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年代,从来就不乏传奇的故事,毕竟那是一个中国人民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困扰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仁人志士和革命青年,都在寻找一个能够解救中华民族的出路,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希望,中国人可以重新回到世界之巅。
而俗话说得好:“肉食者鄙”,在思考民族和国家命运的过程中,往往是那些出身贫寒的普通人,反而更加具备纯粹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他们的奋斗也往往更有力量,更能迸发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符。
但是人的命运,却充满着曲折离奇,从底层出身的人才,也许可以走到左右时代风云的位置,但也有可能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而跌落神坛,最终重新回归平凡。
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却阴差阳错地一步一步做到了副国级的高位。而在副国级干部的任上,又因为所处时代的特殊,和本人的一些有待商榷的行为,最后被国家所惩戒,终究重新变回了一个平头百姓。
而在这个人命运的背后,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他就是姚连蔚。
姚连蔚出生的时候,正值1935年。这个时候刚好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整个国家虽不能说一片水深火热,但是在外部压力的威胁,以及国民党执政不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百姓还是充满了艰难困苦,就连想要填饱肚子都是难题。
而普通农家出生的姚连蔚更是如此,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当时的城里去打工,成为了一个小学徒。虽然勉强能吃上一口饱饭,但是传统工匠行业上的学徒,在学到真本事之余,那份封建师徒体系下的“家长”压迫,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姚连蔚尽管为人聪明伶俐,对师傅教的东西学的也很快,但毕竟是外人,所以师傅没有教给他诀窍,却让他强制为自己打工了,这种封建压迫,姚连蔚可以说是体会得最深。
在师傅的店里,干每天超过12个小时以上的劳动,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姚连蔚面对自己的人生命运,感受的痛苦是最深的。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才体会到,如果不去改变这个世界,就会有更多的人像自己一样受苦。
于是,姚连蔚开始通过周围那些有文化的朋友,逐步学习到救国救民的思想,而顺理成章地,他也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天资聪明的姚连蔚,可以说对马克思主力的了解超乎常人,最后他甚至能够逐渐跟那些熟悉共产主义的老党员,开始交流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只可惜,历史的走向不会因为个人改变,很快解放战争爆发了。姚连蔚的读书生涯就此被迫中断,他又回到了给人打工,生计朝不保夕的情况。只是这次他没有等待太久,解放战争仅仅用了三年就结束了。新中国建立了,姚连蔚便第一时间报名参军。
此时的他,心怀着爱国的热情,想要自己亲自参与进去,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尤其是目睹了美国人悍然入侵朝鲜半岛,甚至将炸弹扔到了祖国东北的时候,姚连蔚那种民族感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便一股脑地体现了出来。
姚连蔚就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他出生入死,可以说屡立奇功,建立了令人动容的业绩,而这些业绩也在姚连蔚这种牺牲精神的支撑下,显得熠熠生辉。要知道面对强大的美国人,其实有不少人是发自内心感到恐惧并且想要退缩的,可姚连蔚这个新兵,却冲在前面,比起很多饱读诗书,待在国内的知识分子要更加富有勇气,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吧!
而为国家反侵略和反殖民付出了这么多的姚连蔚,却没有丝毫想到个人的利益和荣辱,即使在朝鲜战场上经受了屡立战功后,姚连蔚选择回国,也只是重新回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岗位上,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并没有因为在战场上建立过功勋就骄傲自满,反倒是觉得这些都是应该为国家所做的,没有丝毫抱怨,而这本身正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和浪漫。
其实当工人在建国初期,反而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当时的工人阶级是国家建设的主体,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这么说,工人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情怀和精神,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奋发向前的动力。姚连蔚自然也把工人阶级当成是一种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决心,坚守在岗位上,做好每一份工作,把所有属于自己的指标都落实到实处。
也因为姚连蔚的这种精神,所以他屡次被评选为“劳动模范”,享受了国家的嘉奖和称赞,他的前途并没有因为所在岗位的普通而影响,反而是真正从平民百姓出身,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公民。
但世事难料,姚连蔚所处的年代,注定是动荡不安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个特殊的年代,从底层到高层,都在挣扎徘徊,思考国家前进的方向,而也正是在这个年代,教员思考人民百姓当家作主的出路,就试着开始了一场社会试验,姚连蔚所在的工厂,也因为这场实验,开始将权力交给了普通人,而思来想去,姚连蔚本身就是志愿军战士出身,平时就威望卓著,厂里就推选他担任了人民代表。
后来,姚连蔚因管理工厂到位,而且在许多细节方面都做到了按部就班,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一路擢升,后来甚至到了北京,接受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他们对这个中年战士出身的领导很欣赏,认为姚连蔚身上真正看到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于是乎,姚连蔚被国家委任了更高的职位,后来还担任中央的候补委员和副委员长,直接当上了副国级干部。
姚连蔚在这个位置上,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感念于国家对他的培养和欣赏,希望能够发挥自己全部的才能,来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可能在为国家建设贡献的基础上,不能发挥太多的能力,于是姚连蔚就只能用辛勤的工作来弥补自身能力上的短板,在许多地方都发挥出了刻苦的精神。经常处理一些政务到很晚,每天劳心劳力。
而且即使做到副国级别的干部,姚连蔚也从未有过脱离群众的态度,而是内心怀着热情,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和坚持什么。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怀,才让姚连蔚在自己的岗位上备受认可,也成为了那个年代干部中的代表。
可惜的是,姚连蔚的政治生涯没有维持多久,他就遇到了新的变动,1979年的时候,动乱年代已经过去,但是对于动乱年代的那些往事,国家还是要按部就班追究责任,而恰好姚连蔚就被牵扯了进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姚连蔚跟四人帮的关系还是挺密切的,这倒不是说姚连蔚参与到了四人帮的阴谋中,而是他自己也不清楚的情况之下,姚连蔚就被四人帮和蛊惑了。
因此,后来的姚连蔚被开除党籍,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他的晚年享受的还是退休老兵的待遇,还有工厂的工人,可以说姚连蔚的人生,充满着一种传奇色彩,他本质上只是一个普通老兵,但是却跟随时代的洪流,承担起了原本不需要自己承担的使命。
最终却又被时代所牵连,走下属于自己的舞台,他的人生其实充满了一种令人唏嘘的错愕感,而他自己甚至在自己的人生中,都不能占据一个主要的位置,因为自己的命运根本无法掌控。
幸运的是,最终姚连蔚还是安然度过了自己的晚年,他为国家和民族曾经做过的贡献,没有被遗忘,而是被继承了下来,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还被传颂,或许这也是国家对他的一种执念和深情吧。
而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姚连蔚的人生虽然已经走向暮年,但是我们作为他的后辈,却应该继承他这种为了国家和民族报效一切的精神,学习他的出色品质和优良作风,也争取成为跟他一样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更因为我们有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
姚连蔚也许走错过路,但是他的一生还是满怀热情和激励,在奋勇争先建设祖国的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伴随着共和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共和国当然也不会遗忘姚连蔚,同样我们在面对国家和民族时,是否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热忱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