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特约评论员胡欣红
图源:苏州新闻
近日,脑瘫男孩姚俊鹏保研上岸,到苏州大学报到的消息引人关注。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拿出诚意和行动,敞开怀抱迎接残障学生,并为他们尽可能提供便利。残障学生的大学梦愈加清晰、现实。
姚俊鹏逆风飞翔的励志故事,曾感动全国亿万网友。2020年夏天,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的19岁少年姚俊鹏,以超过理科一本线108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药科大学英语专业(医药方向)录取。命运给了姚俊鹏智慧的头脑,但却没有给他健全的身体,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让他拿笔写字都很困难,其所遭遇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据报道,鉴于姚俊鹏的特殊情况,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通过与其他学院多番协调,将政治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了教学楼一楼的教室,方便轮椅进出。学院帮助他申请了一楼学生宿舍,并对宿舍进行无障碍改造和清洁整理,还贴心地摆放了绿植,贴上了防撞角。学院还成立了一个志愿服务小组,在姚俊鹏提前访问学校、宿舍安排改造、新生报到入学、上下课路程辅助、信息沟通和专业学习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残障人士的关怀,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尤其是对于残障学生而言,克服重重困难,拿到大学入场券本就殊为不易,身体有缺陷却不放弃“求学梦”的心志更令人敬佩。大学之“大”在于是否具有格局气度和人文关怀,相关高校对残障学子的主动关怀和贴心服务,彰显了大学的温度和品位。
无独有偶,最近河南18岁“折翼”男孩汪强获得河南工业大学悉心照顾的消息也令人十分感动。为了帮助汪强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全额免除了他的学费和住宿费,并计划为其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学校专项生活补贴。学校还专门为他和陪读的母亲改造了一间一楼单独宿舍,并购置了生活用品,还积极协调校区物业和餐饮公司,为其母亲联系工作岗位,解决了母子俩的后顾之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何让残障学生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学有所成,还有大量后续工作需要做。对残障学生固然要特殊照顾,但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群体生活,一味处处“保护”反倒容易造成人为“割裂”。破解这个难题,关键就在于让残障学生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大学校园之中。这既要求无障碍设施在高校各个角落进一步普及完善,更需要帮助残障学生无障碍融入集体生活,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群体中的“普通一员”。
身体上的残疾可能成为生活的掣肘,但不能成为求知的壁垒。让残障学生在高校得到悉心照护,让每一个姚俊鹏的努力和梦想都不被辜负,不仅是文明社会应有的人文厚度,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无形“教育”。因此,在个案之外,建立起普适的残障学生支持系统,让他们不惮于开启大学生活,是各高校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我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脑瘫男孩姚俊鹏克服了巨大的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保研上岸,他的坚持和毅力令人敬佩。姚俊鹏表示期望自己在苏州大学读研的日子里好好学习,做好科研,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只要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也应该给予像他这样的人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所有逆风飞翔者飞得更高更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8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