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怿韬通讯员成广聚周民
图/通讯员提供
城市管理工作,离不开全民参与。上世纪80年代,包括广州在内的国内部分城市,开始推行临街单位承担门前区域卫生、绿化、秩序等工作的“门前三包”制度。时至今日,“门前三包”制度已在全国各地流行,临街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所“包”的内容也早已不止“三包”。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9月11日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正在创新“门前三包”制度,通过“一铺一码”制度提升“门前三包”工作。
据了解,金花街道处于陈家祠文商旅核心区,区域内有2条地铁线路、2个地铁站、2条主干道,临街商户930余家,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荔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重点区域。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加快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根据广州市、荔湾区两级城管部门部署,金花街道结合沿街商户信息底册数据,利用软件系统自主开发“门前三包”责任制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构建“门前三包”精准管理、长效落实新格局。目前该街道已完成870余家商户登记造册。自9月起,街道为870余家商户发放带有二维码的“门前三包”责任牌,推行“一铺一码”制度。
责任牌和二维码有什么作用?记者了解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了解商户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范围。市民如发现商户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存在城市管理问题,可通过扫二维码进行投诉反馈。金花街道执法队在收到市民通过扫码反映的投诉诉求后,会立即安排执法人员跟进、督促相关责任方落实。为切实减轻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加快推进“门前三包”问题整改,金花街道将日常检查、工作台账、整改记录等工作信息也搬到电子平台上,实现全面采集、实时更新、快速整理、自动统计等功能。借助数字化治理手段,金花街道将“门前三包”有关的问题类型、区域、时间、频次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相比单个问题闭环整改更能提升整体治理效能,减轻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也有力推动“门前三包”工作常态化落实。
据了解,为激励商户参与“门前三包”工作,金花街道已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红黑榜”评选制度,探索建立商户“门前三包”积分评价体系。通过正向激励、负向鞭策的方式鼓励和要求各商户责任人落实自我检查和自我服务,动员责任主体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认真自查自纠,切实履行“门前三包”责任义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9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