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进入倒计时,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等待了,特别是黄金暴涨,然后盟友日本汇率大幅的升值都说明一个问题,世界对于美国降息已经等不起了,所以美联储正在谋划新的降息“收割”行动。
这里的降息其实没有任何理由,因为美国的数据造假已经到了不能再假的地步。基于“假数据” 制定的利率政策,已严重脱离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
众多经济学人士表示美联储已经错过了最佳降息时间,即使现在降息,宽松的政策起作用也许到了明年下半年,而这半年时间,美国的经济状况可能发生无法扭转的颓势,后果绝不亚于次贷危机。
造假高达50%,不装了
8月21日,美国劳工部发布了一份报告,根据美国人自己的统计,从2023年4月份到2024年3月份整整一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就业数据存在严重的水分,竟然有高达81.8万个就业岗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换句话说,美国为了掩盖经济下滑的危机,已经开始玩弄数字游戏了,而且这个81.8万还只是初步估计,据高盛集团预测,美国这次数据作假的规模恐怕会超过百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硬撑着不降息.
那么美国国内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严峻的局面:第一,工厂大规模倒闭,失业人口急剧增加;第二,由于长期高利率,银行纷纷倒闭,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第三,股市泡沫无法持续,美国人民的财富大幅缩水;
美国还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特别是加息之后收割然后抄底的套路,用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是今年就是摆烂的国家更多,所以你收割没有油水,逼得美国只能提前收网。
比如黎巴嫩和斯里兰卡,2022年3月份美国开始加息,结果四月份黎巴嫩就宣布破产,七月份斯里兰卡也紧随其后,同样宣布破产。
所以,趁着现在还有一丝颜面,赶紧派沙利文来中国探探口风,询问未来的打算,这才是最佳策略。
其实说白了,就是金融战美国已经输定了,现在他们只想找个借口,好让自己不至于直接投降认输罢了。
如果美国真的降息,那么过去两年在美国赚取利息的资金就会重新流入中国市场,美国的利益集团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很可能会在中国周围挑起战争,以此阻止这些资金回到中国。
开启“降息”收割计划
现在需要关注的是,美国会在哪些地方挑起战争,又该如何应对?
科技其实早就一肩挑起了,最近苹果公司盯上了抖音和微信,这两款应用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软件,人们观看直播时的打赏费用,阅读文章时的充值费用,都因为苹果税而比安卓用户多支付了30%。
那么现在苹果公司不满的地方究竟在哪儿?
就在于这两款软件中有很多小程序,包括各种团购、带货和直播等功能。如果所有的数字产品都能再提高30%的售价,那么势必将为苹果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流入。
团购、直播付费,这都是早就出现好多年的东西了,为什么要说苹果公司突然才开始搞?其实答案很简单。
马上就要进入9月份了,美国降息之后的新收割战争开启,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库克曾经公开表示过,中国市场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这肯定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毕竟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苹果用户群体,而且还是全球最高的苹果税收入来源,光凭这项“无中生有”的过路费,苹果每年就能从中国赚走超过400亿美元,这可是纯利润!
当美国开始加息的时候,大量的资金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率,纷纷涌入美国。但是,随着降息的到来,这些资金可能会开始回流。
据一些机构预测,仅仅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套利资金就高达2万亿美元的规模,一旦降息开始,高额的利息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各种资金将纷纷逃离美国。
那么,该怎么避免这场风暴呢?这无疑是摆在包括苹果在内的许多美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所以现在的收费就是提前开始为下半年的收割做准备。
美国或开启“进攻”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大家,下半年你们在浏览手机新闻时,肯定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悲观言论。
因为这是美国为了减少资本回流所采取的一种集体行动。对于各家美股公司来说,他们也需要积极应对,采取自救措施,以抵御资产外逃的冲击。
在美国加息收割全球财富的关键时刻,金砖国家却推出了独立的结算系统,这简直就是给美国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敢继续加息,那我们就选择合作,远离你的游戏。
有资本这样说的原因就是玩着工业体系,要知道中国除了拥有世界上强大的工业体系外,还有国家化步步抬升的人民币。
所以原材料有俄罗斯,石油有沙特,铁矿有巴西,你告诉我你美国还有什么能拿出来的牌呢?
通过这个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去美元化的工农业贸易闭环。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一方面,它需要考虑自身是否能够承受住这种压力;另一方面,它还要思考这样的收割行动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我们是有着长远理想的大国,不会因为他人的挑衅而轻易发动战争。
相反,我们会抓住对方挑衅的机会,给予对方无法还手的打击,等到留在美国的资金全部回归后,再挥舞拳头,沉重打击这些扰乱中国经济的人,重新恢复我们强大的经济增速和经济质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6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