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旧在增长的品类一共有 4 个:教育、食品饮料、保健品和服务、旅行。
食品饮料是刚需,除非大的经济波动,否则人们的需求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教育增长来自人们观念的进步,我老家东北三四线城市的亲戚,每个月的教育投入都是在涨的,辅导班遍地都是。
保险和服务跟大健康趋势有关系。如今年轻人都开始保健,甚至泛产品都有保健特性在里面。
旅行增长甚至不需要数据,我身边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在旅行,毕业有毕业旅行,老年人辛苦一辈子也要旅行。
所以,这些年衍生了一类新的广告主,那就是各地政府和当地文旅机构。
当“破天的富贵轮到我”了,各地文旅就会配合一系列营销活动。我们曾经研究过旅行类产品哪些昙花一现,哪些长盛不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文旅系统搭建得好的城市,才有希望长盛不衰。
比如,哈尔滨虽然是接住了破天的流量才火的,但我一直觉得哈尔滨应该火,未来它也有可能成为一个长青城市。因为哈尔滨不仅有吃的、还有玩的、逛的、文化底蕴也够。而且,它的城市基建很好。
看完成长型品类,再来看看风险型。
报告显示,家电家具、烟酒、消费电子品类在下滑,而且未来也不看好。
前段时间,我们跟某知名家电企业谈生意,他们跟我说,今年生意体量掉得很快,并且感觉刺激不起来。
做耐用品创业者要小心了,目前局势对你不太友好。
还有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旅游品类虽然在增长,但它其实是消费降级的。
大家以前去欧洲,今年变成了去柳州、淄博、哈尔滨……包括去三亚的时候都少了。有次去三亚出差,和朋友去了三亚的海鲜广场。以前那个广场食客很多,现在整个广场只有我们两桌人。
旅游的增长来自于消费频次,不来自于消费升级。就是大家出去玩的次数增加了,但是每次花销变少了。
跟旅游相反的是,大家对烟酒的消费频次在下降,但是会更买贵的,它的市场规模每年增长能还有 4% 。
很多时候,我们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形容消费市场过于以偏概全。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消费结构变化,是变得少而精了,还是多而便宜了?
还有一些品类,是受行业变迁影响。
比如食品饮料行业里,元气森林推出了零糖、零脂、零卡的产品。这是因为行业的技术和需求风向发生了变化,再次刺激了消费。如果没有这种变化,大盘是稳定或者微掉状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2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