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8年9月,我国军队重新启用并引入了更新的军衔制度,其中上将军衔被定位为实质上的最高级别军衔。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将军衔的晋升条件和频率经历了若干次调整。究竟有多少人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1955年首次实施军衔制时的情况。那时,共有55位高级官员首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个军衔排在元帅和大将之后,是当时第三高的军衔。随后,在1956年1月和1958年7月,又分别有1位高级官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在随后的7年里,再没有人被授予上将军衔,直到1965年5月军衔制被取消,届时共有57位被称为开国上将的军官。
这些上将军衔主要是授予了那些担任正、副兵团级职务的军官。
接下来,谈谈1988年以后的情况。1988年7月,随着军衔制度的更新,上将成了除一级上将外的最高军衔。尽管设有一级上将的职位,但实际上未曾授予任何人,使得上将成为了名义上的最高军衔。此时,上将军衔被视为军委委员和正大军区级职务的适用军衔。
在1988年9月,共有17位高级官员首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包括全部的军委委员(6位)及11位正大军区级官员。
然而,上将军衔的晋升并未形成固定模式,第二次晋升仪式直到5年后的1993年6月才进行,期间有6位高级官员(包括3位军委委员和3位正大军区级官员)晋升为上将。
特别地,有一位官员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在这段期间内,实际上有22位新的上将被授予(计为23人次)。
需要指出的是,上将军衔的授予标准非常严格,有21位正大军区级官员最终以中将军衔退役。
从1994年5月起,军衔制度经历了微调,其中包括取消一级上将军衔,使得上将军衔成为了按法律规定的最高军衔。
同时,晋升上将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上将成为军委委员的默认军衔。对于正大军区级职务的军官,其军衔调整为上将和中将,以上将为主要目标军衔,这一变动使得晋升上将军衔的门槛相对降低,大部分军官在退役前都能晋升为上将。
根据这些调整,1994年6月见证了19位正大军区级职务的军官晋升为上将。随后,晋升上将的仪式初步定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专为正大军区级职务的军官设置。
根据此规律,晋升上将的频率在1996年至2006年间保持稳定,随后从2007年起调整为每年一次,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
在这一期间,正大军区职(后调整为正战区职)军官晋升为上将的条件主要包括:担任正大军区职(正战区职)满2年且晋升为中将军衔(警衔)满4年。此外,新晋选为军委委员的中将也会立即举行晋升仪式。
从1994年6月到2019年7月,共有157位高级军官被晋升为上将军衔(警衔)。
2019年12月,军衔制度经历了重大调整,军级以上指挥官的晋升改为“一职一衔”,上将成为正战区职及以上职务的唯一适用军衔。这意味着,一旦晋升为正战区职,相应的军衔自动晋升为上将,无需满足任何职位年限要求。
据此,晋升上将的仪式不再固定于某个具体时间。从2019年12月到目前,共有34位高级军官晋升为上将军衔(警衔)。
总结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军共授予和晋升了270位上将(计271人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