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村地区可提升的空间巨大,换句话说,印度农村地区已经够糟糕了,因而每一点提升都是触底反弹。
印度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全国超过4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农业人口还在不断增加。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明明看起来人口众多、机会无限的印度,制造业岗位却招不到足够的人,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困在了农村地区。仅2023年,印度农业劳动力就增加了1300万。
根据印度官方的数据,印度农民的平均年收入为7.5万卢比(约合1000美元),相比之下,城市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为35万卢比(约合4700美元),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数据,2019年,印度仍有89.9%的农户拥有土地面积不足2公顷。
印度乡村土地有两种租赁形式:一种是地主和佃农签订协议,按产量平分粮食。购买种子和化肥的费用,以及灌溉用的电费也要平摊;另一种是交纳租金承包。土地租赁通常以一年为期限,这有利于改变租赁形式。
印度每年有两个种植季:秋季(西南季风期间的7月至11月)和春季(11月至3月)。一些地区在三月和六月之间还有第三个种植季。水稻、高粱、玉米、小米和大豆主要在秋季种植,而小麦和大麦在春季种植。
这发展农业的硬件条件,确实比很多国家要好,但印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乏力,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的不足。以水稻为例,2023年,印度每公顷水稻的平均产量为4.2吨,远低于越南6.0吨的产量。此外,印度在种子研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普及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在2019年至2021年间,官方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总额约为12亿美元,年均投资占比不到该国农业生产总值的0.5%。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印度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印度对于耕种面积不足8英亩(约48.6亩),或年收入低于10万卢比(在2005年约合2300美元)的农户,可以减免多项税费;对灌溉用电和柴油实施价格优惠;对化肥等生产资料实行价格补贴。
印度每年在农业领域支付的补贴金额超过250亿美元,但在地方上被层层截留,其利益分配甚至成为地方的关键筹码,真正落实到中小农户手中的补贴份额严重不足。
2013年至2019年期间,印度农民的收入增长了30%,但同时他们背负的债务却增长了58%,如今5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好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3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