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偷偷删除《<杜鹃花落>故事情节确实没有侮辱八路军》一文;网友:老胡翻车了!
“为公然侮辱先烈、美化侵华日军的文章辩护,你是怎么想的?”
3月26日,一名网友在胡锡进的文章下留下这样的评论。
图|胡锡进照片
要知道胡锡进作为前任环球时报主编,一直以来,对外标榜的都是对政府与官方的支持,为美化侵华日军的文章辩护?这怎么可能呢?
事情还得从一篇名为《杜鹃花落》的文章说起。
这篇出现在中学阅读理解的文章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争议,不少网友纷纷在线指责,这是一篇颠倒黑白,而且公然侮辱革命先烈的文章,其中更暗含着美化侵华日军之意。
不少网友愤然,“这样的文章竟然出现在中学生的语文阅读中,简直其心可诛。”
究竟怎样的文章,能在互联网上一时之间招来如此之多的骂声呢?这还得从这篇文章的内容细细说起。
事实上,杜鹃花落描述的故事相当简单,一位毕业于帝国大学的高材生前往中国探望年迈的父亲岗田。
图|网友对《杜鹃花落》评论
然而,在武装护送的途中,这名“无辜”的学生却意外被八路军抓捕,因此,日军疯狂展开报复,最后却依旧痛失儿子的故事。
想来,单单看这篇故事的梗概,就足以引起不少激进人士不满。
“你一个中国人,竟然从侵华日军的角度写我军革命先烈?这是什么意思?”
而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语句,更是让不少人觉得不适。
“儿子终于可以给你报仇了。你来这里看望老父亲一眼,竟然会在武装护送的军车中被劫走了,还是一帮破衣烂衫的土八路干的。”
“破衣烂衫”,这是作者借这名日本军官描述的八路军战士,可在描述这位日本军官的儿子的时候,字眼却又转变成了“帝国的高材生”、“从不干预军事”。
图|
虽然是借日本军官之口讲述,站在了日军视角似乎也是无可厚非,但言辞间陡然转变的态度,也实在不由得令人多想,作是否在借岗田之口,抒发自己的立场,这毕竟也是小说作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网友们的情绪也随着这样的描绘越来越气愤,网络上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人们也将更多的眼光放到了作者身上。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是河南省汤阴县一所中学的支部书记,校长,并且有着中小学高级教师的称号。
在学校的展示栏中,他甚至还宣扬着伴有担当的教育,这样的办学理念。
这样冠冕堂皇的身份形象,与他的文章内容之间的反差,实在令人感到讽刺。
更何况,在针对这篇文章设计的阅读理解题目中,有一道便是询问学生,对于儿子最终死于岗田自己发射的炮火之下的命运,是否感到惋惜。
图|《杜鹃花落》作者简介
不少学生便因为文章中对“儿子”的形象描绘,错误地回答了惋惜。
这实在不难令人怀疑,早在用“从不干预军事”、“高材生”,包括文章最后“一身洁净完整的青年学生装”、“一张白皙清秀的脸”这样的词汇时,作者就计划着误导读者了。
图|《杜鹃花落》原文节选
借着这样似是而非的语句,塑造着一个无辜的、意外被家仇国恨牵扯进来的不谙世事的学生形象,好用以宣传战争对无辜者的牵连。
至于是否无辜,这自然是相当难定性的,毕竟除了作者没人能证明一篇小说中的人物的意图,更没人知道这名不顾战争风险,千里迢迢从日本远赴中国的高材生,是否真的只是为了探望父亲。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绝大部分日本民众对于侵华战争都是相当支持的。
图|《杜鹃花落》原文节选
单单是在1945年投降之际,日本的总兵力依旧是高达720万,超过当时人口总数的6%,根据当时的数据表明,几乎每四个成年男子就有一个直接参与战争。
再加上日本国内为这场战争服务的人员数量,用全民皆兵来描述,恐怕也并不为过。
那文章中这名“帝国高材生”远赴中国的初衷,恐怕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恐怕也是不少网友之所以对文章中“儿子”这一形象感到别扭的原因。
然而,网络上也并非是一边倒的愤怒声,也有人试图从文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这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位正处于此次风暴中心的人物了。
事件发酵不久后,胡锡进就在网络上发不了一篇名为《<杜鹃花落>故事情节确实没有误入八路军》的文章。
毫无疑问的,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便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图|胡锡进《<杜鹃花落>故事情节确实没有误入八路军》原文
一大批网友纷纷在他的文章下评论,“胡桑,故乡的樱花开了。”
虽然抱有玩梗的性质,却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网友对于胡锡进的点评,是丝毫不买账的。
有人更是直言不讳,“查查胡锡进吧,说不定就是个50万呢?”
当然,这样的评论里不乏网友对他此举的不满宣泄,但也至少能够从侧面印证,他这篇名为点评的文章,实则是在为这篇美化侵华日军的小说做申辩。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这篇小小说既然是完全以一名侵华日军指挥官为视角,那对八路军的评价是负面的、日本式的,是合理的。”
对于日军的围剿行径,他更是解释称,作者只是想让人觉得那名日军大佐心疼儿子,这也是人性。
那为什么要在中国的语文阅读理解里,选用这样一篇以侵华日军作为主角展开视角的文章呢?
