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代战争中的回合概念

石聊古事2024-04-02 10:10:00  154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双方将领在阵前单挑,还常常豪言:“咱们大战300回合!”在小编小时候,看到这里往往会有一个疑问:两人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真的会边打边算回合数吗?而且,古代将领貌似都非常热衷于1V1的“真男人大战”,他们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古人真的会大战300回合吗?

其实,“回合”这个词,最早是用来描述古代战争中的车战。有人认为,车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很多神话传说中出现了马车、指南车的原型。但事实上,这一部分内容缺乏史料的佐证,所以很难判断到底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车战。因此,有关车战的历史,一般认为要从夏朝开始。春秋时期更是车战的鼎盛时期,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相比,车战要早得多。

在周代的史料记载中,每辆战车上会载三名甲士和作战的武器。三名甲士按左、中、右排列。一般情况下,位于中间的甲士是战车的御者,负责驾驶车辆;左方的甲士持弓,主要负责射箭,也是一车之长,称为“车左”,也叫做“甲首”;右方的甲士手持矛或戈,在与敌车相会的时候,对敌车上的甲士进行攻击,称“车右”,也称作“参乘”。当两军交战之时,战车上的车左负责远程攻击,比谁更能“百步穿杨”。战车靠近后,车右负责近战,同时还肩负保护车上其他人的职责。而这一个过程称之为一“合”,也就是相交的意思。而如果交战中没能成功击中对方,那么御者就需要把驶远的战车掉头,准备进行第二次的对攻,战车调转马头的这个过程就叫做一“回”。所以,小说中出现的“某与你大战300回合”,更多的是一种英雄的塑造,营造出战场上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真要是按照古人眼中的“回合”,就算人有体力攻防300次,战马也要累到跑不动了。

除此之外,古代士兵们的装备也不允许他们打上300个回合。古代士兵们上阵杀敌,所拿的兵器和盾牌都比较重。并且,对于战车上负责近战的车右来说,要求要更高。车右手持的长矛一般都在3米以上,在行进的战车上保证使用长矛的精准性,本身已经很难了。而从进攻到调转战车这一个回合,少说也得几分钟的时间。300个回合下来,十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人和马都是长时间负重奔袭,别说300回合,能不能用好兵器守护好己方士兵,支撑到100回合都是个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大战300回合也是不现实的。

挑战和致师

既然大战300回合做不到,那双方将领会一对一单挑吗?答案当然是有的。不过,在历史长河中,一对一单挑的场景却并不多见,古人把一对一单挑的模式称作“挑战”。《兵筹类要》有这样一句话:“两军既丘,各以其将出斗,谓之挑战。”解释了挑战的具体含义。而有史料可考的挑战,就要说到有枪剑双绝美誉的后唐名将夏鲁奇了。《旧五代史·夏鲁奇传》中说:“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珪、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十皆释兵纵观。”夏鲁奇只身单挑两位骁勇大将的场面,应该堪比现代动作大片了。不然,将士们也不会放下武器,只看他们交手了。吕布也曾和郭汜单挑过,《英雄记》中记载:“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虽然单挑最终作罢,但是郭汜受伤而逃,已经足以说明这场挑战的赢家了。

除此之外,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当年和刘邦一同站在广武涧对阵的时候,项羽以楚汉对峙多年,百姓备受煎熬为由,向刘邦提出挑战。刘邦听后,列举了项羽的十项罪名,然后说:“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一口回绝了项羽单挑的请求。当然,代价就是怒发冲冠的项羽,直接用埋伏的弓箭射中了刘邦,让刘邦不得不卧床休养。

比起单挑,古代战争中有一种更为常见的方式,叫“致师”。古代军事家们非常重视军队战斗时的精神状态,并提出与士气相关的概念。比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勇气也”,《尉缭子·战威篇》中也说到士气的问题:“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激发士兵斗志的方式,致师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代有专门负责致师的官职,《周礼·夏官》中说:“环人,掌致师。”郑玄也对其做了注释,说致师的人,必须要表示出其战斗的意志,要先让勇敢的将士主动进攻对面的敌人。《史记·周本纪》中说:”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 驰帝纣师“。说的是周武王派尚父姜子牙和百余名士兵,对敌军致师,然后率领战车士兵和虎贲勇士,进攻纣王的军队。最后,纣王的军队没了士气,纷纷背叛了纣王。

