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募23年报终于披露的差不多了,统计了一圈,给你们看个新出炉的统计数据。
01、基金公司员工的持仓变化情况~
先说说基金公司员工的持有份额变化,一般员工持仓里面基金经理占大头,
所以看这个变化你也能从中基金经理对各类基金的态度。
23年以来有这些趋势:
QDII指数类基金,从2.5亿增加到了3亿份,增加20%;
QDII主动混合类基金,从1.1亿增加到了1.4亿份,增加20%+;
QDII债券类基金,从0.26亿增加到了0.86亿,增加230%;
美元债这块是增加最多的,增加了6000万份,说明专业人士们都喜好薅美元高息债羊毛,或者赌美联储降息。
当然,QDII类的指数基金、主动混合类基金也都增加了20%左右,也说明基金公司内部有在加仓一些海外股市,但不算多。
………
接着再看下基金公司员工对国内的基金持仓变化情况。
股票型基金,从6.5亿增加到7.9亿。增加20%;
被动指数型基金,从2.5亿增加到4亿,增加60%;
偏股混合型基金,从29.4亿到29.3亿,几乎没变;
纯债基金,从1.3亿增加到2.2亿,增加70%;
从国内基金来说,持有增长最快的还是股票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
最没有牌面的就是偏股混合型基金,经过23年的大跌之后,份额竟然没有任何增长。
拍脑袋分析,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很多基金经理的奖金是以基金份额的形式发放的。
这两年主动基金形势不好,奖金取消,所以主动基金份额不增长了?
不过有一说一,指数基金相比主动类规模还是很小,目前在茁壮成长中...
从23年来说,基金经理们的加仓偏好度,毫无疑问排名如下:
QDII美元债基金>纯债基金>指数基金>QDII指数基金>QDII偏股混合基金>偏股混合类基金
………
02、基金公司的持仓份额变化
内地的
股票型基金,从10.5亿减少到9.8亿。减少7%;
被动指数型基金,从25亿增加到30亿,增加20%;
偏股混合型基金,从45.6增加到46.3亿,几乎没动;
纯债基金,从80亿减少到60亿,减少25%;
QDII类的
QDII股票型基金,从10.5亿减少到9.8亿。减少7%;
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从3.5亿减少到1.6亿,减少55%;
QDII纯债基金,从1.4亿减少到0.5亿,减少65%;
我发现今年整个市场来说,基金公司的自持资金份额,从956亿,竟然暴跌了40%!只有570亿了。
为啥市场大幅下跌,基金公司持有的基金不加仓反而减仓了?是触发止损了?
这点我也没搞明白,有没有人来解释一下,钱去哪了
不过从数据来看,减持的主要是债券基金为主,股票基金估计被套牢了,没怎么加也没减。
可能是基金公司急需现金流吧。
..........
总的来说,这波下跌过程中员工内部都在加美元债和内地债基。
而基金公司反其道行之,减仓了债基,原因不详。
偏股类基金持仓份额,几乎没有动过。
但被动指数基金的份额,两边都在快速上升。
写完这些或许有些人直接想开喷了,跌了都不买,基金经理都是菜鸡,误我人生
虽然主动基金高位发行吃相难看,但客观的说,它相对大盘还是有超额的。
主动基金的最巅峰其实是21年,我拉了下至今的表现对比:
确实略显尴尬,只是跑赢沪深300一丢丢。
但再往前推三年确实是吊打了。
很多人都是在20、21年上的主动基金,算是牛尾巴进场,吃了个市场下跌的β,留下了对主动基金极差的印象。
但主要A股机制摆在那,未来主动超额或许就还会在。
只是这玩意喜欢追涨杀跌,进攻性过强,防守不足,因此就更需要对各个风格来持续调和、配比。
还记得21年的时候基金全是大盘股,小盘基金都没几个,现在我一看,又满屏都是小盘股...
最后补充下,今天的数据只是95%公司,还有个别几家偷懒尚未披露,不过不影响总体统计的结果。
………
1、今天A股迎来大反攻,宁王大涨4%带动创业板反弹,又回了一口大血,操作这块,有子弹的可以配置,没子弹的躺平,目前只是美联储降息初期,这个阶段利好全球股市,继续牢牢抱紧这些权益资产即可,我手里还是:纳斯达克100、标普500、标普生物医药、牛20、三足鼎立、创业板指、中概互联、港股医药等等...
2、凯迪拉克小红薯官方发”椰树椰汁“风格的海报暗讽小米,比如内容为”对不起,搞了120年营销忽然给我整不会了“,“对不起,傲歌太不爱学了。我们既不像保时捷也不像特斯拉,我们只想美美地做自己就好等等,表面上是浴皇凯迪不屑小米抄袭保时捷的行为,实则是为了蹭波热度,但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波购买者调研数据显示48%是认为小米好看才买,背后预示小米吃满了保时捷的红利,浴皇也只能羡慕嫉妒恨。评论区底下撕逼一片,有人说凯迪拉克丢人,也有人说小米才丢人...
只能说雷总太懂营销和人性,其他大家自己点评。
………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