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4年8月13日,随着乌克兰不断往库尔斯克增兵和俄罗斯反应机制被启动,乌克兰的部队的损失也变得越来越大。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有视频为证据的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已经打死俘虏突入俄罗斯境内的乌兵2030人,击毁35辆坦克197辆各色装甲车。而此时乌克兰还在源源不断的往这边增兵,具体增援兵力超过10000人。从目前库尔斯克局势可以看出,乌克兰军队后劲不足,被赶出库尔斯克也只剩时间问题,不过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为何乌克兰一开始仅动用区区1000人的小部队就能杀人俄罗斯本土,却如入无人之境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一,乌克兰军队的战术出奇
乌克兰军队能突入俄罗斯本土并快速突击,其实主要在于两个位面,一是奇兵,二是快速,三是造势。先说奇兵,乌克兰这一波突击操作确实可以作为现代军事突击案例而搬上军事教案。首先乌克兰军队在行动之前接受了北约情报的全方位支持,他们深讨细研,在绵长的俄乌接触线上找薄弱点,然后快速突击,一奇致胜。之所以选择库尔斯克州,因为库尔斯克挨着白俄罗斯,白俄罗斯驻扎30万俄军,所以库尔斯克州防卫不严,仅有一些新兵蛋子为主的边防部队驻守,俄罗斯万万没想到,乌军竟如此大胆,敢在自己大军眼皮底下动手。所以被动挨打也理所当然。
其次乌克兰的军队动作相当的快,这一次乌军这1000多名士兵和以往坦克,装甲车,步兵联合行动不同,他们突击所依仗的大部分载具都是带着橡胶轮胎的,机动灵活快速性强的诸如悍马甚至皮卡等车辆(简称轮胎战术),这点可以从乌克兰陆陆续续发布的军事视频可以看出。由于是奇兵,俄罗斯战斗力不是很强的边防部队被突然打懵,还没等俄罗斯反应过来,乌军就开始骑在橡胶轮胎上开始以小部队向纵深快速突击前进,毕竟轮胎能跑到的地方,那就是“占领区”,这样无论在政治还是舆论上都能强压俄罗斯一头。而受到惊吓的俄军不明情况所以开始收缩兵力,这空缺出来的地盘就给乌军后面准备重装甲骑兵后续推进实行占领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二,俄军多次吃这种战术的亏
而所谓的“轮胎战术”顾名思义就是乌克兰利用全部由橡胶轮胎且机动性好的轻型车辆沿着公路快速突击且不恋战,他们这些部队从来不攻击俄军可能设防的各种城镇,而是快速突击到俄军后面,专门打击俄军的各种后勤线路,这样一来,后勤恐慌之余,驻守重镇的守军更加恐慌,老是觉得自己后面不稳,从而没有死守的决心,这时候乌克兰重装甲军团再俄军阵地正面突破寻找机会就能突破俄罗斯守军队内心,让俄罗斯军队慌忙跑路。从而造就逼迫俄罗斯军队主动撤退进而夺取胜利。
事实上,纵观俄乌战争,“轮胎战术”确实很适合于乌克兰,而乌克兰利用“轮胎战术”让俄军多次吃瘪,而俄军面对乌克兰这种“轮胎战术”也是次次挨打,可以说不长哪怕那么一点记性。俄罗斯第一次吃乌克兰“轮胎战术”的亏是在乌克兰军队哈尔科夫州的战役中。当时乌军使用大量悍马等快速机动车辆运送小股部队一夜行进100公里以上包抄哈尔科夫俄军后路,造成哈尔科夫俄军出现严重恐慌,然后十分狼狈的不顾友邻部队溃逃,最终让乌克兰军队在红利曼打出了漂亮的围歼战。
三,“轮胎战术”有利更有弊。
不过虽然乌克兰的“轮胎战术”看着很好,但万事都有两面性,而“轮胎战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不然的话打到如今乌克兰也不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而“轮胎战术”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两个问题,一个是作战效能低,还有一个是后勤跟不上。我们以库尔斯克州这一次战役为例,乌克兰使用“轮胎战术”试图依托俄罗斯高速公路快速突击,以便达到入侵纵深100到200公里的最高距离。但最终乌克兰只往前推了15公里左右。原因嘛很简单,俄军反应过来够快。因为“轮胎战术”最大的弱点是守军的决心。
俄罗斯军队受到突然打击一下子溃逃,但但凡这种快速机动部队遇到哪怕仅有一个不怕死的排和他们死磕拖住他们,那么他们就会被彻底钉死在原地。虽然俄罗斯在库尔斯克都是新兵蛋子,素质参差不齐,但也不缺乏不畏死亡的部队,就是这些个不畏死亡的部队,硬生生把乌军“轮胎战术”部队给拦住了毕竟轮式车辆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坚更没办法给士兵提供坚固的装甲防护,于是乎战场又回到了士兵和士兵都蛮干,阵地和阵地的对抗。而且“轮胎战术”的快速突击决定了他们无法有后勤保障,他们无法携带过多的作战物资,更何况他们进攻的是俄罗斯境内所以补给太难了。
总结:
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接壤,这个好处可以让乌克兰“轮胎战术”的后勤压力减轻不少,但如今俄罗斯开始以空军打击乌克兰军队后勤线,所以乌克兰军队入境俄罗斯的军队也只剩嗷嗷待宰的份了。毕竟他们可没有制空权不具备电磁对抗优势,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乌克兰突入部队被俄军全歼,被俄军一群一群打死的乌兵,被俄军用柳叶刀打爆的落单乌军悍马等视频也越来越多,而且是突破的越深乌军死的越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5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