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投”了自己的投资人——金沙江创投,是这几天TMT圈的热门话题之一。
事情由来是:杭州金沙江初向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简称“金沙江初向量”)近来发生了工商变更,新增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股东。
划重点:前者是金沙江创投旗下的基金,后者是小红书的母公司。
也就是说,小红书做LP,投资了金沙江创投——小红书成立初期以及此后几轮的投资人。
在创投动辄因回购条款/对赌协议引发创始人和投资人撕裂(罗永浩看了会流泪)的背景下,小红书跟金沙江创投之间“今天你对我不离不弃,明天我做你的LP”的故事堪称佳话。
说到金沙江创投,有些人会本能地想到朱啸虎。有媒体就由此做出解读:小红书投了朱啸虎。
但跟身边知情的投资圈朋友交流后得知,与此前个别媒体报道的不同,小红书“投”金沙江创投这事不是发生在2024年,也跟朱啸虎关系不大。
01
小红书对金沙江初向量的投资,其实最早发生在 2022 年,也就是该基金刚成立的时候,而不是最近。
之所以最近被当做新闻,只是因为该基金的工商信息近日发生了变更——里面多了小红书的出资信息。
换句话说,早在2022年,小红书就开始“千里马反哺自己的伯乐”了。
小红书为什么会这么有这波操作?答案就藏在金沙江初向量基金的背景信息里。
金沙江初向量基金,是当时金沙江的另一名主管合伙人张予彤2022年召集成立的天使基金,专门投资前沿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
彼时的金沙江创投,为人熟知的投资主赛道是移动互联网。另辟蹊径去做一个前沿科技的天使基金,在当时并不被看好——毕竟,这类投资的回报周期往往很长。
张予彤只能去求助自己熟悉的机构和朋友,包括早期投资并陪跑近10年的小红书、曾投资和任职过的趣加游戏、曾经合作过的基金和个人朋友……这些机构和个人组成了金沙江初向量基金丰富多样的合伙人名单。
没负众望,在成立不到2年的时间里,金沙江初向量基金一共投出了11家创业公司,涵盖了人工智能、数据基础设施、机器人、芯片等领域,其中不乏无问芯穹、Liblib AI、万有引力和星海图这样的明星创业公司。
在科技行业,这几家公司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无问芯穹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推动成立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司,获得了包括腾讯、百度、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真格基金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Liblib AI是个AI图像创作平台和模型分享社区,最近一年完成了三轮融资,总金额达到了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源码资本、高榕创投。
专注打造“一脑多型”具身智能的星海图,则被看作具身智能赛道的“最强初创团队”。
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的团队主创大多出自清华。
02
可能有些人会问了:说了这么多,小红书到底为什么要参与?
原因并不复杂:小红书愿意在2022年参与金沙江初向量基金,除了“长大后”希望回报当初的投资人,其实也是因为看到了当年不被看好的自己。
时间拨回到2013年。
张予彤当时是斯坦福华人创业协会的主席,组织过不少创业活动,在一个以旅行为主题的活动中,毛文超参加了讨论,同时参加活动的人里,还有他未来的COO柯南。
带着几经修改的商业计划,毛文超后来又参加了张予彤组织的另一项暑期创新项目评选,比赛有几个限制条件:回中国创业、做移动互联网APP、至少有一名斯坦福的校友、至少有一名可以开发产品工程师。
在20多个项目中,毛文超的项目成为唯一获得投资的天使项目。
该项目有个浪漫的名字,叫“私奔中国”,也就是小红书项目的前传。
当时金沙江创投的管理合伙人林仁俊(Richard Lim)和张予彤投资了这家连产品和产品名都没有的项目。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都是九十九死一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小红书面临了无数的质疑和挑战:2014年,投资人会问小红书和蘑菇街美丽说这些社区有什么区别;2016年,也有人会问它和蜜芽考拉这些跨境电商有什么区别。
2013年创立公司,做了4年,2016年的时候DAU(日活)不到100万,在那时,很多人未必能想到,小红书今天的DAU已经超过了1亿。
“创业之初,我们就坚信我们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但那时,我们既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也不知道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要历经多少磨难。我们非常幸运,创业第一天身边就有Richard、予彤,有金沙江创投一路陪伴。他们和我们一同摸索这家伟大的公司该长成什么样子……”金沙江创投的官网上,挂着毛文超写下的这段话。
“十年”,在陈奕迅的歌里是情感变迁,是故事翻篇。
但对小红书来说,十年就是不断越过山丘抵达更高的山峰的旅程。
这一路自然不乏波折,但它幸运的是,有人一路同行。
03
曾有投资人这样阐释过“什么叫成功的投资”:真正的成功不只是短期的财务回报,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能彼此信任和相互支持。
小红书跟投资人的故事,性感之处不只在于他们最终成就了彼此,更在于长达十年的陪伴。
不管是投资人投资天使轮的企业,还是创业者人反哺投资人,都有着同一个指向:对彼此有信心。
唯有如此,几方才能携手一起穿越周期,并孕育出下一个行业巨头。
在创投气候已发生变化的当下,这样的信心弥足珍贵。
都知道,这两年,创投的“刚性兑付”激起的官司频现。这背后是,几乎各方都遇到了困难:创业者有创业者的难,投资人有投资人的难。
但不管多么难,还是不能忘了:面对那些艰难险阻,各方都需要有耐心和远见,需要有勇气和魄力,要相信真正有价值的机会往往诞生于最艰难的时刻……
但愿在将来,更多创业者跟投资人都能在艰难时刻,共同孕育出渡过艰难时刻的力量,让中国科技界的信心与活力流动不竭、脉动不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7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