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综艺节目“塌房”了……

新京报传媒研究2024-08-07 19:20:27  71

作为这几年来不靠流量明星、不依赖八卦话题的“黑马”, 综艺《种地吧》一向饱受赞誉,获得业界与观众的一致认同,但近来,观众跟节目组的“互撕”却频繁登上各社媒的热搜高位。一档本来口碑良好的节目,并非因为播出内容质量差,而是因为疑似更换嘉宾,就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官博掉活粉达百万级别,受到无数抨击。甚至,已经有观众开始找播出平台的客服进行投诉。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前所未见的“明星没塌节目组先塌了”故事已经不仅仅是综艺界的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昭示着典型粉丝文化的又一次攻城略地和胜利。到底是什么把综艺的观众群体变成了“粉圈”?

不是观众抗议,

而是粉丝“战争”

《种地吧》是一档讲述“明星下地干活”的节目。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节目组的常驻嘉宾是十位男明星组成的团体“十个勤天”,他们在节目里耕种运营上百亩的农场。由于节目的立意和内容向来都十分正能量,一直收获的是社会各界的好评。

风波的起因发生在7月19日第二季的收官日,在最后一期的最后十分钟展现了嘉宾们的一场会议,会议内容和新人有关。且这个会议跟和前面的场景/内容/情绪都比较割裂,有明显的补录之嫌。此外,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招聘18到30岁男性的启事,和常驻嘉宾的要求匹配,而不是协助种地的专家/专业人士。这些举动都让节目组的观众认为,下一季是要招新的常驻嘉宾来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十个勤天”。

事实上,综艺的更新换代是一件非常正常和常见的事。对于已经经过两季的《种地吧》来说,新人的到来不仅仅能够让观众们看到嘉宾参差的农业水平,重新体验一遍“从新手到老手”的挣扎与努力,还可以在人物关系上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和友谊。

▲《种地吧》(2023)剧照。

然而,这看似用心良苦,有可能带来内容提升的的操作并没有获得喝彩,反而激怒了《种地吧》的忠实观众,他们纷纷采取行动,取消关注官方微博,在互联网上表达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新人。此后,节目组和常驻嘉宾本人接连发声,表达新人加入的合理性,但观众的怒火仍未平息,反而越烧越旺。

公布换人的过程中,节目组自然有很多操作失当之处,如措辞和方式“过于傲慢”,公布信息的人选如果是嘉宾本人会更合适。但归根结底,双方矛盾的根源在于参演嘉宾的利益。

“十个勤天一个都不能少”的标语是目前观众最大的诉求。他们纷纷表示自己是男嘉宾们的粉丝,而不是节目的粉丝,节目能成主要靠的就是“十个勤天”。换人的行为“就像给初创公司当牛做马累死累活,好不容易做起来了。结果公司立马就要裁你”;也有人猜想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新来的嘉宾是“资源咖”,“摘桃子”,来抢走老嘉宾的资源和镜头。

由此,许多人开始群体性地组织投诉节目,投诉播出平台,甚至跟赞助商留言反映。还有甚者开始深究节目制作组是否是靠这个“赚到钱”了,是否换车换房等,来试图论证嘉宾只是被作为节目制作方的“圈钱工具”。

这显然已经不可以用“观众行为”来解释,而是典型的“饭圈文化”。

从“划地”到“圈粉”的

综艺偶像养成

讽刺的是,如今这些“攻击”节目组的粉丝们恰恰是节目组亲自养成的。

无论在立意上怎么拔高或者狡辩,自始至终,《种地吧·少年篇》是一个“偶像养成”的节目,它的核心看点绝非“种地”,而一直是“少年”。

节目组一开始选择的嘉宾就是“少年”,第三季新招聘公告上招聘的18到30岁年轻男性,也是在对标“少年”。

这并不意味着嘉宾们只是来作秀或者不用心——他们的真心和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广大综艺观众(80%为女性)就是喜欢的看年轻、英俊、生机勃勃的男孩们。主角如果换成中老年、外表平庸的普通人,这档节目在市场上绝不会受到如此大的欢迎。

为了达成“养成偶像”的目的,节目组可谓打造了一场完美的“综艺景观”:

