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 马丽闷声干大事, 贾玲输给她, 一点儿都不冤

纳小通星2024-08-10 16:49:34  90

2022年,马丽凭借《超越》中吴庆红教练一角,拿下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这一年,她参演的电影票房累积超过百亿,成为中国首位票房突破百亿的女演员。

她说:“喜剧演员不止于塑造喜剧角色。我们还可以塑造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角色。”

2024年,她在电影《第二十条》真实自然的表演,赢得观众的称赞,拿下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在领奖台上哽咽地说:“我太喜欢演戏了,从话剧舞台到电影再到百花奖,走了20年。”

马丽为什么喜欢在领奖台上强调自己演员的身份,强调自己喜欢演戏?

是因为她的那张脸,让她错失了非常多机会,以至于她要花费20年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她本是舞台上展翅翱翔的苍鹰,却被困于美丑的方寸之间,寸步难行。

这个影后桂冠,她拿的着实不易。

01

这世间,只要是女性就逃脱不了美丑的评判,演艺界更是把美丑奉为金标准。

原本打算走职业运动员路线的马丽,阴差阳错走上了艺术道路。

中戏被很多学子奉为艺术殿堂,但对当时的马丽来说言过其实。

被人评价“长得像个猴”,老师让她先敲掉四个牙再演戏。

从中戏毕业后无戏可拍,马丽进入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林兆华戏剧研修班学习。

林兆华可是人艺大导,他手下全是濮存昕、陈小艺、蒋雯丽这样的演员。

面对一众人艺大腕,初出茅庐的马丽丝毫不惧,谁还不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演员呢!

可惜呀,在那个以美貌论江湖地位的年代,马丽演技再厉害,还不如个木讷的花瓶,她连影视剧行业入局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活下去,她脱去科班出身的长衫,走进鱼龙混杂的小剧场。

演的了当空皓月,下得去杂草沟渠。

话剧舞台离观众远,强光驱散了她的自卑,哪怕是很小的角色,马丽也能沉浸下去。

她说自己刚去小剧场演戏的时候,观众笑翻了,她被吓坏了。

从那刻起,她就变成了一个喜剧演员,一个发着光的喜剧演员。

2005年马丽在贺岁舞台剧《满城尽是金字塔》中饰演一位考古学家,戏份不多,观众倍儿喜欢。

马丽的表演被台下开心麻花的导演彭大魔看在眼里,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属于他们开心麻花。

他当即邀请马丽来开心麻花客串,从此马丽跟开心麻花结下不解之缘。

02

在演艺圈,脸是门面,是争奇斗艳的工具。

在开心麻花,脸就是脸,是表演情绪的工具。

马丽加入开心麻花后的第一部话剧是《索马里海盗》,导演是沈腾。

没有试戏,没有点评,熟悉剧本和走位后, 第二天就上台演出。

开心麻花的创作氛围是自由的,是平等的。剧场里的笑声、吵架声就像粘合剂,把马丽那颗被践踏不已的自尊心重新粘合修补。

那几年,国产喜剧的形式大多都是通过演员自毁形象,哗众取宠,甚至是采用低俗擦边的形式让观众获取快感。

这些表演形式在马丽这里是行不通的,她出身于严肃戏剧,跟国内顶尖艺术家同台演绎,她深知喜剧想要高级,靠的是角色,而不是肤浅的翻转,外化的肢体表达。

马丽始终奉行着用台词,用表演,用角色的魅力去打动观众,这是她在喜剧之路的立足之本。

不然《夏洛特烦恼》凭什么会成为话剧、电影双爆款剧?

不然《乌龙山伯爵》凭什么能演1500场,成为国内话剧舞台上唯一一部票房过亿的作品?

开心麻花保护了马丽身为喜剧女演员的最后一道底线,让她可以认真去塑造角色,用角色创造包袱,逗乐观众。

但这道底线,仅限于话剧舞台。

03

走入影视剧市场,马丽又成了导演、制片挑挑拣拣的物件。

关于长相,这个亘古长存的问题再一次席卷而来。

哪怕在此之前,她已经凭借《今天的幸福2》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2014年,电影版《夏洛特烦恼》落地立项,马丽演了那么多年话剧女主,都不及别人一张脸。

“因为你不漂亮,没有票房号召力,所以马冬梅这个角色定给别人了。”

我想,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马丽脑海里闪回的应该是,曾经无数次因为长相而否决她的时刻。