由于致师在形式上和挑战很类似,所以人们会把致师和挑战进行互译。不过,有学者认为这一说法并不严谨,有可能这种说法是受到了《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杜预用“单车挑战”来注释“致师”一词所带来的影响。杜预之后,许多注家沿用了杜预的说法。《后汉书·光武帝纪》中,李贤对于挑战的注释是:“挺身独战也,古谓之致师。见《左传》”。但是,挑战和致师并不属于同一词。挑战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敌方投入战斗,致师主要是为了振奋军心,减少己方的伤亡。致师一般是在两军阵前进行的,也是大战开场前的序幕,继而直接开战。而挑战则不一定是在阵前,也不意味着双方会立刻开战,甚至有可能对方并不应战。正如前面所说,吕布单挑郭汜之后,两军并没有立刻开战。而项羽挑战刘邦时,刘邦直接拒绝,也同样没有立刻应战。而且,挑战中,有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决斗的味道,是一对一的进攻模式。致师更像是以少对多的主动攻击,突破对方的第一道防御,更像是现代的先锋队,是真正的勇士才能参与的环节。

有小伙伴或许要问了,致师一定都能凯旋吗?这个问题,就要说到《左传》中一个有趣的故事了。乐伯在致师之后,面对晋军的反攻,凭借自己优秀的箭术,一次次通过弓箭阻止晋军的包围。但奈何箭矢总有耗尽之时,等他再次摸向箭壶的时候,壶中仅剩了一支毒箭。在这危机的时刻,正巧有一头麋鹿闯入他们的视野中。所以,乐伯果断用这支箭射中麋鹿,然后抱着麋鹿送到了晋军的鲍癸车前。乐伯向鲍癸拱手施礼,说:“能作为献礼的珍禽还没出现,所以这只麋鹿就作为献给您随从的佳肴吧。”鲍癸当即下令停止追击,并盛赞乐伯是君子。不过,鲍癸停止追击并不是因为收了麋鹿,而是乐伯献礼在古代是有说辞的,叫“顾献”。追击的一方收下之后,也要以礼相待,不能再进行追逐。在古代,顾献作为一种彰显实力和贵族风尚的礼节,在崇尚礼制的春秋时期非常流行。而在春秋之后,战争的规模和主力兵种发生了变化,劲弩等兵器的出现,让致师者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众矢之的。所以,致师这种形式在春秋之后,就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话说回来,许多古装剧中展现出的将领单挑的场面,总少不了一个鲜艳的红色披风,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从实际的角度来说,这些披风有什么作用呢?现代人们口中的披风,在古代应该称作“斗篷”。短的斗篷曾被称作“帔”,长的斗篷因为环绕周身的样子很像钟,所以也被称作“一口钟”。古代军队中,将领身上的斗篷会更为精致,也代表着将领的身份和地位。在实际的战争中,由于将领的斗篷非常醒目,己方士兵更容易注意到将领的号令,保护好将领的安全,并且知道将领一直同他们并肩作战,军队的士气也能受到鼓舞。同时,古代战争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长时间在野外风餐露宿,所以不能奢求太多。斗篷在这种时候就起到了保暖的作用,脱下的斗篷可以当一个简单的被子,随意一裹就能御寒。还有一点就是,一场大战下来,想要不受伤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一场战斗结束之后,将士们会快速查看己方伤亡情况,撕开斗篷对伤者进行临时的包扎。这时候的斗篷就起到了止血的作用。当然,或许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彰显主将的威风。毕竟,强弱是一时的,帅可是一辈子的。而且,斗篷能给主将带来一种威严气势,能有效的震慑敌军。

卢梭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纵然历史中没有太多小说和影视剧里单挑的场景,也少了许多热血和刺激,但却能让人们了解古代战场的真实。也让人们懂得,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其中意义不灭的是人类的赞歌——勇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3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