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8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6日一期刊登题为《亚洲为何难以培养出田径明星?需要做出哪些改变?》的文章,作者是艾拉·戈拉瓦拉。全文摘编如下:
在巴黎奥运会上,亚洲选手在田径这个竞技领域表现不佳。
在奥运历史上,中国的苏炳添和刘翔都是例外,但这样的成功寥若晨星。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田径项目上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决定有氧运动能力的基本要素在中国运动员和西方运动员身上并无差异。
香港大学运动机能学助理教授戴维·蒙特罗表示,尽管中国女性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可能抑制做有氧运动的能力,但她们的心脏功能更强,弥补了这一点。
不过,蒙特罗补充说,虽然更强的心脏功能可以帮助中国长跑运动员消除差距,但短跑运动员需要不同的武器。
“短跑选手需要力量和爆发力,所以体格很重要。肌肉量决定表现。”他说,中国短跑运动员的肌肉量通常较少,这个因素可能会降低起跑时的爆发力。
体育技术对于提高一个国家在运动员培养方面的竞争优势仍然至关重要。虽然中国已经开始在体育技术上投入巨资,但香港大学运动中心的谢家德表示,这套体系要从基层开始,而不是把精英运动员放在第一位。
此外,亚洲和西方在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和人才培养制度上存在差异。但是为什么呢?
西方和亚洲的文化差异反映了更广层面的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在美国,体育特长被视为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在亚洲国家,人们认为学业成功是实现安稳人生的首要途径。
香港浸会大学的应用体育学专家卡尔·詹姆斯说:“田径运动在欧洲和美国无处不在,而且非常受重视。所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绩效金字塔,欧美社会的基座要宽得多,因此金字塔顶上的实力更强。”
覆盖广泛的基础架构能及早发现好苗子,也能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和竞赛机制培养他们。
近年来,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这也体现在体育领域,运动员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
传统上,中国人以植物性膳食为主,以米饭为中心,配以蔬菜和少量的肉类。谢家德说,中国运动员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善促进了赛道成绩的进步,在这之前,与西方运动员更为均衡的饮食相比,他们的饮食一度可能是成绩提升的制约因素。
研究还揭示了(中国)与西方运动员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以及接触业内专家的机会。
詹姆斯说:“在欧洲和北美,通常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支持服务。美国和欧洲雇用的体育科学家比亚洲多。”
在训练方面,西方运动员在参加最大规模的国际赛事之前,通常有机会参与其他的高水平赛事。
詹姆斯说:“如果他们在赴海外参赛之前有足够的资金参加紧张激烈的锦标赛,就能更从容地应对最高水平的赛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22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