她从未质疑过自己的实力,却一次次在世俗的眼光中失去先机。

但她又总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把人生扭转成犹如大女主般的传奇。

最终“马冬梅”重新回到了马丽手上,她把马冬梅的泼辣、敢爱敢恨,同时又充满自卑和无力的本色,饰演得入木三分。

乍一看,马冬梅就只是个喜剧色彩的人物。

仔细品,你会发现马冬梅身上的韧劲、开阔、坚强,无一不让人动容。

《夏洛特烦恼》的成功,让马丽走入大众视线,但并未因此就扭转长相带来的偏见。

走红毯,品牌方不愿意借她衣服,认为她的长相太土,会影响自家品牌形象。

马丽的性格由自卑和骄傲混杂而成,骄傲的人最难忍受的就是自身短板备受诟病。

自卑的人,时刻都想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

不化妆不敢出门,粉底要涂很厚很厚,这样别人会觉得她比较美。

女演员的标准是瘦,她也要瘦。

她开始减肥、炼体,走入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误区。

减肥前的她无肉不欢,早餐就能吃掉一只鸡。

减肥后她强迫自己一个月不吃肉,不吃油。

失去碳水的支撑,连舞台都不足以让她感受到热爱,心里发慌,眼里无光。

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到她32岁那年,一夕之间她全想通了。

她不是不自律,而是迎合别人减肥不快乐,就算瘦到只剩下皮包骨,她照样穿不进去S码。

以前她想剪短发,碍于别人的眼光不敢剪,想通之后她决定做自己,不再为别人考虑,就把头发剪了。

剪发虽只是件小事,但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事业上都然她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04

电影圈对于女性的偏见,不只局限于长相,更是千篇一律扁平化的人物角色。

马丽演了那么多爆款电影,能称之为“人”,有完整成长线的角色少之又少。

她的存在更多是为了衬托男主的成长。

这不只是马丽的一个人的困局,是所有喜剧女演员,所有女演员的困局。

角色小,台词少,存在感弱,质量时好时坏,人物弧光演员不争,编剧导演也懒得给。

拍《羞羞的铁拳》,顶着生理期,吊着威亚在水里泡了两天。

事后导演轻飘飘一句:“对不起,我忘记你是个女人。”为自己开解。

麻花后来的几部电影有多拉胯,不用多说。

《独行月球》口碑还不错吧,但马蓝星的初始剧本,也只是给独孤月拯救地球提供一个动力。

张吃鱼(导演)找马丽,也不过是想让她以一个喜剧演员的基本功来讨好观众。

看到没有,明明是女主,却不能称之为“角色”。

马丽说的很委婉,其实导演只是想让她来搞笑,至于其他的交给男演员就行。

为此马丽直接和导演赌戏拼审美,马丽首先要做的就是让马蓝星这个人物立住。

让观众看到的是马蓝星这个角色,而不是她马丽本人。

结果当然是马丽这个体验派审美更高一层,导演要的是笑点,马丽要的是体验,是走心。

演戏多年,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一知半解的小女孩。

对于喜剧的表现形式,她有更深刻的理解。

无论角色多搞笑,她的核心都是严肃的人物。

05

我想张艺谋邀请她来演“李茂娟”,正是看到了她对严肃人物的处理,以及对于喜剧尺度的精准把控。

《第二十条》是个纯粹的现实主义电影,这也是喜剧演员转型到传统戏剧是必经之路。

万幸,马丽经受住了考验。

她身上浑然天成的生活气息,让她饰演的李茂娟格外真实,哪怕笑料频发也不会让观众跳戏。

这就是生活流喜剧的魅力。

拍摄的时候,张艺谋并没有提前设计好包袱,他觉得生活中的笑料编剧是写不出来的。只能是演员在演绎的过程中不断碰撞中形成,这样的桥段才能真实可信。

就比如李茂娟跟张主任扯头发的斗殴戏,张译实现并不知道马丽会来这么一出。

马丽将自己完全放入人物当中,顺着剧情自然而然形成反应,他们在监视器前面撕扯,导演团队在监视器后面哈哈大笑。

一时激动上头,冷静下来的暴风哭泣,让这个角色真实的掷地有声。

李茂娟这个角色同样戏份不多,但张艺谋给了她极大的创作自由。

这种自由,是她不曾在喜剧电影中感受到的尊重。

这次她拿下百花影后,日后生活流喜剧必定有她一席之地。

她也能在这条路越走越远。

只可惜,内娱的评奖规则始终无法容下商业喜剧的身影。

这是她的遗憾,也将是她后半生的奋斗目标。

我想,我们终将看到她因为纯喜剧站在领奖台上喜极而泣的身影。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376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