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车头条作者|哆啦C梦
3月28日,小米SU7正式发布,随后不久小米就宣布大定量近9万台,可谓既吸引大量关注,也意味着小米在造车路上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而且自小米SU7发布至今,有关这辆车的各种热度一直不停,除了“大量准车主称误锁单”、车评人评价太苛刻遭网暴外,还把同样造车、“十年磨一剑”的贾跃亭招来了。
今日,贾跃亭突然发文评价小米,一方面肯定了小米造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暗讽小米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
贾跃亭:小米营销挺好,但是山寨文化令人担忧
笔者先来大致概括一下贾跃亭的观点:
第一、小米汽车首次发布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中国制造的成熟和巨大优势;
第二、小米造车执行力和营销能力值得点赞,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被奉为圭臬,令人担忧;
第三、对标、抄袭和浅创新无法带来技术变革和基础科技超越;
第四、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是变革文化、原创精神、伟大的企业家、开创者、全球价值观征服的全球市场;而山寨文化、follower思维、成功商人、走捷径的跟随者、着眼局部市场利益这些东西无法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变革。
总而言之就是,贾老板认为小米汽车首次发布成功是靠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中国制造的成熟和优势得来;小米只是造车执行力和营销能力好,但靠的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还有follower思维。
网友:贾跃亭几年造的车还没雷军一天造的多
对于贾跃亭这番言论,网友们自然也是“炸开了锅”:
有网友称贾跃亭这几年造的车还没有雷军一天造的多;
有网友关心贾跃亭的车造了几辆;还有网友称怎么不指责问界车型和劳斯莱斯近似;
有网友称贾跃亭在美国躲着,如何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呢;
有网友表示贾跃亭应该赶紧回国,教雷军如何造车;
有网友肯定了贾跃亭的观点称,但贾跃亭在美国造车错过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贾跃亭十年造不超20辆车:酸了
但他就没有资格评价小米汽车吗?
多数网友对贾跃亭的小作文持比较戏谑的态度调侃,这主要是因为法拉第未来十年了,跌跌撞撞到现在只交付了不超过20台车,而且目前还都又召回了。
而且贾跃亭在造车之前,给乐视搞成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如今恐怕贾老板看着雷军短短3年就把车量产,多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但抛开贾跃亭自身的失败,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有部分大V指出,贾跃亭的观点也不是无稽之谈,多少还是有点道理。跟随和模仿,确实会把自己的路走死。
“小米抄袭”这个争议确实早在去年年底小米技术发布会公布SU7外观后就已经出现,时至今日也有很多网友认为小米SU7和保时捷外观太像。
但严格来说,小米肯定不能算丝毫不差的“抄袭”,更多的是“致敬”。比如有网友特地对比过小米SU7和保时捷的侧面照片,并没有完全重合。
对于外人而言,“看上去像”当然会简单粗暴的理解为“照抄”。这里其实贾跃亭这篇短文中说的很对,正是因为雷军处在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制造业高度成熟发达的时代,让雷军造车比贾跃亭轻松很多。
而对雷军而言,小米作为“外行”第一款车一定要先“稳”,再说别的。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不能先活着,更别提未来。
所以,SU7借鉴成熟设计,其实没有错。
也如网友所言,假如贾跃亭能够在国内造车,说不定早就成了。也难免贾老板意难平,非要出来说两句。
只是从乐视到如今的法拉第未来,贾跃亭实在拿不出很多能支撑自己“面子”的成功“里子”,小作文中那些大道理,从他嘴里说出来便难以服人。
最后再分享一个网友评论:
雷军造车之时各方面条件成熟,阻力自然更小;而贾跃亭造车困难重重,资金、团队定位都屡屡受挫。
雷军能成功让小米汽车量产上市,是善用环境资源,注重现金流管理与用户体验;但贾跃亭很早就进入造车领域,因市场环境、资金管理、产品定位及技术研发等因素,终陷困境。这名网友总结称,实际上造车并不容易,入局需谨慎。
那么,贾跃亭有没有资格评价小米造车?欢迎留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