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市场潜力巨大毋庸置疑。早在几年前,众多国际化企业就看中了,纷纷携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那时,印度正大力推行“印度制造”战略,希望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水平。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于是我们看到了OPPO、vivo、小米等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迅速崛起,它们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性价比优势,迅速占领了印度市场的大片江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市场的真实面貌逐渐浮出水面。初入印度时,那看似甜蜜的市场环境,实则印度采取了一系列颇具争议的措施,其中包括试图通过强制手段获取外国公司在印度的控制权。
印度收购vivo 51%股权失败
近年来,印度一直致力于推动“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将目光投向了在印度市场表现优异的中国手机品牌vivo。
vivo在印度市场深耕多年,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喜爱。印度认为通过收购vivo的股权,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印度制造”战略的实施,还可以削弱中国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影响力。
所以印度则无耻地向vivo提出收购51%股权,美其名曰“本地化运营”。
苹果公司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起到了间接的影响作用。苹果担心,如果塔塔集团成功收购vivo印度工厂,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欧美市场对印度产苹果手机的排斥情绪。
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苹果决定加大在中国大陆的生产投入,并可能间接影响了塔塔集团的收购计划。
最终,印度的收购尝试未能如愿以偿。
这一结果不仅让vivo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益,也让印度政府在国际舞台上颜面尽失。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让其他中企对印度的投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疑虑。
许多中企开始重新审视印度市场的投资环境,认为印度的政策环境不稳定、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因此,一些企业开始考虑撤离印度市场,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等其他地区。
印度的行为引发连锁反应
根据多方数据和报道,国际上有超过2783家企业撤离了印度市场。
具体来说,这包括知名企业如福特、富士康和迪士尼等。此外,自2018年至2022年,共有559家外资公司退出了印度,这超过了同期进入印度的469家公司。
尽管印度仍然试图吸引外资,但撤离潮仍持续存在。
例如,2023年前三个月,印度仅新增一家外资企业,而同期撤离的企业有550家。
此外有报道称,多达40%的美国企业计划撤离印度,这进一步反映了印度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当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撤离印度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整个国际市场。事实上,许多中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自己的供应链和生产网络。
它们可以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此外,撤离印度市场也可以让中企更加专注于国内市场的深耕细作。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中企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让印度望尘莫及
相较于印度制造的多变与复杂,中国制造在规模、劳动力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供应链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等多个方面,在全球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这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这种规模优势使得中国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竞争力。
相比之下,印度的制造业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难以与中国制造抗衡。
劳动力方面,中国仍是世界第一劳动力大国,后备产业工人丰沛。截至2023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8.65亿,劳动参与率高出印度约20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健康水平也明显高于印度,这使得中国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综合素质更高。
在技术创新方面,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远远超过印度。
例如,华为、大疆等企业在5G通信、无人机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还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相比之下,印度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再加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供应链网络,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再到物流配送,整个过程高度协同。这使得中国能够提供高效、稳定和可靠的供应链服务,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而印度的供应链体系尚未达到相同水平,物流和工业基础设施仍存在问题,难以与中国竞争。
正因为如此,中国制造的产品都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中国制造将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生产模式,印度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