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沙利文结束访华归国之后,短短七日之间,针对我国的贸易战火便悄然蔓延开来。加拿大首当其冲,迅速对我国电动汽车及钢铝制品实施了加征关税的措施,且其副总理更是放出风声,称对中国众多产品加征关税已进入公众视野,此举仿佛在为美国即将挥出的对华“301关税”重拳进行预演,氛围愈发紧张。
正当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战硝烟弥漫之际,印度竟然也突然介入,宣布拟对我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动背后的意图颇为复杂,引人深思。据最新消息,印度财政部近日公开发表声明,声称因担忧中国商品存在倾销行为,决定对中国出口至印度的焊接不锈钢管,实施12%至30%不等的关税增额,此举迅速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印度此举的表象理由是,中国钢铁产品对印度的出口量急剧上升。具体而言,在截至今年3月的2023-2024财年,中国向印度出口的成品钢材总量达到了二百七十万吨,较上一财年翻了一番,中国已跃居印度钢铁进口市场的首位。
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的巨大需求。而印度本土钢铁生产能力有限,自然需要大量依赖进口,中国因此成为了印度钢材进口的重要来源。印度却将这一供需关系的变化归咎于中国,以“涉嫌非法倾销”为由,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限制。实质上,印度此举是打着反倾销的旗号,行贸易保护之实,旨在促进本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中国钢铁产品的依赖。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印度紧随加拿大之后,过度加征中国钢铁产品关税的做法却显得有失厚道,不免让人揣测莫迪政府此举有向美国示好、以期换取某种利益交换的意图,这无疑是印度外交策略中的老一套。
然而,印度政府的如意算盘可能未必能如愿以偿。目前,印度钢铁企业的产量,尚难以满足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庞大需求,即便中国钢铁产品价格上涨,其性价比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依然具有竞争力。因此,印度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最终很可能转嫁给国内基建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若采取反制措施,限制印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印度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挑战。届时,莫迪政府或将陷入两难的境地,而印度在这场贸易战中,最终很可能成为最大的输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0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