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用户需求和喜好变化成为主创们的一种创作自觉;雅俗共赏,找到受众的最大公约数;通过系列化开发多维度扩充团队对于唐诡IP的理解和使用。
作者 | 陆娜(北京)
收官十余日后,《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豆瓣评分还在上涨,从开分8.1稳步上升至8.5,微博热搜、小红书热榜也仍能看见其身影,好内容的长尾效应尽显。
两年前,没有「大IP」与「流量」加持的《唐朝诡事录》以黑马之姿出现,收视口碑低开高走,打开了古装探案剧新的叙事空间。今年,《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以下简称《唐诡西行》)不仅播出不久就热度破万,还掀起了网友们的二创风潮。
系列剧面临的最大挑战通常就是难以为继的口碑,但唐诡系列的热度和评分都不降反升,也成为暑期档目前的最大爆款和话题来源。可以认为,唐诡IP已经成功被打造,成为流量本身。
《唐诡西行》和第一季一样,保持住了「诡事」特征,故事也通俗好看,持续发挥出这一IP的优势。在一个好剧本的基础之上,这一季制作也得到进一步升级。而8个单元8个案件,彼此之间独立又有贯穿其中的线索和背景,对于新入坑的观众没有追剧负担,又可以有不同方向的类型尝试。
除了探破诡案,这一季《唐诡》「更深层地去打年轻观众的敏感点跟话题点」,从内容和宣发上都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情感、互动等不同需求。官方和观众一起适度玩梗,也吸引了很多新鲜的年轻用户入场。
目前第三部《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剧本也已经完成,而唐诡作为长信传媒自有IP,是其保证开发节奏稳定性的一个前提。
此外,在第二部剧集上线之前,唐诡IP的系列化尝试还覆盖了短剧、音乐剧、沉浸式演出和VR内容等不同品类,使得其团队对于IP的理解不断加深,内外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正是唐诡团队的用心制作、用户思维和对IP的充分理解,使得唐诡系列越拍越好。
观察用户成为创作自觉
《唐诡西行》播出期间,监制郭靖宇的抖音账号几乎和剧集一样稳定日更。内容多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和观众直接对话,背景常在公司门口的logo下。
大结局前,《唐诡西行》因需断更几天引起了观众不满,洞察到用户情绪可能会影响后续播出效果,郭靖宇主动跟爱奇艺去做了沟通,当天就发布视频告知大家「不断更了」。「宠粉」、「听劝」等标签也更牢靠地贴在了唐诡IP上,不少粉丝还因此建立了对长信传媒的认知,甚至会去线下打卡。
郭靖宇也是长信传媒董事长、创始人,曾在传统电视剧市场曾被称为「传奇剧王」,进军网剧后,其开发、监制的《灵魂摆渡》系列又成为灵异爆款,落点同样在于「明写鬼事,实写人世」。
除了是公司核心外,团队内部也将郭靖宇视为整个唐诡IP的主脑,「从剧本、拍摄到制作、宣发,他都会做整体把控,主创团队再去做相应的落实和增色」,长信总裁助理伍德告诉新声Pro。
作为经常活跃在网络上的创作者,郭靖宇很早就意识到观众现在受短视频影响很多,而观剧习惯的变化究竟发生在哪些维度,必须要创作者自己去观察体悟,不能闭门造车。
观众经常能看到编剧魏风华、导演柏杉和主演们经常在社交媒体和评论弹幕中与用户互动,也是最初郭靖宇明确提出不能脱离观众后形成的创作自觉。「互动只是一个表象或者侧影,背后实际上是主创们在全面地观察和深入用户。」
开始第二季剧作之前,郭靖宇就意识到需要用情感的饱满度和话题度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而这是此前在第一季时没有特别强调的。
编剧魏风华储备的素材库中很大量的故事可供筛选,剧作能力也很强,通常一周左右就能完成一集剧本。对唐文化的热爱和钻研也让魏风华能够将历史背景和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最终,第二季得以呈现八个更关注底层百姓、女性题材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故事,完成了内容升级。
被不少网友评价「封神」的《仵作之死》,原是来源于《酉阳杂俎》中的一个简短记载,魏风华将其扩充成为了一个聚焦于纯粹的情感,以及卑微底层人物的境遇和坚守的故事。
魏风华在采访中提到,剧本的第一稿里没有《放妻书》,郭靖宇提出需要有这个内容,他便花了20分钟根据敦煌出土的相关文物改编而成。播出后,这也成为了观众的一个情感落点,达到了很高的传播率。
考虑到观众对第一部《黄梅杀》单元的喜爱,魏风华还将曾经留下的扣子——独孤遐叔去长安应试的开放结尾,再次在《仵作之死》系上。喜爱演员的返场,车保罗等演员的加入,也获得了观众好评,让唐诡IP更加深入人心。
此前观众一直呼吁的《灵魂摆渡》演员合体,也在《唐诡西行》中得以实现。《降魔变》中,大唐第一画师秦孝白就由于毅饰演,而角色的「颠公」形象和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同频,成为这一季中第一个出圈的人物。很多网友将其截图做成表情包,给魔王点睛的互动也一时在小红书上流行。
此外,《上仙坊的来信》中的女性互助,《供养人》的不断反转,《风雪摩家店》的「高端局狼人杀」也都能让不同类型的观众找到各自的嗨点,基本每一单元都有观众将其排名为心目中的最佳。
二楼美学,雅俗共赏
创作之初,《唐诡》就明确自身「二楼美学」这一定位——一楼是传统的古装剧,三楼是架空的仙侠剧,《唐诡》处在两者之间,在真实历史和社会人文基础上,围着「诡」字做文章。
