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军事圈较久的资深军迷应该都对两本书不陌生,那就是新华出版社于1979年和1980年先后出版的《苏军在日本登陆》和《明斯克号出击》,作者是日本军事评论家久留岛龙夫。这两本书是上册与下册的关系,对第三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番宏大的假想,内容包括中苏开战、苏军登陆并占领日本、日本在中国建立流亡政府,以及中日两国经过大力协作共同击退苏联等。这其中,苏军在占领日本期间所部署的航空母舰,就是在苏联被称为载机巡洋舰的“基辅”级航母二号舰“明斯克”号,该舰在小说中最终被击沉。而在现实中,“明斯克”号也倒了个大霉……
“明斯克”号的火势不小
据光明网报道称,位于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内的“明斯克”号航母在拆除改造时发生火灾,现场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从网络上流出的视频和照片来看,这艘被中国买下并改造为“航母体验公园”的“明斯克”号烧了大约一夜,火灾位置基本集中于舰体上部,舰岛结构被烧毁了一半,舰体也受损严重。考虑到其是在拆除改造过程中发生的火灾,故不排除是工人操作电锯等设备时所产生的火花引燃了某些易燃物,进而导致了这起大火,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明斯克”号的火势不小
仅从外观受损程度来粗略估算,“明斯克”号恐已失去修复价值,基本可考虑做报废处理。不过,这个“报废”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是简单地船体拆解和对可回收材料进行再利用,或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可能很多人有所不知,拆解船只、尤其是拆解吨位大且结构复杂的军用大型船只的难度,其是并不比从0建造一艘军舰小多少。拆船不仅需要投入一定规模的工人和器材,还伴随着种种危险和麻烦,最显著的两点就是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
拆解船只的难度不亚于新造船只
我们知道,很多现代舰船的船体部位和结构需要使用诸如石棉、铅、汞和一些重金属材料,在拆船过程中,它们都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不小的危害。不仅如此,待拆解船只往往还存在难以被完全清除和抽走的残余燃油和滑油等油料,同样可能造成危害。虽然在建造过程中,只要严格遵循有毒有害作业的规定,就能避免污染出现,且建成后的舰艇不会让此类材料直接接触舰员,避免了人员健康受损的问题,但到了拆解作业之时,拆船工人就不得不直面相关危险了。在拆解过程中,人员一个不小心或未做好个人防护,就会彻底暴露在各类有毒有害物质中,进而让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以及让有毒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和土壤之中。故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拆船往往是个比造船更难的事情。
退役航母充当靶舰
不过,从近年来英美等国对退役报废舰艇的处理手段中,我们或可获得某些灵感,那就是对此类大型舰艇进行海上凿沉或用于实弹射击的靶舰。就以美国海军对“小鹰”级航母“美国”号和“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塔拉瓦”号的靶舰处理手段来看,它们被用于实弹测试的靶舰前,均接受了“无害化处理”,即由人员对舰艇内部的含铅油漆、箔、石棉、多氯联苯和残存油料等有毒物质进行多轮清理,然后被拖到海上“挨打”。
被击沉的“美国”号航母
此举不仅可让部队获得宝贵的实弹打击体验并总结经验教训,还能收集各项数据,为开发和改进反舰弹药和作战舰艇提供帮助。至于沉入海底的舰体残骸,则可成为巨大的人造海底礁石,被诸如藻类、珊瑚和浮游生物等寄生,进而吸引鱼类、虾类和螃蟹等前来觅食和繁衍后代,为相关海域打造出一套新的生态系统,算是一举两得了。
国产“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
这样想来,基本已失去修复价值的“明斯克”号航母,或许也能以这种方式得到处理。其好歹是一艘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构型军舰,在对舰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除后,用于测试解放军的各类反舰装备作战效能,尤其是验证火箭军部队“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的效能,岂不是一桩美事?为中国国防事业而“献身”,大概算是该舰最好的归宿了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