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丨唐唐视野
编辑丨唐唐视野
导语:
1. 反补贴调查真的是为了公平竞争吗?
欧盟搞的这场所谓“反补贴调查”,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实则就是一场披着羊皮的贸易战。表面上说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实际上目的不单纯。电池配方、定价策略、发展规划这些企业的命脉信息,欧盟要得相当直接,仿佛不是搞调查,而是想顺便搞个技术“收割”。欧盟居然要求像上汽集团这样的企业,把核心机密“老老实实”交出来,不给就加税?这套路比过年讨债还狠。
再看这所谓的反补贴调查,搞得跟一场精准打击一样。针对中国电动汽车,欧盟的逻辑是,中国政府对企业有补贴,所以这些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价格“太低了”,打破了竞争规则。但这补贴到底有多大?欧盟也没有拿出什么具体数据,反而更像是借这个借口,让中国企业感受到被针对的压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总量接近68万辆,同比暴增120%,而其中一大部分涌入欧洲市场,直接威胁到了本地车企的生存。法国、德国等汽车工业大国自然不干了,于是反补贴调查一出手,背后的算盘清晰得很。
欧盟搞出这些动作,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本地车企,更像是担心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被彻底甩开。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占欧洲市场份额已接近5%,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可能飙升至15%。这可是个不小的蛋糕,欧洲本土企业压力山大,不甘心当吃瓜群众。于是,反补贴调查就成了工具,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中国车企“穿小鞋”。
2.欧盟真的敢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吗?
欧盟那边闹得热火朝天,加税的声音越来越大,可问题是,他们真的敢下这手吗?数据早已经摆在台面上了。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的数量已经突破20万辆,几乎占据了欧盟电动汽车市场的5%。如果欧盟真的一意孤行加征关税,那么这个市场份额恐怕不是减少那么简单,直接可能就没人愿意进口了。更别提,这20万辆可不仅是个数字,它背后是数十亿欧元的贸易额,还有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别看欧盟官员嘴上说得硬气,真要动手,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后果,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欧洲车企现在面对的竞争压力已经够大了,尤其是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的高性价比电动汽车一进来,本土车企日子可不好过。据彭博社数据,欧洲的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比中国高出20%-40%。如果再对中国车加征关税,欧洲消费者就得掏更多的钱买车,这恐怕不是哪个政府愿意看到的局面。更不用说,欧洲内部国家利益也不一致,有的国家希望保护本土车企,而另一些国家则担心过度保护会让市场失去活力。
更有意思的是,撤资这个威胁可不只是说说而已。早在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中,中国的投资从美国迅速减少,很多项目被搁置。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企业并不害怕“经济制裁”,撤资是实际且有效的手段。据相关数据统计,仅在2022年,中国企业在欧盟的直接投资已经达到120亿欧元。要是这些钱真撤了,欧洲的经济又会多一笔损失,雪上加霜。
3.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为何不愿轻易妥协?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并不是“菜鸟”,面对来自欧盟和美国的重重壁垒,仍然一边嚼着艰难,一边闯出了自己的路。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突破67万辆,同比增长达120%,这些车并没有因为关税高、政策不友好而停滞不前,反而成功打开了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大门。这样硬核的成绩背后,不仅是技术和价格的优势,更是一种无视阻碍、坚持走出去的战略。
让这些企业妥协?不可能。这场游戏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退让。原因很简单,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白热化。比亚迪、蔚来这些“老牌”新势力在国内相互厮杀,还要面对传统车企转型后的夹击,光靠国内市场是走不远的。加上欧洲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其吸引力是巨大的。欧洲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暴增,2022年,欧洲电动汽车销售增长15%,这蛋糕实在太诱人,谁也不想放弃。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并非靠低价“打劫”市场,而是凭借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出口价格比欧洲的便宜30%—40%,这并不是补贴的结果,而是中国在生产链上具备天然的优势。从电池到整车,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条,这让企业有底气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力,而不因外界的限制而轻易妥协。
4.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是否会自食其果?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挥起关税大棒,乍看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可背后这算盘打得未必精明。数据早就给出警告: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22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已超过120亿欧元,成为了许多欧洲国家的顶梁柱。现在突然把大刀挥向中国企业,撤资危机可不是小事,失去中国企业的投资,欧洲经济的“脊梁骨”恐怕要疼上一阵子。
对欧洲来说,中国撤资的后果可不仅仅是少了点外来资本那么简单。德国制造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经济依赖出口和外资,而中国则是其最大的外资来源之一。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德国的投资增加了9.5%,达到107亿欧元。倘若中国企业撤资,德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和就业岗位都将受到严重冲击,进而影响整个欧盟经济。再加上欧洲本身经济复苏乏力,失去中国的投资,等于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还可能导致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下滑。根据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2022年欧盟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被中国和美国逐渐侵蚀。若因加税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减少在欧洲的供应,短期内或许能缓解本土企业的压力,可长期来看,欧洲消费者将面临更少的选择、更高的价格,这无疑会削弱欧盟的市场吸引力,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0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