第二季依然遵循此前的创作理念,保持住了「诡事」等特征,维持住了观众基本盘。
《降魔变》中前期以「魔王脱壁杀人」为引,《仵作之死》中有「泥俑行凶」的障眼法,《风雪摩家店》《千重渡》和《通天犀》中都再现了志怪元素等。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很多具体的奇观设置也都来自郭靖宇。
此外,二楼美学的意涵中也包含另一个关键词,雅俗共赏。唐诡系列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又有解密参与的乐趣,能够找到受众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部更是为了提高找到真凶的难度,专门做了很多区别于第一部的设置,比如字幕、演员选择、出场顺序等。也因此,「第一个案子冤枉一个普通人」、「40集,我就不信方丈一个都不杀」等梗图流行。演员沈保平也「闻讯赶来」与网友玩梗,「怎么离开长安城了,各位施主还在怀疑贫僧?」
主创们不仅对大众通俗故事积累了很深的理解,也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仵作之死》中的独孤信多面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养人》的壁画来自敦煌壁画和榆林窟第25窟壁画老人入墓图。
与第一季不同的是,《唐诡西行》从故事到制作都做出了升级,制作不仅成本较第一季有所提高,主创团队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更加充沛。据了解,从第二季起,唐诡也成为爱奇艺进行战略级布局的重点IP。
柏杉相信「多人智慧胜一人」,唐诡剧组的核心成员也都经历过长期合作,培养出了默契和信任,能够让每一个环节都不断加分。正因如此,《唐诡西行》的制作效率很高,从第一部拍完到第二部开机,中间不过四个月时间。
从第一单元的《降魔变》开场,观众就能感受到其精良制作细节满满。据说降魔变壁画是专门请美院老师绘制,壁画加大殿造景花费500万,秦孝白饰演者于毅进组时被震撼到都以为是特效。
正式启程西行后,唐诡外景也都是实景拍摄,为了一些镜头还专赴敦煌,剧组顶着40度高温为观众带来了写实、充满质感的画面。另外一些内景在在横店搭棚拍摄,美术团队为了还原出西部风貌甚至重新修整了南方的街道。导演柏杉提到,剧组初心都是以品质为先,争取每个细节做得比第一季更好。
细心的网友观察到第二季中的女性角色没有佩戴耳饰,这正是剧组根据第一季观众的建议和历史研究做出的调整。不止于此,第一部还在播的时候,团队就打印了很厚一沓的观众意见册,汇总之后复盘商讨哪些可以采纳,都反映在了制作中。
「观众说我们是最听劝的剧组,诡友之中也不乏一些高人,他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而且专业度非常高。作为影视创作者,我们拍出的剧是给观众看的,观众的认可与否是对我们作品的最终检验。」柏杉曾说道。
IP系列化开发丰富理解
《唐诡西行》播出后,包括主演、主创在内的原班人马回归,让IP显得越来越成熟稳定,收官后,第三部《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也立即官宣。郭靖宇还发视频承诺「加量不加价」。
事实上,IP系列化开发一直是长信传媒的内容理念。长信传媒此前的《灵魂摆渡》就共有3季网剧、1部网大、1部音乐剧,延续这一IP的系列操作方式,「唐诡 IP 宇宙」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在第二部剧集上线之前,唐诡IP的系列化尝试就已经覆盖了短剧、音乐剧、沉浸式演出和VR内容等不同品类。负责长信创新业务的伍德告诉新声Pro,目前唐诡的网络电影和动画也在制作之中,接下来还会考虑文旅融合,向线下更深的地域去走。
伍德分享到,在IP系列化上,长信传媒坚持两个理念:一是要有充分的战略定力,千万别为了做而做,而决心尝试后即使全面亏损也要总结经验不断迭代。
二是对内容充分的自信,不论是故事还是制作,不论是什么内容品类,长信内部都有相应的团队在负责和推进,郭靖宇也会作为所有内容的监制、IP操盘手,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支持。
据伍德透露,唐诡的音乐剧《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投入是千万量级,对于一个承担商业化目标的IP衍生内容而言,显然是高于市场价的。「我们是要持续做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不会纠结眼前的得失。」
可以想象的是,来自音乐剧的粉丝和剧粉之间是有机会进行相互引流转化的,这也能够从不同品类上扩大IP影响力和粉丝粘性。演员李汶翰在音乐剧版中饰演卢凌风,因受到好评,人气很高,这次也出现在了《风雪摩家店》中。从IP整体性上看,不同品类之间也完成了一次互动设计。
目前在北京三里屯开始的唐诡系列沉浸式剧本杀《唐朝诡事录之无归路》也已经成为北京演出榜的口碑第一名,这一内容形态要求更好地与参与者互动,吸收的经验也能化用到剧集创作中。
从商业化维度来看,短期衍生内容并不能带来可观收益。去年包含唐诡IP衍生在内的长信传媒周边业务收入大概占到了全部收入份额的5%,但郭靖宇判断未来这一块能有爆发,预计目标占25%以上。
和编剧魏风华会为每一个配角都写细致的人物生平小传一样,大力投入不同赛道的衍生内容,虽不能直接显化在外,但能够在后台多维度扩充团队对于这一IP的理解和使用。这或许也是唐诡系列越做越好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