作为传统媒体出身的新闻人,他自然也想到了网友可能提出的疑问。
胡锡进冠冕堂皇的将这种做法称为作者对新写法的探索,甚至堂而皇之的声称,绝大多数普通读者是无法理解作者的用意的。
如此,便合乎逻辑的将这篇文章引发的大众愤怒转移为民众对于文学探索不理解,并且他还站在所谓文学专业性的角度,高高在上的剥夺了普通人辨别是非的权利。
图|胡锡进原博文内容
“你们都不理解文学,那又怎么能够说这篇文章的情节是在侮辱八路军呢?”这恐怕才是他这段话实际的内涵。
能不能理解暂且不论,但文章中对日军的正面描写,以及对八路军的负面描写,绝对是白纸黑字地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是无可抵赖的。
“二三十名左右的共匪在灌木间跳跃,却没有分散逃窜。”这是《杜鹃花落》的原文。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暗含讽义的词语,表达作者的负面情绪。
那这里的跳跃逃窜又是否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作者的某种不满之情呢?胡锡进的解释实在是有些苍白。
图|胡锡进原博文内容
不过,继续往下读,不由得让人感慨,胡锡进曾经能担任环球日报的主编也并非毫无道理的。
在随后的段落中,他便又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李佳前做出了辩护。
“作者是教英语出身的,并非专业作家。”
文学创作探索不应该是由李佳前他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做的,他明显也没有能力驾驭这样敏感的创作方式。
一大长串下来,非但将这篇文章被大众“误解”归因于是作者的创作水平问题,还以“各打三十大板”的方式,批判作者的同时,也呼吁普罗大众理解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
但是他这样试图用所谓的客观事实与逻辑,做出理中客的派头,实际上,只是在暗戳戳的指责,网友们的愤怒是无理的、不合逻辑且非常低层次的。
所谓的非专业出身,也只是希望能够以作者的非专业性身份获得部分网友的同情,以动摇部分网友对这件事情的评价。
图|胡锡进原博文内容
相比于《杜鹃花落》这篇文章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不适,胡锡进这篇点评中对大众朴实爱国情怀的点评是极为居高临下且隐蔽的。
反观他自己,为这样一篇敏感的文章申辩,也顺理成章地在文章中不着痕迹的隐了身。
而《杜鹃花落》事件一经发酵,便在当地,也就是成都新都区引起了高度重视。
不仅迅速把文章作者李佳前免职,同时,也针对此次事件开展了深入调查,连带着新都区的几位教职员工,包括区教科院院长都被给予了停职处罚。
官方的发声无疑也是对这篇文章的盖棺定论,可胡锡进在文章中却说道,
“我希望无论是对那名已经免职校长的调查,还是对试卷的调查,都要坚持客观性。”
客观性?事实摆在眼前,他却口口声声强调着客观,实在不难让人怀疑他是否意有所指。
他在末尾,甚至还故作客观的强调,“”学校长以及考试出题人难道会有意挑衅社会共识吗?这样拿着鸡蛋往石头上撞,他们图的是什么呢?”
不仅站在看似正面的官方角度,将这篇文章中明晃晃的侮辱包装成“会有人坏的这么明显吗”,还抓住了大众最热衷的阴谋论视角,字里行间都在声称这件事情或许另有隐情。
可以说,他这一手转移矛盾实在漂亮。
字字看似公平公正,内里却早已有失偏颇,他刻意强调的“把文章作者的申辩公之于众”,难道不正是在为李佳前做辩护吗?
图|网友评论
想来,若不是确实有这样深厚的“文学功底”,他这样的思想也很难作为资深媒体人在互联网上活跃了如此之久。
当然,再如何巧言令色,也改变不了他的思想立场。
人民群众眼光是雪亮的,在网友们对他这篇早就歪了骨头的文章集体炮轰后。
除了一开始还能假装理中客继续辩论,后面便立马灰溜溜的删除了文章,心虚的意味实在太过明显。
不过,这也并不是他第一次这样站在大众舆论的风暴中心,故作理中客的形象。
汤家凤老师就曾这样点评过他,“胡锡进先生擅长将人民内部矛盾搞得像敌我矛盾而敌我矛盾,搞得像人民内部矛盾,高手,高手啊。”
在先前排放日本核污水的时候,他便跳出来,“像我这个年纪和单身的,放心吃。”
短短几句话,便把这样一个严肃的涉及全人类安危的环境保护问题,消解成了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玩笑。
包括原先笑果文化旗下脱口秀艺人侮辱解放军一事,在西部战区官方都明确声明不接受道歉的情况下,胡锡进却说着,不至于永久封杀涉事演员的言论。
图|汤家凤老师的原博文
如此看来,他被汤家凤老师这样评价,也实在是合情合理。
不过,不管从哪一角度来说,以玩笑消解严肃,以所谓的公正客观指责大众朴实无华的情绪,实在是有悖他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应有的品行。
当下,社会环境中,社会舆论早就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引导社会言论方向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胡锡进前有环球时报主编身份背书,如今又在网络上拥有诸多粉丝,故意违背已知的客观事实发表这样或是哗众取宠,或是另有所指的文章,绝对是不合时宜且令人不齿的。
也希望胡主编能认识到,如果不对自己的言行多加约束,那他迟早有一天以自身的能力是配不上目前在社会舆论上的地位,他也终将因自己的发言招来灭顶之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