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欧美车企陆续放弃电动汽车"的消息引发热议。
据报道,奔驰宣布将原定2025年电动车占比50%的计划推迟至2030年;
福特放弃了2030年前在欧洲实现全面电动化的目标;
通用汽车下调年度电动汽车产量;
就连苹果也取消了备受瞩目的"泰坦"自动驾驶电动车项目。
与此同时,美国、英国等国家政府也开始放缓电动化进程的步伐,“阴谋论”的气息越发明显。
本文内信源来自(广州日报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美国放宽了2030年减排和电动车销量提升的目标,英国则将2030年燃油车禁售令延后到2035年。
眼下,欧美电动车市场正经历一个微妙的"降温"期。
根据权威机构统计,2023年美国新车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仅为9%,远低于中国31.6%的水平。
而在欧洲,2022年底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近2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跌幅更是高达34%。
这一系列数据,无不预示着电动车在欧美主流市场遭遇"滑铁卢"的危险。
追根溯源,高企的电动车售价无疑是消费者望而却步的头号原因。
以美国为例,2023年电动车的平均售价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近13000美元。
"电动车=昂贵"的刻板印象,使得许多潜在购车者难以跨出选购的那一步。
平心而论,电动车技术的快速迭代和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路线,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些成本最终难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除了价格因素外,欧美国家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动车的推广应用。
数据显示,全欧洲目前仅有不到62万个公共充电桩,而电动车保有量却已突破500万辆,远未达到车桩比10:1的合理配比。
"开电动车,担心没地方充电",这种顾虑使得不少消费者对电动车望而生畏。
相比之下,我国已建成充电桩859.6万个,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为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消费端遇冷的同时,欧美车企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也困境重重。
电动车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正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侵蚀着车企的利润空间。
以福特为例,2023年其电动车业务总计亏损高达47亿美元。
作为传统巨头,奔驰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受电动车成本攀升影响,其2023年的净利润较上年下滑1.9%。
反观燃油车业务,其积累多年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依然能够为车企贡献可观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欧美车企开始重新权衡电动化转型的节奏,削减或推迟电动车投资计划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后起之秀中国电动车的迅速崛起,个别西方媒体选择性忽视其在推动绿色出行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反而借题发挥,炒作所谓"电动车反而更污染环境"的论调,称电动车比燃油车“排出更多的毒气”。
这些观点大多源于对个别研究成果的断章取义。
比如,美国Emissions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电动车由于自重较大,导致制动器和轮胎磨损更快,从而向大气中释放更多有害颗粒。
但媒体在引用时,只字未提该研究本身并未区分电动车和燃油车,而是笼统地探讨车辆轮胎磨损的环境影响。
事实上,电动车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远低于传统燃油车。
权威研究表明,即使考虑电池生产等环节的碳排放,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的零排放特性,依然能让其碳足迹比燃油车低30%左右。
而随着全社会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的不断攀升,这一优势还将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均已跃居世界第一,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近三成。
在更高比例的清洁电力加持下,中国电动车的环保效益正在不断放大。
那么,欧美车企和政府集体降温电动化热情的背后,真实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基于市场状况的被动应变,但实质上,更多地反映出其内心的纠结和焦虑。
首先,传统燃油车业务带来的丰厚利润,使得车企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的问题上举棋不定。
以德国大众集团为例,2023财年其来自燃油车的营业利润高达117亿欧元,而电动车业务却因为巨额研发投入和产能爬坡期的高额折旧而陷入亏损。
对于这样一块"金饭碗",大众自然不愿轻易放手。
即便其CEO在公开场合多次呼吁加快电气化进程,但面对股东的利润诉求,管理层在资源配置上仍难免"肉痛"。
类似的顾虑,在其他欧美车企中同样普遍存在。
其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剧等因素,也使得欧美各国政府在电动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上有所动摇。
据统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9%,创下近十年新低。
与此同时,美欧多国的通胀率居高不下,民生领域的支出压力与日俱增。
在这种大背景下,即使各国政府对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依然坚定,但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也不得不更多地权衡国库承受力和其他民生需求,难免有所收缩和迟疑。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异军突起,也成为令欧美车企和政府难以回避的"心理阴影"。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对欧盟的出口量同比大增120%。
比亚迪、上汽等自主品牌以其在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超高性价比,对欧美传统车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分析指出,对标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的制造成本可以低40%左右。
面对后发先至、本土市占率节节攀升的中国竞争对手,欧美车企如何在电动化进程中突围,这还需要诸多头脑风暴。
欧美市场需求降温、政策力度趋弱、竞争态势激烈等因素交织,将对已经在电动化赛道上抢得先机的中国车企形成一定掣肘。
短期来看,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市场拓展节奏或将有所放缓,盈利压力也会有所加大。
但这更应成为倒逼自主品牌加速迭代升级、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对标海外巨头,自主品牌当前在整车集成、智能网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
为此,以比亚迪、上汽、吉利为代表的中国头部车企,应进一步加大在欧洲的研发布局,完善本土化的供应链体系,针对细分市场需求研发更多元的产品矩阵。
值得关注的是,在欧美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混合动力车型或许将是中国品牌打开局面的一把"钥匙"。
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汽车市场的亮点之一,就是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大涨21%。
相比纯电动车,插混车型在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等方面都更容易被欧美消费者所接受。
对此,自主品牌应积极响应市场呼声,通过加快插混车型的投放,率先抢占制高点。
从更长远来看,只有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动力电池、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掌握更多"杀手锏",中国品牌才能在后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国内车企还需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通过跨界融合、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化应用。
总的来说,纵使当下欧美主流市场对电动车的热情有所降温,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化大势已去。
从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来看,电动智能化仍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航道。
欧美车企和政府对电动化转型的策略调整,只是权宜之计而非根本动摇。
让世界重新瞩目电动车风向标的,将是站在新赛道起跑线上的中国品牌。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欧美放缓电动化 中国车企接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市场不可或缺” 欧美国家放缓本土电动车的背后是选择中国
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分析 | 美欧围剿下,中国电动车"绕道"了
中国汽车报,透视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市:中国市场“挑大梁”,插混车“大行其道”
凤凰卫视,鉴证|欧美国家集体放弃电动车?电车比油车排放更多毒气?
北京商报,欧美电动车转型“失速”
环球时报,欧美新能源车战略动摇了吗?
人民网,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1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