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不少写田园诗,写的比较好的诗人,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所写的《过故人庄》,在小学阶段就能学到了。
而在这首诗当中,有一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展示了他与友人在窗边对着谷场菜园,把酒言欢共议农事的场景。
这里原本“桑麻”,按照狭义的理解,指的是桑和麻类农作物,但在诗句当中,却指代了广义的农事。
在古代老百姓们所从事的农业活动当中,桑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桑蚕丝、麻纤维均可用来织成布匹,做成衣服或者是麻袋等其他的布制品。
不过,与产量相对较少的桑蚕丝相比,麻纤维的产量就比较大了,被更广泛地应用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至于麻纤维的来源,自然就是各种麻类植物了,有苎麻、苘麻、红麻、黄麻、亚麻等。
按理说既然古代都用上了,现在应该也还在用。
可偏偏黄麻却在国内被早早地淘汰掉了,有些黄麻制品还需要依赖于进口。
反观“邻居”印度,则靠着黄麻养活了近千万人,产出的各种黄麻制品还在欧洲受到了欢迎,被大量地进行了收购。
一、在中国逐渐减少的黄麻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记忆当中,会有用一种质地摸起来较为粗糙的大黄袋子,来装粮食或者其它物品的画面呢?
这种大黄袋子以及麻鞋、麻绳在制造的时候,会用到一种植物——黄麻。
作为一种草本植物,黄麻其实是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纤维用的圆蒴黄麻,另一种则是具备了菜用价值的长蒴黄麻。
其中,圆蒴黄麻更接近于在中国传统概念中的黄麻,还有着“黄金纤维”这样的称号。
但由于黄麻是能够进行生物降解的,所以针对其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不过根据杜甫在一首赠人的诗中,所写到的“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来看,至少在唐朝时期黄麻就已经有了。
而更详细的对于黄麻的记录,则出现在北宋时期。
苏颂所著的《图经本草》当中:“叶如茬而狭尖,茎方,高四、五尺,黄花,生子成房,如胡麻角而小,皮亦可作布,类大麻,色黄而脆,俗谓之黄麻。”
对于古代物资条件匮乏的老百姓来说,黄麻的存在等于是多了一份收入,也可以用来解决不少生活问题。
比如用黄麻搓揉出来的麻绳,可以编成麻鞋,也可以用于捆扎物品。
而纺织出来的麻布,则可以用来做衣服、被褥等。
就这样,渗透到了老百姓生活当中的黄麻,在朝代的变迁当中,一直保留着一定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5年将黄麻列为了国家统一收购商品,还调整了黄麻的收购价格,预付了无息定金。
并且在接下来的不同年份当中,多次根据市场以及相应政策,对黄麻的收购价格与方式进行了调整。
由于从整体上来看,黄麻收购价格是在不断上升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麻农盲目扩大黄麻种植面积的行为。
了解市场的朋友应该很清楚,东西想要卖出价格,需要满足“供小于求”这个原则。
可因为麻农的大规模种植,再加上国内外各种局势的影响,黄麻收购市场在1985年的时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转疲,卖不出多少价格了。
这就导致后面的年份当中,国内种植黄麻面积在逐渐地减少,同时各地收购黄麻的分量也在缩小。
以岳阳市为例,在1986年的时候,收购的黄麻为34500吨,但到了1999年这个数据直接缩减到了1081吨。
这种从数据上来看,非常巨大的落差。
不仅仅是因为国内的麻农,不愿意多种黄麻了,背后也有时代环境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
二、黄麻在中国“消失”的原因
曾几何时,大大的黄麻袋子,承载着千千万万家庭在物资储备这方面的需求。
可如今,别说这种在上个世纪的农村地区,几乎家家可见的黄麻袋子了。
就连黄麻绳、黄麻床垫等在城市里面也有过不少销售量的产品,同样一副“失踪”的状态。
按道理来讲,防潮、透气、抗菌,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都是黄麻纤维能数得上的优点。
再加上种植起来很方便,平时不需要怎么打理,一亩地就能种植1.4万-1.8万株左右。
在商品属性上,应该是非常有市场的。
即便国内外市场出现过“供大于求”的现象,在合理控制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也不至于会“消失”。
那么,为何曾经能大量种植黄麻,并生产过大量黄麻制品的中国,如今对黄麻的态度却冷淡了,宁愿进口也不种植了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黄麻的一个对手——棉花了。
