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中国这5个行业产能超过全球需求之和

每日调研备忘录2024-08-13 09:40:53  78

根据高盛评估国内七个在全球制造力有影响力的行业中有五个行业的中国产能高于其各自产品的全球需求总量,这几个行业预计贡献额国内GDP增量的22%左右。

七个行业分别是:空调,太阳能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钢铁,工程机械。

2024Q1数据,国内光伏组件产能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00%,锂电池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0%。供给过剩之下,光伏新能源汽车,钢铁和工程机械行业50%的企业处于亏损边缘状态。

国内新能源行业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都是全球优势产业,产能过剩下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比如截止到8.6日锂电用的碳酸锂产品价格较高点下跌了85.83%,钴的价格较高点下跌了75.73%,光伏用多晶硅的价格从高点下跌了88.62%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行业个股的股价也普遍腰斩以上,行业周期底部何时可以到来?

行业周期性拐点的几个因素:

1.全行业亏损情况

亏损之下行业内公司已经没有充足的现金流来支撑公司未来产能的扩张,甚至不得不关闭现有产能

2.行业资本扩产产能扩张情况

行业大面积亏损下,认为未来暂时无法见到行业预期改善

3.行业需求增长情况

未来行业需求增长预期

行业周期转折临界点

行业大面积亏损,现金流为负,一些公司已经没有能力偿还债务。

光伏行业

供应量: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86%。

出口量:出口量占中国产量的42%。

市场份额增长: 2020-2023年期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增长了1.9倍,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7%上升至2023年的72%。

主要出口市场: 出口产品中有49%销往美国和欧盟。

产能与产量

产能过剩: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4倍、全球需求量的2倍,产能利用率为44%。

价格与财务状况

价格下降: 2024年一季度光伏组件价格同比下降了46%。

现金流压力: 全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

资本支出调整: 2024/25年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在过去的约12个月内下调了5%-16%。

成本优势

生产成本: 国内光伏组件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30%-60%,且比中资企业海外工厂成本低10%。

行业观点与预测

行业周期: 预计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进入本轮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有望在2025年见到周期底部。

产能调整:预计全行业三分之一的产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关停。

需求与产能利用率:预计需求的可持续性将在2025年及以后推动产能利用率回升。

行业概况

国内部分二三线企业在5月份停产后的重启情况如何?

一些企业在今年五月中旬集中停产,即便目前市场形势较好、价格合适,这些企业仍难以快速恢复正常生产。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等问题导致即使设备完好也无法复产。同时,新增产能虽已建成,但由于市场环境未见好转,许多企业无法及时投产,陷入设备闲置困境。

当前光伏行业各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的排产情况如何?

硅料领域中,A企业月均稳定生产约5万吨,排产处于前列;硅片方面,H企业维持满产状态;电池片方面,一家老牌企业排产达到8.6GW左右;组件环节,前几名企业的排产数量相近,总计约为51GW。然而,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及企业间竞争加剧,尽管硅料厂之一仍在亏损状态下保持高开机率,其实际出货量并不算多,主要是为了消化库存及完成与股东之间的合同义务。

组件为何涨幅较小?

组件在四个产业中是最卷且较难协同的环节之一,不同企业的价格分化较大,导致其价格上涨幅度不如硅片和电池片明显。

未来欧洲市场的需求变化?

欧洲市场的装机量虽然会保持高位,但由于传统能源价格下跌以及对中国贸易壁垒加深等因素,其增速将不像前两年那样显著。尽管欧洲未来可能逐步转向本土化需求,但今年整体需求仍较好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增速有所放缓。

新能源汽车行业

市场地位

全球供应量: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66%。

出口量: 出口量占中国产量的19%。

市场份额增长: 2020-2023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了6.7倍,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0%上升至2023年的26%。

