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内循环这个说法很多人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要知道现如今我国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以内需为主,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拉动经济的增长,真正地实现内部循环。
如果未来一旦进入到内循环的状态中,到底什么物品会变成最值钱的产品?这两类才是绝对的硬通货。
带你了解经济内循环
经济循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循环过程,它可以分为经济内循环和经济外循环两种类型。
经济内循环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内,家庭、企业、政府等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家庭提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企业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家庭支付报酬(如工资、地租、利息等)。
家庭再用这些收入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政府则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对这个循环进行调节和干预。
与之相对,经济外循环则是指一个开放经济体系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经济往来。
在这个循环中,本国经济主体与国外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贸易、投资、借贷等活动,形成了跨国界的经济循环。
比如,一国的企业可以出口产品到国外,赚取外汇;也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设备,满足国内生产需求。
同时,国内的资金也可以流向国外进行投资,而外国资金也可以流入本国,参与国内经济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更是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增长,GDP总量从2000年的1.21万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17.4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断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内循环;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形成了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经济内循环困境
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在一次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口可能仅有两亿。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曹德旺的观点其实反映了经济学中著名的"二八法则"。
这一法则指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往往有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这种不平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个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消费能力,可能相当于十几个农村家庭的总和,而这些中产阶级,恰恰是支撑内需增长的中坚力量。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房地产行业一直被视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2010年前后,中国确立了发展经济内循环的方向,房地产投资也随之进入快车道。
无数家庭做出了购房的决定,他们或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或是为了保值增值,在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人的财富也在房价上涨中快速增长。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隐患也在悄然积聚。
内循环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机遇,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他们的产品价格往往更加优惠。
与此同时,"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如5G网络建设等,也在稳步推进,这将极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住房已然成为一种投资品,而非居住属性。
许多年轻人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奴",高额的房贷压力,直接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下降。
一个本来计划全家出游的家庭,可能因为要还房贷而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经济困境的恶性循环。
当消费欲望普遍低迷时,企业的销量必然下降,被迫裁员以降低成本。
失业率上升,又会进一步抑制消费,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求职困难的大学生,冷清的商场,这一幕幕场景,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房地产行业本身也面临着巨大风险,恒大的例子表明,房企的资金链是何等脆弱,而预售模式下,资金断裂可能导致烂尾楼频现,业主的权益难以保障。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陷入经济内循环的危机时,大多数商品和资产都会面临贬值的风险。
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有两样东西往往能够保持其价值,甚至出现逆势上涨的趋势。
两个通硬货
这两样物品就是粮食和黄金,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危机时期的"硬通货",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和历史渊源。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告诉我们,食物等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最底层的需求。
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不会因为收入下降而减少。
相反,在经济危机时期,粮食的需求可能还会上升,因为人们会对未来感到更加不安,倾向于囤积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需求的特殊性,使得粮食的价格在危机时期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历史上,粮食多次证明了它作为"硬通货"的地位。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粮食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跌幅远小于其他商品。
二战时期,粮食更是成为了紧缺的战略物资,其价值甚至超过了黄金。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粮食价格同样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可以说,粮食不仅是维系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抵御经济风险的重要屏障。
与粮食相比,黄金的"硬通货"属性则更多源于其货币属性和避险功能。
在人类历史上,黄金曾长期充当货币的角色,即使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黄金也是各国央行的重要储备资产。
黄金供给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内在价值得以长期保持,而且,黄金不会像一般商品那样随着时间推移而贬值,反而可以保值甚至增值。
更重要的是,黄金在经济危机和动荡时期,往往能够发挥"避险天堂"的作用。
当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暴跌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抛售这些高风险资产,转而购买黄金等避险品。
这种避险需求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使其成为一种"逆周期"资产,历史上,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还是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黄金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当然,粮食和黄金的"硬通货"属性也并非绝对。
它们的价格同样会受到供求关系、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与其他商品和资产相比,它们在经济危机时期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对普通民众而言,适度储备一些粮食,可以提升生活的安全感,而对投资者来说,将一部分资产配置到黄金上,则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粮食和黄金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内循环危机下的"硬通货",既有其自身属性的原因,也有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它们是人类智慧在长期经济实践中的结晶,是抵御经济风险的重要工具。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粮食和黄金的价值,对于我们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9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