术,实现更高效的飞行和灵活的垂 直起降,适应城市空间的狭小限制和环保要求,eVTOL 有望推动民用直升机产业 的转型与升级,开辟新的市场和增长空间。 高速直升机技术也有望在近期取得进展。其中有望在 2024 年出现的成就包括 AW609 完成取证开始投入使用,空客直升机公司的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首飞等。
3.4.3 直升机是低空经济重要飞行器,低空经济产业加速推动直升机市场扩张
低空经济为产业链型经济,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点。其构成包含基 建端、飞行器制造端以及应用端,能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 擎,或能形成万亿级别的市场。
低空经济产业链:基础设施与空域管理层,包含空域管理设备、起降设施、低空 雷达、飞行员培训等;飞行器设计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eVTOL(电动垂 直起降航空器);应用领域包括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环境检测、飞行服务等。
直升机在低空飞行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载重大、机动性强的特点使得直升机 能够执行多种任务,包括商务飞行、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此外,直升机起降条件灵活,不需要专门的跑道和机场,能够节省通用航空机场的基建成本,这使 得直升机成为低空飞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升机的应用与低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直升机的 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例如,直升机在城市内部或临近城市市区的点对点交通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缩短交通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同时,直升机在旅游观 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体验。这些应用场景的拓 展不仅推动了直升机产业的发展,也为低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增长动力。
近年来我国对航空工业、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23 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中,从国家层面首次将低空经济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2024 年,政府 工作报告中提出加速发展低空经济,标志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层面支持的新 增长引擎之一。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广阔。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 年中国航空航 天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2 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 贡献值约为 4000 亿元,同比增长 29.0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 年 市场规模将达 4633 亿元,2024 年将达 5030 亿元。
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带动民用直升机需求增加。根据《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 报(2023-2032)》的预测,按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用直升机行业发展情况, 到 2027 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达到 1449 架;到 2032 年,规模将超过 2000 架。在低空空域开放的利好预期下,2023—2027 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总需求 量将超过 500 架,2027—2032 年总需求量将超过 1000 架。
4.核心竞争力:直升机行业龙头,资产重组有望提供新的增长极
4.1 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利于直升机业务高度整合
昌飞集团、哈飞集团并入公司,利于直升机业务高效整合。2023 年 1 月 10 日公 司发布预案,拟向中航科工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昌飞集团 92.43%的股权、哈飞 集团 80.79%的股权,拟向航空工业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昌飞集团 7.57%的 股权、哈飞集团 19.21%的股权。2024 年 3 月,昌飞集团、哈飞集团成为公司全 资子公司,交易价格为 50.78 亿元,新增股份 1.42 亿股。子公司哈飞航空制造的 产品主要供应给哈飞集团,完成最后的直升机总装试飞交付,子公司昌河航空制 造的产品主要供应给昌飞集团,完成最后的直升机总装试飞交付。 公司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用于研发项目。同时,公司拟向中航科工、机载公司 在内的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资金总额 不超过 30 亿元,2024 年 7 月 17 日,公司收到募集资金 29.67 亿元(扣除含增值 税的承销费用),7 月 25 日,募集资金新增的 0.88 亿股份完成登记手续,公司 股份总数变为 8.2 亿股,公司将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新型直升机与无人机研发能力 建设项目(4.59 亿元)、直升机生产能力提升项目(8.94 亿元)、应急救援及民 用直升机研发能力建设项目(3.56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10 亿元) 等五个项目。
4.2 聚焦直升机主业,稳步推进研发工作,持续开拓应急救援市场
2023 年,公司各项研制任务进展顺利,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聚焦直 升机主业,强化民机研发队伍及条件建设,积极拓展外部成果转化,推进成果产 业化应用。2024 年公司继续坚持 “一个目标,两个市场,三个基地,三个引领” 的发展战略,狠抓民机科研,加速 AC332、AC313A 等机型适航取证进程,Y12F 飞机货运型取得 TC 证。
2024H1 公司科研工作稳步推进。2 吨级直升机 AC311A 从六大方面重点工作着 手,持续开展竞争力提升工作。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成效显著,航空制造能力稳定 提升,C919 型机复合材料产品试生产鉴定通过 PPV 审核。AC332 直升机 2 月底 完成 AEG 评审启动会,002 架机已于 3 月 23 日转场建三江开展平原试飞工作,6 月 末地转至六盘水机场开展次高原试飞;Y12F 货运型飞机已完成货舱门开闭及集装 箱装卸试验大纲并提交用户;同时 Y12E 高寒构型已完成总装。 公司持续开拓森林消防、搜索救援、医疗救护、警用执法等重点应急救援领域市 场。24H1,AC311A 直升机参加拉萨“应急使命 2024 西藏”实战演练,与南昌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署 1 架 AC311A 直升机购销合同,与山西航产集团持续对接 直升机产业合作项目,完成 10 架 AC311A 直升机采购合同和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的签订。 公司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自 2021 年研发人员数量大幅下降之后,近几年数 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公司坚持在合理构建公司人才队伍的基础上,造就一批 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不断研发新技术的高技术人才队伍。
公司股利分配计划稳健,现金股利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 维持在 30.00%以上。2023 年经过资产重组,公司总股本将增加 142,129,270 股 至 731,605,986 股。以此计算,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146,321,197.20 元,占合并报表 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3.0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