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郑亚丽设计张源
浙江45个工业大县,新鲜出炉。
今年,按照“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或规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或规上工业企业数1000家以上”的标准,浙江对工业大县重新划定,有被调出者,也有新晋者,最终北仑区、慈溪市、镇海区、钱塘区等45个县(市、区)符合条件,由此,浙江工业大县数量比以往增加1席。
工业大县是浙江发展工业经济的核心力量。什么样的县能被称作工业大县,新划定的工业大县有何不同?
设计:张源
四张新面孔
工业大县,是指在工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影响力的县(市、区)。这些地区通常以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较高的工业产出和就业机会著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放眼全国,一众工业大县中,涌现出了一批工业强县,比如江苏的昆山、福建的晋江、湖南的浏阳、浙江的慈溪等,它们在工业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各自的工业特色和优势。
北仑区、慈溪市、镇海区、钱塘区、滨江区、萧山区、海宁市、平湖市、岱山县……
翻看浙江工业大县名单,各县均拥有鲜明的工业标签。
比如北仑区,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位居浙江工业大县首位,规上工业增加突破千亿元。再如海宁,早已靠着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摘得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经编名城、中国皮革皮草服装名城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今年工业大县调整,有县城被调出,也有新进入者。岱山、柯城、婺城和上城等4个县(区),就是新晋工业大县。
柯城区值得一说。前不久,浙江正式建立山区海岛县分类动态调整机制,柯城区被调出山区26县。一进一出,正是对柯城工业发展的最佳褒奖。
柯城工业发展如何?一个荣誉最为直观。象征着浙江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的“浙江制造天工鼎”,柯城区今年再度拿下,实现“两连冠”。
这几年,柯城把光电(半导体)产业和智能装备作为主导产业,准确把握深圳、武汉、上海、杭州等地产业转移的机遇,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先后引进东巨康、元森、众铭安、梵西等一批光电半导体产业项目,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在这些重大项目加持下,2023年,柯城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其中,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是山区26县唯一成功获评核心区的县(市、区)。
作为海岛县,新入选的岱山以实际行动告诉外界,结合自身优势,“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也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岱山和柯城一样,连续两年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2017年,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岱山县鱼山岛应运而生,全国首个、世界第二个离岛型的绿色石化基地就此崛起,也夯实了岱山的工业基础。
如今,岱山的石化、船舶行业先后入选浙江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这些,都将成为岱山作为工业大县的发展底气。
三年一划定
浙江对工业大县的调整,并非首次。涌金君了解到,历史上,浙江曾于2012年、2020年两次对工业大县进行划定。
2012年,浙江按照“2011年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的标准,划定了31个县(市、区),2020年按照“2019年规上工业产值600亿元以上,且规上企业数180家以上”的标准,划定42个县(市、区)。
2022年以来,由于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又新增了临平区、钱塘区,工业大县数量达到44个。
结合今年“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或规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或规上工业企业数1000家以上”的标准,从中也能看出,浙江工业大县不断拉高的门槛,以及不断增强的工业实力。
划定工业大县,颇有讲究。省经信厅经济运行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今年划定工业大县的标准,仍是以工业规模为主要考量,激励各地不断做大工业产出,夯实工业底盘。
本次调整后,45个工业大县(市、区)经济总量,依然占全省的七八成。
对浙江来说,抓住了这些工业大县,也就抓住了全省的基本盘。
浙江明确,今后每三年划定一次工业大县(市、区)名单,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工业规模为考量,根据全省工业增长情况,动态提高工业规模标准。
对于这些工业大县的进一步发展,浙江也明确了路径。
比如,今后浙江将支持工业大县(市、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鼓励它们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工业大县(市、区)推进项目招大引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等,充分发挥工业大县在全省工业运行中挑大梁、作贡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1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