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移动披露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5467亿元,同比增长3.0%,主营业务收入为463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802亿元,同比增长5.3%;销售毛利率为30.81%,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润率为14.4%,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观察者网注意到,相比过去两年,中国移动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8%和8.4%,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12.0%和18.9%。
对此,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上半年收入增幅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主要在于诸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传导效应,如: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新质生产力培育还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等。
“同时,公司发展到了新的转型升级阶段,所以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培育提升。信息服务市场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传统通信需求趋于饱和,新的潜在信息服务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激发,传统增收动能有所减弱,AI新动能的培育还需要时间。”他说道。
在细分领域,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个人市场收入为2552亿元,同比下滑1.6%,移动客户突破10亿户,净增926万户,5G渗透率达到51.4%;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保持行业领先,为人民币51.0元,相比一季度末提升3.1元;家庭市场收入达698亿元,同比增长7.5%;千兆家庭宽带客户渗透率为33.5%,较2023年底提升3.5个百分点;政企市场收入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移动云收入达504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IaaS+PaaS收入份额稳居业界前五;新兴市场收入达到266亿元,同比增长13.2%。
财报显示,随着5G投资的高峰过去,中国移动的资本开支持续收缩,该公司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为1730亿元,同比下滑4%,占收比预计降至20%以下,上半年资本开支为640亿元,占全年预期37%。作为对比,中国移动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814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920亿元。
中国移动透露,已累计开通5G基站229万站,上半年新增35.1万站,聚焦RedCap、三载波聚合、通感一体化等能力提升,已在超280个城市推进5G-A(5.5G)商用部署,同时在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促进航空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
随着AI大模型的火热,运营商也在大规模建设算力中心。中国移动透露,该公司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已经投产,同时建成全球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骨干网,已全面实现基于IPv6的骨干网络智能化。
杨杰在业绩会上回答关于“如何实现AI算力的投资回报”问题时表示,AI大模型尤其是作为底座的算力投入是非常大的,变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该公司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移动首先要把大模型底座做好,要把规模效应发挥出来,从而让大模型真正‘涌现’出更好的性能。”他认为,行业大模型是很好的变现途径,AI大模型的应用重点是ToB,中国移动依托大模型底座,已经在很多行业应用上有了实践经验,布局了40个领域的行业大模型。
大模型商业化落地一直被视为必答题。杨杰认为,虽然当前呈现“百模大战”,但“这一两年肯定有一大批模型都会死去”。他认为,除了ToB的应用,AI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各行各业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空间也很大。中国移动还在推进AIAgent(智能体)业务,也就是ToC(个人)和ToH(家庭)场景的应用。此外杨杰表示,中国移动还在推动AI大模型对该集团内部的赋能,虽然不能直接变现,但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当前我们的数字员工已有五万多个,对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2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