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采访区挤满了孔乙己》绝非真相, 累并快乐着是奥运老记真实状态

上观新闻2024-08-11 17:11:35  76

社交媒体一篇《奥运会采访区挤满了孔乙己》,罗列了巴黎奥运会极少数中国媒体的“雷人提问”,并称——“翻遍他们所提的问题,满屏写着两个字:话题。他们没想着真问出什么问题,反而就是想造一些话题。问问八卦、炒炒CP、闹闹笑话,就是最好制造话题的途径”。

总体来看,前往巴黎的体育老记们,是累并快乐着;贯穿整个奥运报道的主线,应该是忙碌和充实。奥运会既是全球顶尖运动员争夺冠军的竞技场,也是世界各国媒体记者比拼能力的舆论场。巴黎奥运会吸引来自206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10500名运动员参赛,但这个数量比不过记者群体——巴黎奥运会没有疫情限制,吸引超过14000名记者申请采访,比上届东京奥运会增长15%,其中约6000名文字、摄影记者,其余8000人为非持权转播商记者和技术工作人员。

忙,是巴黎奥运会媒体记者的关键词。巴黎奥运会,取消了部分从官方宾馆到新闻中心、新闻中心到赛场的媒体班车,部分场馆的赛事,需要记者搭乘公共交通前往赛场,更为耗时耗力。相比文字记者需要等待选手前往混合区和发布会进行采访,大多数摄影记者基本是“来回赶场”:上午在大皇宫拍完击剑场馆的比赛,下午可以前往王子公园拍摄足球赛事,晚上则抵达法兰西大球场拍摄田径高手的英姿。

忙,更因为中国的媒体融合,中国奥运记者的工作强度整体偏高。老外记者基本还是专注于本职,文字记者写深度,摄影记者拍照片,在他们眼里基本没有“媒体融合”的概念。于是,不管是新闻发布会还是混合采访区,受到提醒乃至警告最多的媒体群体,基本来自中国。在混合区、发布会是禁止拍摄视频的,这时候部分敬业的中国老记,只能频繁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由于太过忙碌,很多中国老记的身体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容易受到伤病困扰。供职于卢森堡奥委会的钱俊,也是上观新闻的特约摄影作者,前几天在高低不平的巴黎奥运会体操场馆摄影区域一脚踏空,直接骨裂。好在,他购买了相关医疗保险,得以走奥运绿色通道进行X光拍摄以及检查治疗。

即便如此,医生在开出药方并让其购买护具后,一再叮嘱需要静养休息——在宾馆里躺了三天后,昨天他又穿着专业护具前往了曲棍球赛场,“先适应下,准备还要去拍闭幕式”。与此同时,巴黎并不算非常良好的治安,也对部分中国记者造成了困扰。

其实,吃苦耐劳,热爱体育新闻事业,也是全球体育记者的一种基本职业素养。体育记者也有着自己的组织——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今年7月2日,是国际体育记者协会(AIPS)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借助巴黎奥运会体育记者群集的机会,国际体育记者协会6日在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纪念成立百年典礼,16位国际体坛传奇人物与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报道巴黎奥运会的体育记者参加了庆典。

典礼的一大亮点是向采访过10届或者10届以上奥运会的记者颁奖。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曾35次打破男子撑杆跳高世界纪录的布勃卡、第一个体操满分得主科马内奇、一代跨栏王摩西以及两届奥运会跆拳道冠军吴静钰等先后上场,回顾各自辉煌的职业生涯后为记者颁奖。新华社周杰等8名中国记者获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及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在致辞中说:“你们的工作超越了比赛本身,你们捕捉到了运动员的精神,讲述了激励我们所有人的胜利故事,传递价值观并促进人们的相互尊重。”法国体育部长乌代亚·卡斯泰拉表示,“那些伟大冠军的壮举、运动员背后的点滴故事、激励人心的生命旅程……如果不是你们捕捉到它们,这些体育的神圣内涵,如何才能变为永恒?”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533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