内容上,节目组拼命呈现出一群近乎无缺陷的主角。节目组通过土地的广阔,“零片酬”的噱头(实际上综艺嘉宾的收入可以不局限于片酬)、有限的物资创造出了一副堪称“内娱缅北”的景象。而艰苦条件下的他们对社会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少有一己私欲,更多的是团魂,吃苦,拼搏,学习,身上挂满了正面标签。

播出形式上,除了比起其他综艺更长的录播周期,还有频繁的直播,以及团综和演唱会等等形式,可谓是全方位立体式陪伴,培养粉丝的黏性。

更不要说,粉丝们被打上了“禾伙人”标签,与节目内容以及嘉宾进行深度绑定。尽管没有进行公投, “禾伙人”俨然是101中“全民制作人”的另一个版本,为粉丝们带来的是强参与感和成就感,好像这一切成功都“有屏幕前的你一份”。

▲《 种地吧》(2023) 剧 照 。

以上种种标志性的“圈粉”伎俩,本身会回导致养育出的观众是拥有极高情感浓度的集群化的粉丝。

需要注意的是,粉丝甚至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往往会认为真人秀,尤其是含有直播的真人秀很难造假。一方面,长时间的拍摄和部分直播让“演绎”变得困难;另一方面,难道这群明星的演技有这么好吗?(如果他们的演技这么好,怎么真正演戏的时候表现不好呢?)

但事实上,真人秀中利用“半真半假”的方式来包装偶像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真实”作为一种养成策略

常年研究东亚大众流行文化,尤其对于偶像产业有深度见解的日本文化批评家宇野常宽在他的著作《小人物时代(リトル?ピープルの時代)》中分析日本知名偶像团体“AKB48”和“小猫俱乐部”后得到结论,称与其他被缜密设定的偶像相比,“AKB48”和“小猫俱乐部”都是通过强调其“业余/素人感”来向消费者们演示其真实和“非伪造”的感觉,并取得了成功。

而偶像之父秋元康,正是通过在节目中进行一部分所谓“选拔内幕/后台”放送来创造沉浸感。甚至有些镜头会假装是隐藏摄像机拍摄,来“揭露”偶像在休息室的真实面目,给消费者上帝视角的感觉。有些时候,他们也会额外展现一些无关紧要的偶像小瑕疵,让内容产生真实感,引发更深层的观众情感共鸣。

宇野常宽认为,这种“半透明”的真实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小人物”时代的常态,把自己定义为某个类型的人物/角色(即为自己创建的人设)早就是当下应对繁多而不同的社群交流的一部分——我们在(无意识之中)用某种特定的角色身份面对某个群体,就像打出合适的卡牌那样。

也正是在这种“半真半假”的遮掩之下,《种地吧》的老观众们才会相信一个看似荒谬的结论——这样一群外表优秀,签约公司并走上星路的嘉宾是真的爱土地,想要长期当农民而不是从事别的演艺工作。

但实际上,所有内容依旧处于制作人控制之下,无论是从议程、拍摄范畴还是剪辑上,观众看到的都只有他们需要看到的那一部分。

▲《 种地吧》(2023) 剧 照 。

这种类真实世界的模拟就像美国著名政论家、新闻记者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中所提出“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为了能够对真实环境加以把握,依照简化的模型对真实环境进行重建。而设置得当的综艺就如同一个人类行为与情感的“实验室”,一切按照导演的要求运行。观众能够看到镜头里的“十个勤天”在辛勤耕耘,但看不到镜头外的场地选择、剧情设计、飞行嘉宾安排、“外挂”辅助,也无法确定镜头之外,嘉宾是否全程困在“农场”,是否真的参与了所有种地的流程,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否是真的那么“正能量”,没有嫉妒、争抢和龃龉。

更深层的是,观众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真的收取了“零片酬”,他们参与节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真的单纯想要吃苦、学习、体验抑或是从遍地优秀帅哥美女的演艺圈新人中另辟蹊径,杀出重围。

