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快报》7月31日文章,原题:人口红利的另一面:我们能够照顾好老人么?现阶段,公众对印度人口问题的关注,主要停留在青年人口激增和如何有效利用“人口红利”这两大议题上。但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印度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却并未得到足够关注,而它切实关系到老年人群的社会保障。
2050年印度老人占比1/5
据预测,到2050年,印度老年人口占比将从2011年的8.6%激增至20.8%。各邦的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等层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2021年,印度南部地区的多数邦以及喜马偕尔和旁遮普等特定的北部邦,其老龄人口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36年差距还将扩大。
相比于西方国家,老龄化是东亚和南亚各国的显著特征。西方在100多年间增长的老龄人口比例,在东亚和南亚各国仅仅为时20—30年。由于养老金、医疗和社会关怀服务等层面的缺失,中低等收入国家面临着尤为严重的挑战。家庭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核心家庭(仅包含父母和子女)的搬迁,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东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迅速制定政策进行应对:包括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医疗和社会关怀服务,制定多种保险方案,并从社区层面建立服务机构提供保障。
他们未得到应有关注
在印度,老年人的需求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政策倾斜。不同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印度并没有推行全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社会关怀服务等制度,有限的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只能惠及部分极端贫困的老年人。大量宏观和微观研究都表明,对老年群体来说,各类服务和支持在可用性、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接受性层面均存在不平等现象。
我们要从需求侧了解老年人群的真实需求,为此,需要从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卫生和社会关怀层面入手。考虑到此类服务资金和规划的复杂性,我们应首先对其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并为政策规划提供必要的指导。
印度纵向老龄化研究(LASI)报告称,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常常会为60岁以上人群带来多种并发症。研究还显示,有多种社会因素能够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福祉,地理区位、阶级、种姓、性别、工作和养老金都能影响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切身感受。许多老人,尤其是退休后仍然在打零工的老人,往往是苦于没有养老金。
《2024印度助老报告》中列举了10个邦和20个城市,并强调了这些地区老年人财务保障、医疗和社会关怀等条件的差异。研究样本包含一线和二线城市,数据表明,养老金覆盖率有限,且多向从事政府工作的中产阶级群体倾斜。因此,许多老年人缺少必要的财务保障,只能靠家庭成员接济。现阶段,印度政府提供的阿尤什曼·巴拉特医疗保险计划仅服务于贫困线水平以下的人口。中央政府医疗计划(CGHS)和职工国家保险计划(ESIS)等其他政府项目也只对政府部门员工或体制内的从业人员开放。处理周期长、索赔扣除和拒付都是老年人在保险索赔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上述两项研究都强调了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沉重负担,而年龄增长必将加剧这一问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也将每况愈下。这时候,家庭成员在身体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就尤为重要。而城镇地区家庭结构的变化,往往会将这一重担压在女性的肩头。对于青壮年进城务工的家庭,老年人只能自谋生路。
如何让老年人体面地老去
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多数中产家庭都负担得起家政护工的费用。但在印度,离开了家庭的范畴,以退休社区、长期或临终关怀等形式存在的离家式养老机构发展却并不乐观。中产家庭的老人们当然可以选择去退休社区养老,在那里接受最新的医疗和社会关怀服务,但穷苦家庭的老人们该怎么办呢?
公共政策制定者应综合考量老年人在财务、医疗和社会关怀等层面的诸多不平等因素。政府更应努力实现养老金等政策的公平公正。在努力兑现“人口红利”的历史洪流中,印度也应思考,如何才能让老年人健康而体面地老去。(作者拉玛·巴鲁,华泽勋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9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