两者在价值与用途上,十分地接近。
而且,棉花的种植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1979年在福建的一个县城内,就出土过据测定是在三千两百多年前的棉织物。
不过,中国古代的棉花与现代的棉花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古代在中国种植的棉花是以粗绒棉为主,这类棉花的特征是纤维粗短,并且还有一定的弹性,纺织出来的织物较为厚重。
到了近现代之后,中国引进了细绒棉(也叫做陆地棉)。
这种棉花在世界上,有着最为广泛的种植面积,产量也是十分庞大的。
之所以会这样,跟细绒棉纤维长度、细度均处在中等水平,韧度也比较强。
因此做出来的织物可以是多种规格的,市场应用更为广泛。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某些农作物上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并对外出口了。
但是在棉花这方面,却因为原棉是粗绒棉,与在机械处理中的细绒棉相比,后者明显更具优势的情况下,需要大量进口。
偏偏美国仗着这一点,企图将中国的棉纺织业给拖垮。
所以提出了贸易管制,让中国在棉花进口上十分受限。
在这个时候,黄麻从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棉花。
虽然不是百分百的替代,但也让中国在美国的霸权主义面前,靠着坚韧的精神站住了脚跟。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国家都跟美国一样,为了所谓限制连生意都不做了。
所以美国的“棉花禁运”手段,对中国来说是有惊无险的。
但未雨绸缪是中国传统理念,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在棉花种植、产量提升、品种优化等方面。
这样,更就能一步展开研究的现象。
后来中美关系回暖,中国在棉花产量上也于1998年做到了位居世界首位,达到了450万吨。
这一变化,对黄麻从中国市场上“消失”,起到了推进作用。
再一个就是跟适用性更强,可替代性更低的棉花相比,黄麻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可替代物,如人造纤维、塑料制品等。
被替代的原因,有一部分跟黄麻如果要变成“黄金纤维”,会十分麻烦还耗费成本这一弊端有关。
先从种植位置上来看,为了能留出种植粮食的耕地,所以更适宜在中国南方种植的黄麻。
一般会被种到山区和丘陵地带,导致在种植与收割上不易实现机械化。
另外想要从黄麻里面提取出麻纤维,需要将其韧皮纤维所含果胶给去除掉。
为此就要将的收割之后的黄麻,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进行沤制。
沤制期间的黄麻会逐渐地腐烂,进而韧皮纤维里面的果胶也就随之脱离了。
也正是因这一沤麻行为,更进一步推进了黄麻在中国”消失“的脚步。
原来,沤麻过程中黄麻会散发出相当难闻的味道。
沤麻的水区也会因黄麻一天天地腐烂出现颜色逐渐变黑的环境污染现象。
因此,既不能像棉花一样成为纺织业里面的主流。
又因成本较低没什么赚头,还在加工期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黄麻。
就这样淡出中国,产量变得越来越低,每年在3万吨左右。
目前中国所需要的黄麻,更多的是来自于进口。
与靠着黄麻养活了其国内近千万人口的印度相比,呈现了完全不同的状态。
三、黄麻经济下的印度
同样都是人口大国,为何印度在黄麻经济这方面跟中国截然不同。
具备了黄麻出口大国的身份,让黄麻纤维真的成为了“黄金纤维”呢?
这里面不得不说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就是一个天然的因素。
十分有利于喜热、喜湿的黄麻的生长。
本来黄麻就比较容易存活,再配上适宜的环境,在品质、产量上自然就更加喜人了。
对于印度来说,不把握这方面的商机,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再一个印度的人口多,通过廉价劳动力在种植、收割以及讴制黄麻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成本。
所以,被欧洲收购留出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现如今,经过了来回的市场以及产量波动之后。
印度每年的黄麻产量,基本上维持在了150至250万吨左右。
有近千万人,靠着这一黄麻经济在生活。
结语
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具备了可选择性的。
低成本且费时费劲的黄麻纤维,对于在改革开放中高速发展工业的中国来说,并非是更为适宜的选择。
而印度能在黄麻经济上受益,自然也是适配了其国内的切实状况。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9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