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七十二名将,是根据历史记载和各种文献评选出的杰出军事家和将领。这些名将分布在不同的朝代,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绩被后世所称颂。以下是根据历史资料整理的各朝代的七十二名将分布情况:
七十二名将的来由,源自中国古代对于杰出军事家和将领的尊崇和纪念。这一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为了纪念和祭祀历史上的名将,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姜尚)为武成王,并设立了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庙的建立,是为了祭祀古代贤良名将,与文庙祭祀的文宣王孔子相对应。
在唐朝,武庙的祭祀体系中,除了主神武成王姜太公外,还包括了配祀的张良(亚圣),以及所谓的“十哲”和“七十二将”。十哲包括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而七十二将则是从历代中选出的杰出将领,他们在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军事成就和重要地位。
宋朝时期,武庙的祭祀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宋徽宗时期,对武庙的祭祀名单进行了调整,共有历代名将72人,分成殿上10人及两庑62人两组。这些名将不仅包括了前朝的人物,也加入了宋朝时期的杰出将领。
元朝时期,武庙的从祀名将规模有所减少,但仍以姜太公为武庙主神,以孙武、张良等十人为从祀。到了明朝末期,关羽被尊为武庙的主神,设立了关帝庙,关羽的“忠”、“义”、“仁”、“勇”得到了历代皇帝的推崇。清朝时期,关羽被尊为武圣,与孔子并称,关帝庙成为了武庙的代表。
民国时期,关羽和岳飞一同被尊为武圣,武庙里出现了“关岳合祀”的庙宇,即关岳庙。这些庙宇中,关羽和岳飞被尊为左右主神,其他的名将则作为从祀。
总的来说,七十二名将的来由是中国古代对于历史上杰出军事人物的一种纪念和尊崇,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忠勇、智谋和武德的崇尚。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十二名将的名单和祭祀体系也不断变化,但其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
1. 孙武(孙子,兵圣)
2. 伍子胥
3. 范蠡
4. 赵奢
5. 吴起
6. 孙膑
7. 乐毅
8. 田单
9. 廉颇
10. 李牧
11. 白起
12. 王翦
13. 李牧
汉代
1. 彭越
2. 曹参
3. 周勃
4. 周亚夫
5. 李广
6. 卫青
7. 霍去病
8. 赵充国
9. 邓禹
10. 吴汉
11. 冯异
12. 耿弇
13. 贾复
14. 寇恂
15. 马援
16. 段颎
17. 皇甫嵩
三国时期
1. 张辽
2. 关羽
3. 张飞
4. 邓艾
5. 周瑜
6. 陆逊
7. 吕蒙
晋南北朝
1. 羊祜
2. 陆抗
3. 王濬
4. 谢玄
5. 杜预
6. 陶侃
7. 王猛
8. 慕容恪
9. 檀道济
10. 长孙嵩
11. 王镇恶
12. 吴明彻
13. 王僧辩
14. 斛律光
15. 慕容绍宗
16. 宇文宪
17. 于谨
18. 韦孝宽
隋唐时期
1. 杨素
2. 韩擒虎
3. 史万岁
4. 贺若弼
5. 尉迟敬德
6. 李孝恭
7. 苏定方
8. 张仁亶
9. 郭元振
10. 裴行俭
11. 王孝杰
12. 王晙
13. 王孝杰
14. 张齐丘
15. 郭子仪
宋朝
1. 曹彬
2. 李晟
五代十国及其他时期
由于历史记载和评选标准的不同,五代十国及其他时期的名将并没有明确的七十二名将的名单。但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如后梁的王彦章、后唐的李存勖等。
以上名单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文献记载整理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出入和遗漏。这些名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绩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