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怿韬通讯员成广聚
图/通讯员提供
“以前人工手动清洗路面,费时又费力,现在省力多了。”7月30日10时许,环卫工人孔师傅手持高压打磨机,在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路面进行清扫,机器所过之处,路面脏污迅速被清洗干净。
这是海珠区精细化保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围绕打造“城央生态宜居区”目标,以“三化一工程”(“三化”指机械化保洁、网格化管理、智能化管控;“一工程”指环卫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工程)为突破口,以新质生产力为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持续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智慧化上下功夫,力促环境风貌实现新提升,推动城区面貌蝶变焕彩。
效率提升约5倍,机械化为环卫工人减负增效
新能源巡回保洁车、清扫一体车、小型作业车、洒水车、扫路车……每天从早上5时开始,海珠区的环卫工人就陆续忙碌起来,在使用机械化设备后,每班环卫工人8小时的清扫面积可达3000平方米,而此前只有500~800平方米。
“机械化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负担。”海珠区城市管理监督检查中心一中队曹其虎中队长介绍,海珠区立足现有保洁面积,划分为东、西、南三大片区,并以当前保洁班组为蓝本,将保洁面积细化为30个道路保洁网格。“我们以8万平方米/网格的基准,将保洁面积细化为30个道路保洁网格,然后按照广州市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核算出各网格作业面积需要的人员和设备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细化和完善保洁作业流程,做到人员定岗定责、设备定量定位。”曹其虎说道。
海珠区将新能源巡回保洁车、清扫一体车、洒水车、扫路车等机械设备纳入网格管理,遵循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原则,做到各种作业车定时、定点、定量作业,同时完善“扫、吹、洗、磨、擦、抹、捡、巡”等工序,并做到各工序无缝对接,形成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模式。
除了路面保洁,海珠区还扎实做好辖内95条河涌及相关联通工程约135公里的保洁保障工作,提升河涌保洁整体水平,努力使河更清、水更明,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我们按照‘一涌一策’的原则实行单列管理,落实每天保洁作业时间不低于9小时,通过全面清捞及巡回保洁相结合,清理河涌漂浮垃圾,积极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曹其虎介绍。
用现代化治理的思维整合资源,联动解决发展难题,海珠区的小网格可以撬动大治理。然而,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与智能化的环卫设备同样重要。为了让小网格发挥出好效果,海珠区落实网格化监督巡查要求,建立监督巡查队伍、保洁保障队伍,通过“定岗定责+机动巡查”的方式实现双巡查工作机制,实现相关城市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反馈、迅速整改的闭环管理模式。
科技赋能,精心打造智能化系统
在海珠区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与质量监测中心大厅,所有环卫作业车的行驶轨迹、车内监控、作业情况都清晰可见,这是海珠区未来将要打造的“一网统管”系统的子系统——车辆监测系统。
该中心监控指挥坐席员李秋芳介绍,为实现“一网统管”,海珠区正加紧建设智慧城管一期工程。按照全区一盘棋的原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按照“1+2+N”(打造1个基础设施层,建设以数据统一管理平台、城管视频汇聚平台2大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支撑层,建设多个应用系统)建设思路打造海珠区智慧城管一期工程,满足各项具体业务管理需求,力争初步形成区级“一网统管”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推动事后处理向事前服务管理转变,实现全面、高效、精细的城市管理。
“使用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和司机的安全监管,也可以随时掌握车辆作业规范,此外,有突发任务我们也可以随时就近调动车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该中心车辆调度管理组组长陈广政说。
同时,在智慧城管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海珠区正在探索“云缴费”,推进环卫收费系统建设。开发环卫收费程序,推进“环卫工人电子牌”“电子围栏”应用,构建智能化环卫体系。目前,相关公众号、小程序及各试点街道商户号的系统架构和基础数据建设已经完成。系统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环卫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环卫保洁智能化水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83299.html