出口市场

主要出口地区: 42%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

产能与产量

产能过剩: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2.1倍、全球需求量的1.2倍。

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为54%。

价格与财务状况

价格下降: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价格同比下降了12%。

现金流压力: 全行业一半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

资本支出调整: 2024/25年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在过去的约12个月内调整了+35%/-15%。

成本优势

生产成本: 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比海外同业低47%。

海外工厂成本: 比中国车企海外工厂成本低17%-24%。

行业观点

行业转折点: 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转折点尚未到来。

现金利润率: 近一半的车企仍能产生正的现金利润率。

产能扩张: 业内企业对利润率前景的乐观看法支持其进一步的产能扩张计划。

锂电池行业

市场地位

全球供应量: 2023年中国锂电池供应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81%。

出口量: 出口量占中国产量的37%。

市场份额增长: 2020-2023年期间,中国锂电池出口量增长了7.2倍,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6%上升至2023年的65%。

出口市场

主要出口地区: 约57%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和欧盟。

产能与产量

产能过剩: 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能约等于国内需求量的3.3倍、全球需求量的1.5倍。

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为61%。

价格与财务状况

价格下降: 2024年一季度锂电池价格同比下降了45%。

现金流压力: 全行业27%的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

资本支出调整: 2024/25年全行业资本支出预测在过去的约12个月内下调了28%-41%。

成本优势

生产成本: 国内锂电池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28%-56%。

海外工厂成本: 比中资企业海外工厂成本低20%-30%。

行业观点与预测

行业态度:鉴于资本支出削减和需求增长,对中国锂电池行业持积极看法。

周期预测: 2024年可能是本轮下行周期的谷底。

产能利用率: 预计2024-26年期间行业产能利用率将持续回升至55%-60%。

单位毛利: 预计国内锂电池单位毛利将会回升,特别是宁德时代,其单位毛利将在2024-26年期间从人民币188元/千瓦时回升至198元/千瓦时。

行业近况

当前电池行业的产能及扩张状况如何?

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电池行业的产能扩张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同比下行,并且板块扩张整体呈现放缓态势。企业营收与资本支出之比正在下降,行业内部扩大投资的积极性降低。

锂电材料环节(中游)当前面临哪些挑战及其发展前景如何?

近年来,尽管中国锂电中游整体收入有所增长,但利润普遍下滑,尤其在锂盐、正极、电解液、铜箔等多个细分领域出现了超过50%的下降。其中,正极材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供给端持续扩容导致供应过剩,短期内市场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提振,预测碳酸锂及相关材料价格将维持稳定。不过,随着下游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当价格上涨至一定程度时,市场可能会出现反转。

电池行业投资策略的核心是什么?

电池行业投资策略主要基于出口加速(尤其是海外市场)、先发企业在成本和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产业链市占率。建议关注具有全球化布局、技术创新能力和显著盈利增长潜力的企业,例如欧美已有产能布局的企业及固态电池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企业。

国内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产能布局进展如何?

自2018年起,国内电池厂商开始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地区布局产能,并于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于二三年实现了投产。此外,未来计划通过技术授权的形式进军美国市场。整体产能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逐渐释放,旨在抢占市场份额。根据IA数据,从原材料到电动车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我国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正负极和电解质产业链占比超过75%,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国内企业在电池价格、成本和利润端都显示出较海外同行更大的优势,例如龙头企业的净利润相较于海外主流厂商高出近五个百分点,且即使剔除北美地区的政策补贴,这一优势也会进一步扩大。

影响行业需求潜在的风险:

2023年出口的光伏组件、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中,有40%-60%的产品出口到了美国和欧盟,有政策上的不确定性。

从行业周期性拐点的几个条件看,锂电池和光伏组件都已经接近行业周期拐点,比如锂电池行业的资本支出已经在大幅下调24和25年资本支出计划比一年前分别低41%/28%,国家政策也纷纷出台了限制产能扩张的规定,产能利用率预计从现在的54-55%提高到69-79%,关注一些标志性事件,可以对未来股价稍微乐观一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4808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