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14日讯盛夏里的一天,在鸡西市城区与鸡西高铁站连接线的公路上,鸡西市公路养护站杨墨义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今年58岁的杨墨义顶着烈日观察工作室研发的“公路护栏清洁设备”使用情况。
回到工作室,杨墨义和同事们对正在推进的智能避障公路打草机进行讨论。17时许,杨墨义回到办公室,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他回家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
这些年,杨墨义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自2018年成立至今,杨墨义创新工作室实现技术革新5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前不久,杨墨义创新工作室荣获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命名的第二届“最美公路人”(团队)荣誉称号。
走进杨墨义创新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展示板上一张张创新产品的图纸,杨墨义与工作室的成员正在一起谈论技术难点,不大的工作室内,学术研讨氛围热烈浓厚。
鸡西市公路养护站站长王光东介绍,为加快推进科学化养护,成立的“杨墨义创新工作室”集技术攻关、师带徒、科研创新、成果推广等为一体,旨在构建起公路养护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在杨墨义的带领下,工作室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不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新成绩显著。
工作室成立之初,面临诸多实际问题。杨墨义和成员们怀揣着对公路事业的热爱与坚定信念,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合力攻坚,在创新之路上积极探索。
在公路绿化打草机试验研发中,工作室连续几周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工作室的李君和赵金发提出各自大胆设想。杨墨义组织成员对两种设想进行多次实验验证。在扎实的数据前,他们采纳了赵金发的设想。按照新的思路,工作室齐心协力再次投入研发。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工作室成员曹莉华连续几天坚守在实验室,赵俊杰夜以继日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寻找关键线索。杨墨义早上第一个到工作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研发成功。公路绿化打草机投入使用后,打草效率和打草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新材料应用实验中,养护站发现沥青冷补料适合鸡西地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但外购成品料价格高,质量标准不能满足鸡西等寒冷地区的要求。工作室决定研制适合本地域气候特点的沥青冷补料。但杨墨义与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在拌合设备研制上遇到难题,沥青、柴油、冷补剂如何均匀混合搅拌?沉浸研究中的杨墨义有时睡到半夜突然有个想法,爬起来就画图。一天,杨墨义从自来水管往水桶里注水受到启发,找到解决方法,将沥青混合液搅拌改成用压缩空气气吹搅拌。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设计、研制,最终生产出的性能指标合格的沥青冷补料,每吨造价比外购节省313元。
走在鸡西市公路养护站养护辖区内,在关键养护路段能看到安全警示摆臂智能机械人“提醒”车辆和人员注意、载有快速清洁设备清洁护栏的养护车辆、保持恒温的沥青等,这些设备和材料都来自杨墨义创新工作室。
杨墨义说,创新工作室就是不断通过创新谋发展,让道路养护更加科学、更环保。
为解决公路养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问题,杨墨义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经过一系列优化,研制出交通安全警示摆臂机械人。这款高效稳定、性能上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摆臂机械人,已被其他站段使用,普遍反映良好。
发现问题必须解决是杨墨义多年的工作习惯。鸡西冬季降雪量大,每次除雪都会造成设备损坏。面对这一现状,杨墨义带领工作室同事日夜钻研,寻找解决办法。经反复试验、论证,团队研制出的新型除雪铲已广泛应用于除雪作业中。
杨墨义说,现在工作室正开展简单高效的路边抛雪机、智能避障公路打草机、小型快速响应无烟尘沥青拌合机等三项实用新型机械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已进入实验阶段。
杨墨义还有两年退休,工作室中的年轻人正处于创新的黄金阶段。“在退休前,我想领着年轻人多搞一些创新发明,把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承给他们。”杨墨义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5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