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 刘静怡)又一款双抗药物成功出海。9月4日,岸迈生物与Vignette Bio公司就双抗药物EMB-06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岸迈生物将以现金和股权的形式收取总计6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对价,并将有权收取5.75亿美元的其他款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国产双抗密集出海,迎来一波交易热。7~9月共5款药物出海,主要聚焦于肿瘤领域,仅8月三款药物的交易总额就超37亿美元。
令人瞩目的是交易价格,默沙东斥资13亿美元引进同润生物CD3/CD19双抗CN201;嘉和生物将CD20/CD3授权给TRC 2004将获得数千万美元的首付款、高达4.4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分层特许权使用费。而宜明昂科与Instil Bio就PD-L1 x VEGF双特异性抗体达成授权协议后,将获得高达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里程碑付款更是超过20亿美元。
双抗药物出海交易金额一直不菲,早在2022年,Summit斥资总额50亿美元引进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首付款达5亿美元,这一数额一度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纪录。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全球获批且正常销售的10余款双抗药物,主要聚焦于血液瘤领域,在实体瘤和眼科领域等,也有产品涉及。这些药物超半数都在近三年获批,其中包括中国药企康方生物获批上市的两款双抗产品,这也意味着双抗药物研发迎来了集中收获期。我国首个国产双抗药物卡度尼利单抗上市首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元,而瞄准中国双抗研发管线的,除上述提及的企业外,也包括罗氏、阿斯利康这类跨国药企巨头。
实际上,除双抗之外,今年越来越多国产创新药授权出海,靠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寻求更大市场。9月6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渊源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于药企来说,“借船出海”适合那些资源有限,缺乏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在何渊源看来,创新药出海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此外,考虑到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等国际层面的行动对业内带来的不稳定因素,BD出海或成为创新药企业快速、稳妥进入国际市场的优选方式。
即便赛道火热,双抗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和铂医药双抗出海就曾遭遇退货。8月8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合作方Cullinan有关终止协议的通知,终止关于双抗HBM7008在授权区域内的开发和商业化,原因为合作方战略转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7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