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机动车检测站摆放着“杜绝非法中介”的招牌,但该站几乎每天都有多名中介聚集揽活。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车辆手刹制动不达标,踩脚刹蒙混过检;刹车灯不亮,开示宽灯替代;尾气不合格,就使用屏蔽器篡改车辆数据……
2024年7月,新京报记者在某地暗访发现,一家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通过上述多种“非正常”手段,避开检测车间的监控,帮本应该维修的“问题车”通过年审。
这些被“特殊照顾”的车辆,个个都有“熟人”打招呼。“熟人”不仅有站内工作人员,也有高价收取车主检测费的黄牛。
调查中记者发现,该站每天都有多名黄牛进入检测车间,为问题车“保驾护航”。而这一行为也得到了负责人的默许,“咱们的业务主要就靠他们”。
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等各项检测工作至关重要。但从报道看,“熟人”打个招呼,事关车辆是否安全的年审,就可以轻易糊弄过关。一些“问题车辆”,也可以借此掩盖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而“带病上路”,延长使用年限。
这样的做法无疑严重违反了机动车安全检测的相关规定,不仅可能会对公共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涉事检测站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这对那些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车辆年审的机构,显然并不公平。
从报道看,在一些检测机构,这样的操作或许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利益链。
比如,报道就显示,除了员工自己拉业务外,涉事机动车检测站内几乎每天都有四五名黄牛聚集;从老板到检测站长,都默许黄牛的存在,在检测站内为自己拉来的问题车“平事”。可见,在该检测站中,类似的操作相当常见。
而所谓的“熟人”,有的还是站内员工。这种明目张胆的里应外合,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车辆检测秩序,更是暴露了相关检测机构内部管理的混乱,进而容易形成非法的利益链条。
也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及时介入,斩断这种非法的利益链条,已刻不容缓。这也事关机动车年审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据新京报8月21日报道,针对此次媒体曝光的机动车检测问题,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已赶赴现场,固定相关证据,开展联合调查处理。涉事检测站被查处,实属咎由自取,也必然逃脱不了严厉惩罚。
当然,除了个案查处,针对机动车检测这一行业,职能部门还要做好日常性的动态检查等工作,建立完善严格的问责制度,尤其是针对这种里应外合的情况,加强监督力度。
同时也要畅通举报渠道,对违反年审相关规定的举报,及时出手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要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依法取消其检验资格,持续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事实上,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此次报道就称,允许黄牛揽客,帮“问题车”过年审的并非仅有报道所提及的这一家机动车检测站。另据报道,近两年,江苏昆山、湖南长沙、广西南宁和柳州等地的检测站,均曾出现因篡改检测结果被处罚的案例。
一桩桩案例表明,打掉机动车年审利益链条,有其合理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明晰的是,维护机动车年审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就是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采取作弊手段为问题车“开绿灯”的事情坚决不能被容忍。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等部门部署了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相关工作。公众也期待,对相关违法乱纪行为,不妨在调查清楚的基础上依法严惩,也加大曝光力度,持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力和警示效应,多管齐下地杜绝“里应外合糊弄机动车年审”等类似事件频繁发生。
撰稿/苏士仪(媒体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8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