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977篇原创文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两三年国内的舆论环境,越发让人觉得这句话是多么的了不起和必须性。
谨防落入宏观叙事陷阱
这几年的国内,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整个社会层面,都笼罩着一种非常悲观的氛围。
概括而言,就是集体处于对未来没有信心,不仅不看好宏观经济未来的表现,而且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就是认为中国的发展到头了、将掉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国运结束了、各种崩溃论之类的。
中国未来会发展到哪个程度?成为发达国家,还是成为大号拉美国家?
这种宏大命题的答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是顶层,都没办法有很确切的答案。更不要说普通人,无论是见识,还是所掌握的信息,其实都不足以支撑对这样的命题有一个靠谱的答案。
但还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地聚焦于此,他们总是关注,也热衷于讨论此类命题,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听从别人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结论进行个人职业或者人生的规划。
是好是坏,很难客观评价。但因为一直浸泡在资本市场里,leo个人对宏观分析是比较排斥的,因为见识了太多不靠谱的宏观分析和预测。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对比一下宏观分析师们每年年初的预测和年终的结果,或者他们几年前的预判和现在的结果对比,就会惊喜地发现准确度真的还不如猴子去投飞镖,哪怕是很多网红宏观分析师。
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宏观分析都掉入了大而空的讨论之中,对投资并没有什么帮助,这其实又是另一种宏观叙事陷阱。
哪一个是真相?
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几年国内确确实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经济产业,还是国民风险偏好等,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尤其明显,最典型的就是从去年开始市场对于高股息板块的追逐。
社会层面同样如此,无论是大量提前还贷,还是大学毕业生对于体制内工作的追逐,或者高考高校追逐理工科,以及一些跟体制内对口的学习(如警校),抛弃过去十年都很热门的财经类高校等等,都可以看出来整个社会的信心严重不足。
但另一面,虽然很多人都在说国内消费不行了,收入增长不行了,这不行那不行的,一到节假日,旅游景点又是“人从众”的画面。
所以哪个是真相呢?
可能都是真相,本来经济发展就不均衡,总有人受益,总有人受损,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个人的影响可能要很多年后才能逐步体现出来,很多人还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或者说还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依然延续之前的行为习惯。
这也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宏观分析乃至人文社科令人讨厌的地方,根本没有标准化可言,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所以,除非大家对于宏观环境的关注真的能转化成对自己个人职业生涯、对家庭经济、对投资等有帮助的策略之类的,不然老是去关注和讨论这些宏观命题真的没有太大意义。
说实话,把这些当茶余饭后的聊资,还不如关注明星绯闻来的好,毕竟后者可以让人放松,前者只会让人恐惧紧张。
大部分人普通人的身份,决定了所拥有的见识和信息都不足以驾驭如此宏大的命题,无非就是跟风讨论而已,再加上社交网络的高达发达,又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更是让很多人深陷于这种不着实地的宏观命题上。
Leo强烈建议大家必须对社交网络的威力提起十二分警惕,尤其是短视频的爆火,太容易引发群众层面的跟风潮了。
别的不说,光一个张雪峰就几乎毁掉了很多文科专业,当然了,不是说张雪峰不好,人家的那套理论之所以能走红,确实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选择一些容易就业的专业确实没错,但不能说百分之百的文科专业都是没用的。
如果我们不能注意到互联网算法的恐怖,不警惕信息茧房的危害,就很容易掉入各种宏观命题、各种悲观情绪中不可自拔。
被一个烧烤店老板治愈了焦虑症
坦诚讲,leo一直对于信息茧房的问题非常谨慎,但由于一直浸泡在二级市场中,还是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一度对整个宏观大环境产生巨大的顾虑和担忧,继而担忧自己的未来,最终给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直到家旁边的一个小店,治好了自己的增长焦虑症。
Leo家附近有一家很小的烧烤店,店铺实在非常小,没有多余的员工,就是老板自己一个人烧烤和收拾桌椅,但总是顾客盈门,好像还成为了网红店,很多人慕名而来。
这只能说明这个老板有点东西,他家的烧烤真是好吃,后面leo就跟风尝试了一下,确实味道还不错,能火那么久是有原因的。
跟老板简单交流了一下,人家干这行很多年了,而且非常注重在口碑上的研究,工作之余,有时候去其他地方,都会专门去找当地比较火爆的烧烤店尝一下,学习别人的做法。
之前一度也开过大店,但是大店要做太多管理工作,加上成本太高,对盈利要求更高,最终味道反而很难有保障,所以后面他想开了,自己就是喜欢做烧烤,就盘了一个非常小的店铺,有那么一点自娱自乐地干起来了,没想到生意非常不错,成为了小网红店,每天都有人来自发尝鲜。
这种鲜活的例子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给了我非常好的启发。我们大部分人总是热衷于空洞的宏观命题讨论,但实际上,能对一个普通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大部分都是细碎而具体的事物,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应该做的事情是落到实处,去用心优化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只要你能持续地打磨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把它做到不说最顶尖的水平,只要能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超出大部分人的水平,你就无需过分担忧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中国机会依然巨大
中国,可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而且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国家,绝大多数领域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任何领域的机会都是巨大的。
说白了,对这样庞大的市场而言,对个人或者小企业的收入影响最大的绝非宏观环境,而是个人和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并不是说宏观环境就对个人和小团队没有影响,而是说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抵消这种宏观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原来大环境好呀,客户自己跑过来,躺着赚钱,现在不行了,行业竞争加剧,生意不好做了。那多跑跑客户,用勤奋来弥补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或者改变自己的产品策略,会不会比干坐着感叹环境不好了更有效果?
对个人和小企业而言,多一两个客户,境况可能就完全改变了,宏观环境的影响,理论上是可以很小的。
虽然这种说法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鄙视:这不就是卷吗?
也许是吧,但我不相信绝大多数人在过去大环境好的时候真的能轻松赚到钱。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真正能取得大成就,赚到更多钱的,都是那些厉害的个人和企业,毕竟钱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德不配位的人,即使刮彩票中大奖,最终也都会还回去的。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想法,任何时代,对我们而言都是坏时代,毕竟共产主义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现在可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情。
与其抱怨时代,抱怨宏观环境,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一些细微而具体的事情,这些事情才是改变个人真正有效的办法和途径。
最后借用赵老爷子的那句说法,非常经典。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