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轮回的规律〗
以前有牛市的时候,大盘一波波上涨,到了一定的高度,管理层开始频繁的发利空消息,为股市降温。这根本没有啥作用,股市照样上涨,有时候,一个重大利空后,股市只跌一二天,然后就又重新雄起。
熊市与此相反,大盘一轮轮下跌,跌到了一定的程度,可始发布政策性利好,可是,这并不好使,股市继续跌,没有办法的时候,国家队资金入场,但只能短暂的回暖,用不了多久,就又开始下跌。
在这个市场20年了,这些都是以前司空见惯的事情。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相对于人性,政策利好或者利空,显得是苍白且无力的。谁都没有办法左右人性。只能使其自生自灭。
牛市的终结,是因为市场上能入市的资金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所有卖菜大妈都进来了,指数高到离谱了,不再有新的资金愿意进来,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它明显高估的时候,就会有一批批资金撤出,至此,整个市值无法继续上升的同时,也无法再维持下去,就开始了崩塌。
熊市的终结也是一样的,救市是不可能让行情转牛的,只有一种情况,让它跌,一直跌,跌到出现一批批公司的市盈率低于10倍,甚至更低,低于7倍或者6倍,让一批批杠杆资金爆仓,让指数回调到一个极底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股市被严重低估了,才可以。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市场底一定是政策底之下,同时,牛市顶也一定在政策顶之上。
事实无数次的证明,管理层的政策是高明的,而且是准确的,个体或者是散户的认知是明显的低于管理层。当市场上涨到一定的程度,最先发现市场泡沫的就是管理层,它们开始担心市场会崩盘或者出现重大问题,就开始泼冷水、降温。可是,疯狂的投资者,哪管这些,它们看到赚钱效应,就会疯狂的进入。
直到高估的更明显的时候,一部分投资者意识到高估开始撤离,但这并不影响指数继续上涨,在继续上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高估,撤离资金会越来越多。慢慢的,牛市就会终结。
同样的,熊市也是如此,当市场低估的时候,管理层开始发布救市政策,这个时候,被市场跌出恐惧病的投资者是不会相信的,它们继续看空,一直跌到更加明显的低估,待到一批批愚蠢的投资者也意识到股市确实被低估了,才会有一批批的增量资金入场,最终扭转局面。
看到这里,应该有一部分投资者明白该怎样从市场中攫取利润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市场中,赚钱最多的,却是国家队。因为它总是在大盘高位的时候,出来呐喊,见呐喊没有啥用,就开始抛售资金,以试图减缓指数的上涨;相反,在低位的时候,它同样的先呐喊,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啥用,就不得不使用资金建仓,以试图减缓指数的下跌。
类似的,房地产也是一样的,在2018年左右的时候,管理层发现喊话没有啥用途,就开始采取限购措施,提高贷款利率,提高购房门槛,各种限制措施层出不穷,可是呢?你越是限购,天朝的投资者买的越欢庆,无数的投资者高杠杆入场。口罩问题后,房子迅速的崩盘了。
假如没有口罩问题,房价也许还会再往上涨一涨,但结果是不会变化的,最终也是要崩盘的,可能出现的后果会更严重。历史上没有新鲜事情,在1989年,日本房地产崩盘,同样的,漂亮国的房地产也有过崩盘的经历,在1929年,也有过经济突然的大萧条。
几千年来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可是,人性却没有前进一厘米。
所以,掌握了人性,赚钱就像呼吸一样简单。接下来我们用最简单的常识分析大盘的底部在哪里?
