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到6月份,私营部门在印度的投资偏软,创下了20年来的季度低点,印度巴罗达银行经济学家如是说。
《日经亚洲》报道,印度正考虑放松中企对印投资限制,允许中企进入半导体、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数据显示,受大环境影响,2023年外商针对印度的投资份额已经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
不是说印度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嘛,何以出现外资缩表,甚至放弃对印投资等不正常现象?日媒提到印度的营商环境堪忧,让很多资本“进不来”“不敢进”。
举例说明:英特尔和LG化学就放弃了原定在印度的投资计划。
原因猜测:印度未能兑现奖补外资之承诺,甚至外资缴纳的一些保证金也成为了某些政客的私产,如此外资不可能对印度市场抱有信心。当然也有例外,中国是为数不多仍可能对印开启投资的国家之一。
路透社披露:中国面向印度的投资一直在进行当中,2000—2020年,中国在印度吸收外资的排名榜单中位居22位,而到了2023年,虽说中国的排名已到了32名开外,但中国仍向印度投资了4229万美元。
务实的印度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吸收中国资本,让中国产业进入印度,才能有效改善中印贸易失衡状态,让印度有机会从贸易逆差国转变为贸易顺差国。那么办法就有:开放特殊行业,收紧在印中企资金往来,强迫vivo、OPPO、小米优先雇用印度人成为公司“一把手”……
只要中国老板配合,那么莫迪政府就能保证企业在印度继续生存。
应当讲,莫迪团队的想法“近乎完美”,让中企成为印度成长的基石,同时中企还不得从印度市场带出一分钱,如此中企真就没有继续和印度纠缠的必要。作者认为,中企不会对印度进行重大投资,充其量只是在局部让步,稳住中印交往大局而已。
谈三点看法。
其一、印度可能认识到了针对中企“一刀切”的严重后果,正想办法做出补救。
印度金奈马德拉斯经济学院院长巴努穆尔蒂告诉媒体,目前只有中国有资金,中企寻求海外扩张,扩大投资,这没有什么不对的。与此同时,一些此前被搁置的投资提议也悄然得到了批准,印度商务部官员透露,政策适用于外企也包括中企。
其二、有小米等被印度下死手的前车之鉴,想必其他中企会谨慎对待印度的招商政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连小米这么单纯的企业都未曾免遭毒手,遑论其他具备国资背景的中国企业。印度眼下急缺的是电动汽车、高铁、盾构机、大飞机和芯片产业链,待中企的投资和设备全部到位,唯恐对手来个“关门杀猪”。
其三、印度不具备成为独立型工业强国的任何条件。
论营商环境,即便通用到来,也会在印度败兴而归;论信用程度,印度很难兑现承诺,恨不得将外资吃干抹净;论合作态度,印度只会在公司搞团团伙伙,对于合作的事情从不上心;论远景规划,可能印度就只会开出空头支票。
与这样的国家疏远,对于外资而言不失为幸事,所以莫迪政府就不要给国际社会灌迷魂汤了,也不要自欺欺人。从小米被针对那刻起,印度“外资坟场”的形象已很难更改。总之,大家不投印度是对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1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