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莫骗你,有雨就不出去了,躺在床上看看我这篇文章,卧游赏花吧。
我说的是杏花,说是有五天的花期,刮个风下个雨,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
我站在塬畔听村里老汉给我讲:夜个我看还得一两天,今天赶早就开哄了,刮了一上午风,都气球咧(读懂了就是关中人)。
你看懂了没有,反正塬畔上的杏树都成了红丝丝,淡白的花瓣满地。
我所在的位置是泾阳县泾河边上太平镇的太平堡村,上午我从塬下泾河边王张湾村走的时候,沿途的杏花其实开得正哄。
《菜根谭》上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这杏花林的花开得正是最盛的时候,我在杏林中拍照,硬是没有找到一个花骨朵。
我是在咸阳塬上看墓结束后,从贞元大街的泾河大桥前左拐下坡的(话说今天看的墓还是有些故事的,容后再叙),这里地图显示是“砂石厂”,估计以前这里采挖泾河河沙。
走不多远,就看着路边崖畔下杏花成云片一层层。当然,路边少不了枯黄的芦苇,也是一景儿。
路虽不宽,停车倒也方便。这一路都是杏花林,大家也不争抢,交通也顺畅。
一路的人提着笼笼拿着铲铲扶老携幼,看花的挑菜的卖眼的,这这长达几公里的杏花林里一散开,倒也没有几个人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早小巷卖杏花”。
宋朝人真是雅致,还买杏花插瓶,现在花店的花要是插不到三四天,花店老板肯定不卖,花期短的花都是赔钱货。
杏花可以变色,从含苞待放的艳红到花瓣凋零时时候的雪白,都有不同的观感。“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还是杨万里的写得细致。
从杏花林往里走,就是泾河岸边的塬畔,这里挖野菜的人不少,荠菜多,野葱更多,一会儿就是一大把,够炒一盘子鸡蛋了。
杏园里面有人家,有老有少;老者锄地种菜,少者趴着桌子写作业。其实都是做样子,游客们把老人围着问东问西,手里的锄头倒像是拐杖,一垄莴苣我估计今天是锄不完了。
两个小朋友桌子上倒是有本子有书,但手上拿着的却是蛋糕,聊得正开心。
唉,大好春光,杏花树下写作业,大煞风景。
这户人家的房子很有意思,看着盖得很随便,土墙瓦顶,在杏花的掩映下却是非常的和谐。和主人聊天,他们这里有种杏树的传统,以前七八十年的老杏树不少,后来换品种,先生多是三四十年的。
赏杏花就是要老干新枝,有了反差才好看,今年的杏花开发的太突然了,一个晚上,就全部绽开。
往前走,有池塘芦苇,钓鱼的不少,说是随便钓也不收费,我是半信半疑的:现在免费的地方确实太少了。
不过看景色是不收费的,水中的芦苇,岸边的杏林和水边的倒影映衬,连钓鱼佬都是画图中的点缀。
在中国传统中,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空港新城太平镇北依泾河,是杏枣之乡,春天有万亩杏花。
从张湾上塬畔到太平镇吃罢午饭,就到几公里外的太平堡石佛寺。
说起来太平镇的得名,就是从太平堡而来,一路都是杏园,看来太平镇主打的就是杏子。
村里的篮球场真是不错,就是不见人运动。旁边有石碑:太平堡遗址。是商周文化遗址,村里老汉说这里原来还有城堡遗址,现在看不出来了。
沿着旁边的杏林走就到塬畔,抬眼就看到一棵古树,老汉说是唐王李世民种的,所以也叫李世民手植槐,这个不是我说的,地图上有。
古槐得两人合搂,枝丫参天,中间主干有树洞,用红绸包裹。旁边有神龛:千年古槐,百世流芳。
在古槐旁边,下面就能看到万亩杏林和蜿蜒东去的泾河,我们就是沿着下面的路一路过来的,这里看万亩盛开的杏林,确实壮观,可惜今天是个阴天。
沿着塬畔的小路右走就是石佛寺,塬畔上面绿的是榆钱,下面绿的是白蒿,都是好东西,但是要注意安全,同行贪心,采摘完了把拐杖忘记到了这里。
我给他说断舍离,心里却暗喜:我的读者粉丝朋友有福气了,就在榆钱树那里有个“对结”拐杖,是个好东西,跟着我这个同行也有几年了。
百十米后沿着小道往下,就看到一个土疙瘩突兀而起,下面有几棵杏树,杏树下是几间小房子,这就是石佛寺。
门关着,透过门缝看神像不知是药王爷还是龙王爷,因为据说是李世民在这里生病了,泾河龙王给药王爷打个招呼才治好了李世民的病,李世民就种了棵树在这里。
一般给药王爷都种杏树,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种的是槐树。
这个位置好,旁边的崖壁,下面的泾河,都是入画的,可惜早上的风吹散了杏花,花瓣一地。
你要是躺在床上把这篇文章看完,不管捡不捡拐杖,都点个赞。
春雨潇潇,太平镇的杏花今年花期就结束了,到了杏子红的时候,来吃杏子吧。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