毕竟,拨开一切被花言巧语描绘的节目愿景来看,“种地”其实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偶像卖点:他们是明星里最能吃苦耐劳品德高尚的,他们也是种地的人中最有明星相的。粉丝们一再夸耀和推崇的辛苦和品质,例如吃盒饭,(相对)简陋的住宿,辛苦的田间劳作……都不过是广大农民的普通日常。而这一切之所以值得被反复夸耀和赞美,显得那么可贵,恰恰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身份。因为他们展现出来的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愿意在地里卖力气”。

但,靠“吃苦”和体验“普通人”的职业而红起来,获得大把赞誉和收入的明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作茧自缚:

当粉丝开始绑架内容

近几年,由于题材受限,综艺高度依赖招商而受到经济环境影响等等原因,综艺“寒冬”成为业界共识。许多节目为了“活下来”开始走话题路线,即“挂羊头卖狗肉”,并不真正专注于节目声称的内容,而是依赖流量明星或者社会敏感话题来博取眼球。

如一些演技培训类节目,上热搜靠的不是精湛的演技和表现,而是靠绯闻八卦、嘉宾冲突、明星出丑等。这看似“聪明”的做法不仅是在吸血嘉宾,创造“黑红”的节目口碑,且也将节目和大明星大流量进一步绑定了。由此,一个节目是否能做成,取决于“阵容”如何以及“阵容”适合不适合、愿意不愿意“炒话题”,流量明星成为了绝对的话语权掌控者。

而《种地吧》的成功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指明了另一条道路,即通过素人/小明星为主角的节目同样可以吸引观众。

但这场“换人”风波展现了美好故事的另一面——粉丝和饭圈文化已经显现出对内容进行深度影响和绑架,而与之相关的冲突正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如今常见的事态是,在网络剧/电视剧制作之前,粉丝们就会撕制作组,撕经纪公司/工作室,为自己的偶像挑选剧本,抵制他们觉得不合适的演员搭档。剧本编写或前期制作阶段甚至播出之后,粉丝们会撕番位,抗议自己偶像的戏份不够,甚至恋爱剧中甜蜜相爱的男女主粉丝都会互相争论谁的戏份应该更多,谁“偷改剧本”,这到底是“大男主剧”还是“大女主剧”。

在综艺界,这种战火也逐渐燃烧起来。例如23年Angelababy杨颖回归综艺《奔跑吧》(俗称跑男)时,粉丝们发现好不容易回归的杨颖所占片长只有4分钟,另一位女明星白鹿却有10分钟。当时引发了不少的抗议浪潮。

▲ 微博截图

这些现象的共通点是,粉丝们会普遍认为内容制作者/经纪公司/播出平台等对自家的偶像不好,存在消极怠工、欺压迫害、资源分配不均等行为,“维权”成为粉丝常见的诉求。

而事实上,这些欺压的发生频率显然没有粉丝抗议的这么高。尤其是对于《种地吧》这样的节目来说,采用没有名气的新人意味着艺人和节目可以彼此成就,甚至,从商业角度上来说,还可以涉及到节目制作方参与诸如艺人经纪等后链路收益,可谓是一举多得,节目组绝无“欺压”嘉宾的必要。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卡普曼曾提出“戏剧三角形”理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他认为,在冲突情境下,人们内心会不自觉地倾向扮演着其中任意一个角色,并配合或引导他人扮演其他角色。

而越是“养成系”的粉丝,越容易觉得自己一步步看顾着偶像的脚步,在精神上是名副其实的“守护者”。在拯救偶像的过程中,粉丝会感到实现了自我价值,一方面保护了“处于劣势”的偶像,另一方面敢于站出来同非正义势力做斗争并表达合理诉求。

于是,正常的内容生产变味了,一切都像KPI(工作绩效)一样是可以被量化的明星成就和指标:偶像在剧/综艺中出现多长时间、站位如何、是被“力捧”还是被“吸血”、是否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都是粉丝们考量的对象。

如此逻辑之下,“嘉宾为内容服务”或者说内容是否好,反而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一项——尽管所有人其实都应该明白,应该是好的内容和作品来捧出一个个偶像。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艰难困局。它并非一日之寒,也绝非单独某一群体的“功劳”,它既是由向眼球和资本而行的大众文化生产行业所引领,也是由充满热忱、心怀憧憬的观众们所打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1422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