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不是逆袭人生

木春的故事2024-08-10 13:02:31  102

电影《逆行人生》终于上映了。影片上映之前就经常刷到预告片段:由徐峥饰演的大龄程序员面临中年危机,兢兢业业工作数十年仍被职场无情淘汰。裁员前最后一次谈话众人冷酷而又咄咄逼人的资本家面孔,让无数打工人感同身受。而大龄程序员被迫转型送外卖,更是现在大家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所以打工人们对此影片的预期很高,很好奇最终的结局。

其实结局挺符合现实的。裁员后男主为了脸面挣扎过,但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不断被迫放低身段。最后在上有老、下有小以及高额房贷的三重压力之下,不得不彻底脱去孔乙己的长衫,谋一份能迅速上岗创收的工作——送外卖。送外卖的过程很真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门道,哪怕看似不用动脑,也会有经验的门槛。为了守住大房子,男主拼尽全力总算拿到了单王(月收1.5w)。只是经历这么多以后,男主一家最终还是决定卖掉大房子搬进老破小。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喘息的余地。

不少人对电影的后半段感到唏嘘,好像剧情的走向并没能如开头那般能打动他们。甚至男主接受现实积极热血地送外卖争做单王,让这部分观众很难接受。就好像被资本家压榨抛弃以后的小人物,一旦把送外卖当成了事业就永久失去了以前的光鲜亮丽。可能部分观众更希望男主能够逆袭干翻那些资本家,就像美国英雄拯救世界一样。毕竟前半段的代入感太强,说大家无法接受这样的剧情,倒不如说大家无法接受自己真变成男主那样。大家不希望这样的结局真的变成自己最终的结局。

其实我倒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真实,算是对中年危机职场精英的心灵救赎以及对底层人民苦难的真实展现。毕竟在个人力量无法改变当今残酷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学会接受才显得更为重要。

1、 关于社会歧视

现代人素质高,嘴上总是挂着“劳动不分贵贱、尊重各种职业”。可对于底层劳动人民,大众的态度普遍分为两个极端:一种是体谅辛苦、尊重付出,甚至会主动关心问候并给予帮助;第二种是贬低轻视,言语嫌弃甚至排挤欺负。前者一般是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知识分子,后者一般是社会地位不高,知识文化水平受限,只是占点相对优势。

看似两者对待底层劳动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其实本质上可能并无差别。相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来说,前者的尊重体谅与帮助从某种层面也正是凸显了自己的高高在上。这些底层人民总是理所当然地被视作“弱势群体”,大家对于阶级分层的认同是趋于一致的。所谓的劳动不分贵贱,是不可能实现的。若真能实现,那就不可能存在孔乙己的长衫。

所以在电影里很生动地刻画了这一点。外卖员只要穿上马甲,他就是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身份。不管你曾经是富豪还是高官,马甲就代表了你现在的身份。因此外卖员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同时还是一个标签。大家都是看标签,给脸色。商场保安、餐厅老板、路人顾客,都是如此。底层人民的马甲就是自带“低人一等”的属性,大家可以随意把你当作笑料。踩死你很简单,帮助你也很简单,把你上传到网上取乐也丝毫没有成本。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没人在乎。

2、 关于人情世故

说起人情世故,大家总是认为官场才是人情世故的天花板。其实,人情世故无处不在。只要有圈子,就会有人情世故;只要你想比别人多争取一点利益,你就必须懂得人情世故。只是像官场和金融圈,人情世故的花销听起来更为惊人。而小人物的人情世故大多时候可能只是一包烟、一瓶饮料。但是换而一想,一包烟占小人物的收入比重和一顿豪华大餐占金融精英的收入比重,可能差别并不大。所以人情的轻重与金额无关,而与圈子有关。

在职场圈,人情世故体现在领导、同事、客户、政府。在外卖圈,人情世故也体现在领导(站长)、同事(系统管理员、单王)、客户(点餐用户)、外卖的“微型政府”(商场保安、餐厅老板)。人情世故之道,处处相通。

人情世故是最为抽象、无法量化的东西,却是作为社会人比较重要的一项能力。所以不管是哪个圈子,能做到头部的,在人情世故方面必有过人之处。为什么人家要把资源给你?为什么人家要给你行方便?为什么人家要为你承担风险?本质上都是利益的交换。当然当代的利益并不局限在金钱和权力上,情绪价值的作用也在慢慢凸显。

3、 关于内卷

近年来职场的内卷,大家都有目共睹。内卷都是由上往下的,从公司间的内卷向职工间的内卷传递,职工间的内卷又会直接传递到底层人民的内卷。以外卖为例。影片中大家痛斥单王大黑过于拼命,拉高了送单效率导致平台以此为基础压缩标准送单时间。资本家就是无情的,僧所粥少导致内部竞争加剧。生产效率提高并不能换来更多的薪资,而是导致一批跟不上节奏的人被迫加班,要么就是在竞争中被淘汰。但是个体的竞争就是无法避免的,只是个体的超额劳动成果都被资本家给剥削了。