〔大盘底部的判断〕
大盘的历史底部就在2635点附近,股价再次跌破这个位置的可能性极小。原因有以下二条。
1、今年1月份,大盘跌到2750点附近时,是因为当时的雪球产品触发敲入,导致了相当大规模的资金爆仓。正是因为大规模的资金爆仓,出现了相互踩踏,进而出现了连续几天的千股跌停,出现了恐慌式下跌。
2.既然是出现了相互踩踏,就会导致指数进一步下跌,可是,指数仅仅向下下滑了100多点,至2635点时,就开始了逆向资金增持,进而引导指数触发了一波连续上涨的行情。
这说明,2635点,这个点位是不被市场认可的,当时到了这个位置的时候,看多资金开始了大规模的增持。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大盘现在是8000点,沪深300市盈率是150倍,此时估计是所有人都会看空后市,所以,指数不可能会到这个位置;假如大盘现在只剩下100点,估计是所有人都会看多后市,所以也不可能会跌到100点。
在指数下跌的过程中,看多的人会慢慢的增加,当它跌到一定的幅度的时候,当看多的人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增量资金就会源源不断的入场,下跌就会被止住。至于政策原因,其实,政策在人性面前,啥也不是,它只是起到暂时延缓股市下跌的作用,却无法改变股市的下跌。
上次的2635点,就是恐慌后的转折,这个位置后的反弹,表面上是政策原因,实质上就是看多资金持续入场的行为与结果。
现在是2765点,这个位置距离2635点,非常近了。再次跌破2635点的可能性极小,最极端的姿势,就是在2650点晃荡几下或者在2700附近,就开始震荡或者上涨。总之,向下的空间是没有的,或者是极小,向上的空间是极大的。
大盘跌了三年了,指数都这样了,还怕个啥。拿着、等待上涨是最好的策略。
〔持仓分析的检验〕
我们再回过头来用这些常识对三七互娱做出分析。
在今年的6月3日那天,三七互娱出现了急速的下跌,当天的下跌幅度超过6个点,最低市值回落到300亿附近,相对于平均每年27亿的净利润,这个估值是很低了。我认为它的业绩后续会持续增长,而且出海发展得到了政策扶持,未来的前景会更好。
在6月3日与4日这两天,分批次加仓,本来持有15700股,两天时间,再次补仓26000股,补仓数量接近原来持仓量的两倍。现在来看,这个加仓的时间点,一点儿也不高明,因为没有多久,它就跌破了这个位置,并且向下继续下跌了超过10%的幅度。
用常识来看,它肯定是低估了,而且是早就低估了。当我认识到机会很大时,就加到了满仓,可是市场不这么认为,它就又继续跌,一直跌到大家都明显的认为它低估的时候,自然就止住了。
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有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做法也是相当“菜”。加仓之后再次下跌,卖出之后再次上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我看的很清楚:
我认为它严重低估了,就会买入并持有,如果有盈利或者有更好的标的可以切换,就会考虑止盈换股。但如果有亏损,就会坚持持有,等待盈利。
在前面的帖子里,我也坦白的承认了,假如在持有三七互娱的早期时间里就割肉换股,现在也依然是亏损的,因为自选股里的很多标的,在这一年里,大部分都有了相当程度的下跌。我不会随便买别的股票,只是在自选股里进行再次选择,所以,亏损依然是大概率的事情。现在来看,拿着不动,就是最正确的做法。
选股与操作策略一直以来,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变化的是行情,在二年前,处在熊市初期或者中期,那时候市场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下跌的尽是一些弱势的,未来预期不好的标的。可是,到了熊市末期,市场基本上是处在乱战的状态下,无论是优质标的或者其它,统统的下跌。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怎样的策略与方法,基本上都处在失效的状态下。
比如说,前期一直坚挺的葵花药业,老凤祥,健民集团,比音勒芬等等一系列的股票。这些股票,好端端的,一直很坚挺,默默的一天天的对抗着大盘的暴跌,眼瞅着,它们要熬过了整个熊市,可是,到了最后,也是突然的下跌了很多。
回过头来看,我们没有用到任何更高明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常识性思维:寻找价值远远高于当下价格的股票,长期跟踪,在它回调到一个相对应的转折点进行买入。买入后,有时候运气好一些,很快就能实现上涨并有一个好的收益,有时候,运气差一些,会被套一段时间或者涨的少一些。但总体来看,收益还是可观的。
直到有一天,买入的股票开始不赚钱了,并且被套了,时间久了,有些铁粉频繁的发送消息,建议换股操作。当时的想法是,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思路与策略,买入的公司又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如果这只标的不能在短时间或者中期实现盈利,一定不是操作出现的问题。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行情使然,既然是行情使然,那么,更换标的,并不能改变效果。大概在几个月前的帖子里,我也坦然的承认了,自选股里有很多标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假如当初割肉换股,依然无法实现收益。这一点,估计,大部分铁粉都应该知道。
现在来看,一切都简单的多了,行情的大部分风险基本上已全部释放了,今年三七互娱也成功分红了三次,预计,下个季度还会有分红,目前来看,整体亏损也只有16点。尽管是满仓了,但我毫不担心。
其实,也就是二点,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分析与研究,这些是绝大部分投资者不具备的,另外,能忍,坚持持有超过一年多,这也是大部分投资者不具备的,据我所知,有无数的投资者,只有几天的忍耐性就得换股或者割肉,在换来换去,频繁的割肉中,越来越迷茫。
如果行情无法走好,那么,未来它也会继续上涨,只不过是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一些,如果行情有启稳,预计本月就能满血复活。当然,如果行情好的话,未来我们依然会持续稳健的获得好的收益。假如行情持续下跌,换来换去,也没有意思。
总之,我们还是期待行情慢慢向好,市场人气有所恢复,这样的话,才会有更好的赚钱效应,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实现持续稳健的收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8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