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对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华,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孙兴杰:沙利文是拜登政府的首席战略安全智囊,也可以说,沙利文是“拜登主义”的主要设计者和执行者,对华政策无疑是“拜登主义”的重要内容。拜登总统已经宣布退出竞选,这也意味着拜登以及沙利文在白宫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沙利文此次访华,我个人认为是为“拜登主义”增加新的内容和确定性,另外,作为具有年龄优势的美国新一代战略家,沙利文对美国战略和外交的影响将会继续,因此,沙利文在拜登政府的成绩也将是他未来进入新岗位的筹码。
沙利文和王毅之间的沟通渠道是拜登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巴厘岛会晤之后,“王毅-沙利文渠道”建立起来,在奥地利、马耳他、泰国等第三地长时间会晤之后,沙利文此次对中国进行3天访问,不仅延续了这一沟通渠道的稳健有效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拜登总统的任期有限,是否会在卸任之前对中国进行访问,还不确定。如果他没有中国之行的计划,那将成为里根之后,三十多年来唯一没有访华的美国总统,拜登是否愿意带上这一标签也不好说。
沙利文来访,一方面延续了去年王毅访美的势头,另一方面也是为中美高层会晤进行沟通。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沙利文作为拜登的首席安全智囊,其访华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与基辛格访华一样对双方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与斯考特罗夫特访华一样对双方的意图进行沟通与交流,为中美关系的止跌企稳注入确定性。
沙利文是赖斯之后,时隔八年,再次访华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虽然拜登政府时期,沙利文等一直强调中美关系的竞争性,但是沙利文来华进行战略沟通,也表明沙利文等在调整对华认知。沙利文与王毅之间的沟通渠道从选择维也纳、马耳他等与中美距离相似的第三地转向泰国曼谷、北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气氛变化。此外,沙利文三天访华行程,双方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沟通与交流,沙利文的在华切身体验多少也会改变他从媒体或者第三者获得的中国印象,这对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曼谷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会晤。图源:外交部网站
直新闻:拜登政府任期所剩无几,您对于沙利文和王毅的战略沟通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孙兴杰:在拜登宣布退选之后,沙利文也快期末测试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沙利文来访只是仪式性的呢?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沙利文在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设计中的角色是有目共睹的,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主要操盘手。在中美外交与安全高官首次在安克雷奇会晤之后,双边关系走低,后来中美建立了中央外办主任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渠道,为中美关系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巴厘岛会晤之后,这一渠道的角色进一步彰显,沙利文的对华关系用词也在不断变化,事实上,这也是沙利文重要的外交学习和调整的过程。从一开始将中国视为唯一挑战者,到现在寻求建设性合作,中美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寻找最大公约数。
对于沙利文的访华行程,美方高官认为,即使在竞争中,我们也能找到建设性方式展开合作。我想这是美国对华战略认知的重要变化,当然说,拜登政府对华进行三分法,但是有一段时间,美国只强调竞争和对抗,合作领域几乎不再提。现在沙利文更多谈到在竞争中寻找和平共存,这意味着沙利文对华认知也有了变化。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不是美国,美国不应该以西方的历史来镜像中国,无论从历史还是战略来说,这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重要方法论。
拜登政府最初将中国定义为有能力和意图挑战美国的大国,沙利文此次访华的重要目标是详细了解政策意图和战略意图。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国家关系中,能力和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测度的,尤其是客观物质力量,可以用某些指标进行衡量,比如经济、军事等,但是主观意图是很难测量的。然而,意图却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误判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美高层的互动更多要聚焦于了解的彼此意图,中方多次强调无意取代美国,也不会另起炉灶,沙利文以及美国新一代战略精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战略思维,唯其如此,才能让中美关系进入相向而行的轨道。
另外,中美将对国家安全和经济活动的边界进行沟通,这是以往大国关系中没有的现象。沙利文作为国家安全事务的智囊,多次就美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发表意见,其原因在于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对华战略科技产业竞争。技术和产业是大国兴衰的核心线索,但是将技术产业安全化是有问题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既具有战略色彩,也必须依靠市场体系,中美在技术和产业领域的竞争核心是看谁能够建立更加开放有效的合作体系。
作者丨孙兴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2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