既然内卷是由上而下传导,它同样可以由下往上反推。影片里男主靠着自己过硬的编程能力打造了自己站点的专属地图。若这份地图由他一人独享,倒确实能有效避免内卷。就和单王大黑花了三年手绘的地图一样,成为自己的“武林秘籍”。只是这份秘籍一旦公开,人人都能轻松学习,那么大家的效率都会提高。

这部分人起初能因高效率送单,而获取的额外利润。只是倘若大家都开始学习这本秘籍,那么整体的效率都提升了。平台自然会以新的地图为依据去压缩送单时间,这就导致了大家的劳动成果最终被平台窃取。但是平台也是为了生存,平台与平台间的竞争也是无法停止的。跳出平台,再上升至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不断竞争的,落后就要挨打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每天送的单越来越多,人越来越累,收入却没有得到明显的增长。

所以大家在痛斥大黑自私的时候,只是人性的恶而已。试问,要求人家无偿贡献的人何尝又不是自私呢?讲到底,大家都是在有限的资源里竞争而已。除非资源能扩张,或者头上的资本家大发慈悲,否则必定是你死我活。大黑就算贡献出了自己的地图,给所有的骑手行了方便。过不了一年,平台的算法立马会抽掉这些剩余价值。

4、 关于幸福度衡量

男主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大房子奋斗,大黑是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还债而奋斗,老抠是为了给白血病的孩子治病而奋斗。拿的都是同样的一分钱一分力,但是大家的目的各不相同。若要比苦,大黑和老抠可比男主苦多了。老抠一家四口挤在十几平的土砖房里,饭桌上都不曾看到肉。相比之下,即便是失业断收两个月的情况下男主一家依旧可以顿顿吃上红烧肉。老抠赚的是救命钱,男主赚的只不过是身为名校毕业生欲望的底线。

可男主的痛苦程度真的会小于大黑和老抠吗?在他能彻底脱掉孔乙己长衫之前,还真的未必。人的欲望,会随拥有过的金钱和名利而膨胀。拥有过再失去的痛苦,远超未曾拥有。人总会不自觉地放大失去的恐惧,而无法接受现实。同样吃一块馒头,有人是幸福、有人却是痛苦。

痛苦,也可以说是庸人自扰。但是人性就是如此,不然股市崩盘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跳楼了。大家总是会轻飘飘地说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这种过山车式的心理崩塌所需要承担的痛苦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在生存面前,尽管大家惺惺相惜,但也会习惯性认为自己是最苦的。即便客观上自己的处境看似比旁人要好,但也不会轻易放弃改善生活的机会。在最后抢单王的竞争里,所有的骑手都在拼尽全力。像极了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并不会因为你弱小、你可怜、你更需要帮助,大家就把猎物拱手相让。非常现实与残酷。

不过话说回来,名校毕业生、大龄程序员与职场精英,普遍苦的是心理。说到底,就是害怕失去。这种担忧害怕之感,有时甚至会超过生活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就好比嫌犯最终落网,反而一身轻松。但让四处逃亡的嫌犯主动接受现实去自首,他又做不到。而影片最后,男主做到了。尽管成了单王,月收入达到1.5w是可以留住房子,他们一家还是选择卖掉房子回归老破小。如此沉重的负担和自己心中的那道坎相比,有时候还真是需要问问自己的肉体该如何选择。

有句话非常经典:当你足够有钱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可能不会放在赚钱上而是放在守住钱上,这样你就会非常害怕失去钱,赚小钱不会使你快乐而失去钱会让你无比痛苦。而当你没钱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则会全部放在赚钱上,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赚钱,你只要多赚一分钱都会感到无比快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有钱人整天抑郁不乐,而穷人却可以自得其乐。

5、 关于真实故事

其实整部电影看下来并没有太多泪点。只是确实能从中感受到底层人民的艰辛,特别是外卖员遭遇车祸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时候带给我的触动。没有泪点,可能也是因为早已习以为常。平时在路边见得多了,同情心都已经麻木了。比如上次在商场里转,一个外卖小哥就那样蹲在游戏厅门口睡着了;还有大雨天冒雨送外卖浑身湿透的外卖小哥。没办法,谁都改变不了。内卷的社会环境里,大家都有各自的压力,大家都很辛苦。

但影片最后的那些真实故事剪辑,却让我很是感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即使生活如此艰辛却还努力向上生长、热爱生活的模样比电影更真实,更打动人。

或许只要跑起来、动起来,证明自己还活着、还有力气,也就是人生最伟大的奋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304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