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认牢

大皖新闻2024-09-11 18:05:55  126

有些东西很模式化,甚至很刻板,但是话说回来,这些东西又变得很经典,这就是很多观众看一部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的感受,如果上面的这些话都成立,可能确实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内容,让同理心和共情如此容易发生。不然,不至于豆瓣飙到9.0分。

《姥姥的外孙》完成度特别好,细节特别丰富,感情拿捏特别到位,这些东西都不需要赘言,简而言之就是编剧能力强,导演水平高,演员都在线。自私的儿子永远被妈妈偏袒,女儿终究是女儿永远不会排在第一位,老太太都病入膏肓了,还是不愿意动留给外孙的那笔钱。这事不需要渲染,这只是表现了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当然,如果你赶巧热心心理学书籍,看过一些诊疗椅上的心理咨询师复盘的故事,大概率也就不会惊叹:原来妈妈也是同样心路历程的受害者。

在表达上,《姥姥的外孙》非常冒犯。有种想要破坏的冲动。一时间,脑袋里闯进来两部电影。一部是今年春节档的遗珠《乘船而去》,总票房158万不到;另外一部我有点意外,不是温柔的小津和犀利的杨德昌,而是今村昌平拿到戛纳金棕榈的《楢山节考》。两部电影都带着点冒犯,还有非常彻骨的冷峻。

在聊到爱情的时候,人们会说,只有死亡能把我们分开;在聊到亲情的时候,尤其是人们离开土地各种飘的现代性时刻,死亡敦促亲人们团聚。《乘船而去》就轻度冒犯了丧葬文化,而老太太坐在那儿给儿女分遗产,直接就链接到了《姥姥的外孙》。这种强有力的链接来自同一条船的下沉,沉入水底。在《乘船而去》浪漫的片名和浪漫的结尾之前,老太太出嫁时的木船沉入河底,那个惊人的镜头是:河底沉默着,一群沉舟。你不知道每一只船曾经载着什么人嫁到这里,但——

这里面,肯定有外婆的那一只。

亲人的觉醒,其实并不是最感人的过程。这种代际关系的告别里,永远埋藏着一个机遇更丰富的老人的觉悟或者迷失的过程。外婆面对死亡的恐惧和悲伤,想要被带走的呢喃,面对外孙同样的目的时不动声色的崩溃,《姥姥的外孙》已经非常具象化这个隐藏的心理线索;在《乘船而去》里,明确感受到死亡的老太太,则在规整全部的亲人,她对于固守老宅这件事,用了一个词:认牢。

而老人70岁就要上山,最后也变成了牙龈健康牙齿板正的阿玲婆的牢,活得太久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今村昌平对于亲密关系的疏离解读,显然和小津安二郎的方式完全不同,小津是一种旁观者的绝对冷静,而今村昌平是在冒犯和挑战。如果又要说回到“东亚语境”,冒犯确实和结尾意料之中的亲情觉悟一样有价值。《乘船而去》里的葬礼对话,《姥姥的外孙》里深沉的失望,《楢山节考》里尖锐的表现,需要的,不然就会“认牢”很多事。否则很多时候不就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千帆继续做沉舟。(蒋楠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9757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